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花艺软装在空间氛围营造中的应用
2018-07-23赵瑞洁高婷
赵瑞洁 高婷
摘 要:花艺软装通过造型、芳香感、新材料组合和意境营造,为人居环境带来了全新的美学体验,既丰富了室内软装的表现形式,又引领了空间装饰的新流行趋势。本文将从视觉、嗅觉、心理学通感等角度阐述如何更好地将花艺应用于室内软装设计。
关键词:室内设计;软装花艺;芳香感;氛围营造
花艺装饰凭借其净化空气、柔化或优化空间形态、弥补硬装缺憾等突出的实用性,以及特有的芳香感和美感等多重价值,渐渐受到重视。
1 花艺造型——氛围营造中的视觉应用
1.1 概述不同造型在不同室内风格中的应用
东方式花道有很多流派。其中主要有中式、日式花道等。古人在佛前供奉人工制莲花称为供华,华即莲华的简称,供花的东方花道便从此演变而来。东方花道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用花量少;二是追求简单的线条美;三则是用色极清雅。另外东方花道注重花艺风格与内在精神,比如,日式花道精神常常在于艺作者的情感表达与创造,它以花的含苞、盛开和枯萎代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强调花与职业的自然循环生态之美,并且认为这是宇宙永恒的缩影。而在中式设计中,园艺师的“神会心谋”(清代方熏语)可实现意境的创造,即花艺可创造意境,可实现对所设计空间的提炼与升华,它既是自然景物,又不同于自然景物。中式风格中,以当季材料和自然形态为核心,并结合传统中式元素,体现中式风骨,营造古朴典雅氛围。
总之,风格的背后是特定地域、文化、人们生活习惯的综合反映,而植物也有它特定的生长环境,因而要立足风格背后的文化精髓,从而营造氛围。
1.2 将设计构成思维应用于花艺营造氛围
花艺方案要整体考量空间定位与材料取舍两大方面。花艺设计首先确定点位、功能空间、氛围、花艺形态。其次,确认花型,可分为团状、上大下小等平面构成关系、疏密聚散关系,或流线型、半圆形、杯状花艺。另外,所搭配的花器构成的点线面关系及色彩构成关系也需考虑。再次,考虑年龄层次。以女性空间为例,年轻化的女性喜欢蕾丝、刺绣、花卉植物或特定喜好元素等。而偏向成熟化的女性,则可从花卉的肌理质地触感、材质质地等入手。最后,花艺用料计算也是必不可少的,花材叶材、制作辅料如花艺剪、玻璃纸、剑山(日式花道用于固定花材)、保鲜剂(如可利鲜)等的用量,还需要考虑是否易于打理以及人工投入维护成本等要素。
1.3 花卉装置艺术的应用
空间装置艺术是通过工艺技法实现装饰材料、几何形态、色彩的融合,从而形成视觉上的冲击及空间匹配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的装置艺术如雕塑作品,给人静止而冰冷的感觉,而花艺的鲜活生机赋予空间浪漫的女性特质,与硬质装饰协调融合,可丰富空间氛围感受。
其实很多著名场所也有其标志性的大型花艺装置。比如,著名建筑师隈研吾与国宝级花艺艺术家Daniel Ost联手为三越百货打造的系列装置艺术鸟,以万兰花为主角,与3600根试管巧妙结合,吸引了众多顾客,不仅促进了人与空间的互动,还营造了温馨的购物氛围。此外,成立于1673年的三越百货,以其独到的设计理念和眼光,早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奢侈品百货典范,其选用了花艺装置艺术,也体现了花艺与装置艺术在公共空间氛围营造中的前景与价值。
除此之外,在氛围营造中需注意装置的整体构思以及点线面关系。传统中式空间可配合传统中式元素物件以及花艺如花鸟、字画,可搭配传统中式鸟笼造型摆件,此外,中式垫座、几架都是传统承托配件,既不喧宾夺主,又有画龙点睛之妙。西式空间可搭配西式雕塑,如贾克梅西式的装饰艺术、Alice Aycock的公共折纸艺术装置等。总之,花艺与装置艺术相辅相成,打造的空间日趋流行,极具魅力。
2 花艺芳香感——氛围营造中的嗅觉应用
“花朵是人们最欣然并且最容易与自然对话的途径”,而香气就是花朵的灵魂,香味之于人的感觉,更像是直抵内心的传译之路。如果说美人是懂得用香来俘获人心,那每一个美好的空间、值得被记忆的地方,也该是带着香气的。考虑到鲜花虽自带芳香感却有时效性,需常打理等弊端,仿真花虽然打理周期长,但无芳香感,因而,植物精油可配合花艺营造空间氛围、改善情绪。以下对5种典型香薰进行简要说明。
第一,岩兰草(英文俗名Vetiver)原产于印度、印尼及拉美地区,具有适应能力强、生长繁殖快、耐寒耐脊的特点,其贴近大地生长,亲近自然,故花志为踏实。其气微,带有芳草香,因而有镇静神经、缓解紧张的作用,适合居家书房喷洒,为过度透支脑力而忽视身心感受以及缺乏安全感的现代人带去较好的空间氛围感受。
第二,柠檬草(英文俗名:Lemongrass)。柠檬草即东南亚香茅,也常见于东南亚料理,喜温暖湿润环境,喜光照充足。香茅草气味清新,能使人放松,有清新空间空气、抗菌驱虫的功效,特产于東南亚马来西亚、泰国的香茅可用于东南亚风格室内空间,其香气使人放松,为在华工作的东南亚籍人群化解乡愁,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动神色的关怀,直触心底。
第三,小花茉莉(英文俗名:Arabian Jasmine)原产于印度,如今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精油采取浸膏法萃取花朵部。其香气空灵,柔软人身心,适合营造自信优雅的女性空间,如蒸汽室、瑜伽会所等。
第四,佛手柑(英文俗名:Beragmot)。具有明媚香气的佛手柑原产于意大利,其精油萃取采取压榨法,其特有的清新香气能够给人带来快乐,能放松心情,带来阳光的清润以及纯净海洋、天空和青草土地的香气,给人愉悦的感受。度假型酒店、休闲会所皆可选择此种香薰。
第五,橙花(英文俗名:Neola)属芸香科柑橘属,原产于意大利亚的橙花喜温暖潮湿,精油萃取部位为花朵。来自热带的橙花其花志为自信,其名取自欧洲公主名,花语为做最完美的自己。其香味略带苦意,有些微木本味道的花香,夏天盛开的橙花给人阳光的感受,能开阔心胸、增强自信。
除了上述具体香氛外,香烛产品也是展陈、会场类空间氛围营造的新宠。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球蜡烛类产品总销量已突破100亿,欧美国家市场占70%,[1]其与无芳香感的仿真花配合营造氛围,吸引着喜欢新鲜,追求情调,视野开阔的年轻人,因而结合花艺可以打造年轻化、高格调感的空间。
3 花艺美学——氛围营造中的心理学应用
3.1 通感效应应用在花艺空间氛围营造
何为通感?即“移觉”,辞海中解释其为:“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相交错、相沟通,彼此转换得到新的心理经验。”笔者理解即当客观事物触动人的某一感官时,与人的原有认知体系发生联系,从而触发其他感官内在感知的现象,属人的高级神经活动。[2]而通感即“五感设计”,在现代设计领域渐渐得到重视,在家具设计中已经得到探索及应用,将这一理念应用于花艺软装中也值得探索。
现代花艺中的材料多样,也从通感角度影响着空间氛围,有机器件、金属、玻璃、陶土甚至竹藤、麻布等环保材料,都融入了作品中,并且手法多样如裁剪、折叠、扭曲、聚拢等,传达出粗犷、精致,华丽或平淡的多样空间氛围。不同材质肌理带给人不同的触觉感受,从而产生丰富的视觉及心理学感受。
由此可见,花艺软装是达成多感官美感统一的高雅艺术,应用于氛围营造,可多角度调动人的体验,提高环境生活品质,前景无限。
3.2 花艺摆放风水学角度营造氛围
从营造氛围、传情达意角度阐述室内花艺设计,风水学更是不得不提及的一部分,因为风水学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很多中国人甚至亚洲人尊崇或口口相传的重要生活习惯。比如,家中的长者会告诉晚辈,仙人掌不适宜放在客厅、卧室,一则表面上看尖交太多,二则家是休养生息之所,不适宜摆放过于尖锐之物,但可放阳台或室外,寄托阻挡小人的美好愿望。这可能是深植于华人心中的常识,这也是建筑风水学的一部分。再如,生意人更忌讳风水及入口门朝向问题,入口门禁对尖角,他们认为尖角如利剑,伤人伤财,虽然并无科学依据,但确实困扰生意人,并且尖角过多也实在不美观,可用植物巧妙破解空间问题,视觉上也为室内空间营造更舒心的氛围。
风水学的功能就是宏观地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使之结构得以优化,从而谋求最优。花艺绿植的定位设计尊崇风水学,能够体现国人“道法自然”“承顺天意”的观念。风水学是前人经验的集成,不能说全无科学依据,但人心抚慰和视觉美观的作用值得强调,不宜过分较真或执着。
4 结语
随着现代化人居理念的更新及多元,在对居住舒适度有所要求之外,人们也注重场所的美感与氛围,笔者希望通過花艺在室内软装领域的推广,以小见大,体现软装不仅为了居住,更能体现人居生活态度,升华风格背后特定人群的精神层次,使现代人更舒适、诗意的居住。
参考文献:
[1] 孙东方.全球蜡烛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J].当代化工,2012,41(4):405-407.
[2] 陶立婧.“通感”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9.
作者简介:赵瑞洁,女,江苏南京人,长春理工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16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室内软装设计。
高婷,女,硕士,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公共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