APP下载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探究

2018-07-23钟燕飞

艺术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互联网+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高校在课程教学上也随之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教学同样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转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不仅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互动上,同样也在资源的运用和发展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艺术设计作为现代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表现形式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因而,本文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变革探究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更有效地促进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和推进。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互联网+”;教学改革

1 “互联网+”与“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况

1.1 “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作为两化融合的升级版本,通过将互联网作为现当代信息发展的重要核心内容,进而提出与工业、商业以及金融业等相关服务行业有效融合,当中关键的部分就是对其进行有效的发展并予以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够促使互联网当中的“+”更具创新性的价值和含义。正因如此,“互联网+”被人类认为是创新时代2.0之下促进互联网展现出更为全新的形态特征、新业态特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之下所表现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

运用较为传统的语言对“互联网+”进行表述则是“互联网+各种不同的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将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相加,而是需要通过运用信息化通信技术或者是互联网发展平台,促使互联网更有效地与传统行业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进而构建全新的发展生态。

1.2 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况

艺术设计作为极具特殊性的学科体系,是专业性的名词,在艺术设计当中主要包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等不同的方向。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以及服务对象而言,都与传统的艺术门类有所区别。除此之外,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学科,主要涉及文化、社会、经济、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在审美标准上会随着许多不同的因素变化而产生很大的变化。换句话来说,艺术设计在表现上首先是为人而设计的,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重要的物质表现和精神表现的整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产物。

2 “互联网+”与“艺术设计”教学之间的相关性

2.1 相互兼容、开放与适应性

这样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主要指的是在针对艺术设计学科信息进行获取以及对其中的知识建构予以搭建的时候,是一种通过全球性的社会网络进而推进其发展和获取的。这种获取方式是一种特殊的更新方式以及对智慧的认知,是一种无缝衔接的持续学习。除了通过传统的授课之外,设计艺术者还能够通过学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创新性,有利于师生在“互联网+”当中搜索到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

2.2 能够促进课程教学对专业知识的运用

由于艺术设计课程作为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形式的综合课程,在传统的课程教学当中,大多数的教育教学者会以一种具体的课题融入进行教学,这样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在课程教学当中有效融入“互联网+”这一理念的话,就会促使整个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聚合运用,进而规避繁杂信息的干扰,实现全球范围教学资源的高效运用。

3 艺术设计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变革

3.1 更深度地提升教育教学模式的质量

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之下,需要的是构建校园网络作为教育教学的依托,进而在教育教学当中让学生可以实现登录注册、资源链接以及交互学习的教学平台。学生在针对艺术课程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在平台当中进行相应的注册然后被赋予一定的权限,而教师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块促使其进入对新课程的学习,而且可以进一步对相关教学资料进行总结和归纳。在这个过程当中同样可以构建一定的交互式教学模块,进而促使学生通过语音、视频以及留言等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促使教育教学者能够在这样一种教学环境当中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完善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3.2 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更加具有个性化和专业化的特点,而且时效性更强,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进而实现有效的学习目标。其中,教育教学者就需要依据这样一种互联网形式和技术转变个性化学习环境,将简单、传统的授课形式变成一种以学生主动、个性化学习为基础的形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不同兴趣在平台上选择与艺术设计相关的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促使自己在这一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3.3 构建良好的评价机制

艺术设计教学与学习评价在这样一种环境当中,展现出来的数字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时代特征。这种特征区别于传统课程教学当中的课程评价形式。教育教学者可以依据信息化技术,在整个课程教学当中对学生的操作过程予以分析,进而形成相关的数据。通过有效分析和诊断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之后的操作能力以及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特點等等,并对最终的结果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和分析,进而对学生整体的课程学习效果得出最终的结论,并依据学习当中的差异性作出适当的调整,促进学生能够更为全面、系统地对艺术设计课程知识进行学习。

4 结语

艺术设计作为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学科体系,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今天,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艺术设计的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和专业技能,为后期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积累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朱艳.关于采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5).

[2] 刘慧琳.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J].文学教育(下),2018(05).

[3] 李谨男.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渗透[J].当代教研论丛,2016(11).

作者简介:钟燕飞(1989—),女,广东惠州人,艺术设计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互联网+
《星.云.海》
《花月夜》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