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重彩画图式中的“解构图式”

2018-07-23王吉刘海青

艺术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解构图式

王吉 刘海青

摘 要:为实现民族绘画艺术的振兴,早在20世纪30年代,林风眠就提出要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构成元素来改造中国画的图式结构。现代重彩画家在图式结构上主要学习西方构成理念,如后现代艺术的“解构主义”。这种分解再重构的表现形式赋予现代重彩画不同的创造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现代重彩画;图式;解构

“解构图式”是绘画作品中展现的一种特殊图式,在现代重彩画里它的表现形式为打破常规的构图形式,既可以把不同时空的元素重构在一个画面中,也可以是一种新的拆解和重组。在现代重彩画的语言中“解构图式”有不同的体现:在构图上,它是画家根据生活的感受对物体的解构,把具体实物拆解后拼贴在画面当中,这是一种分解和重构。下面笔者将从图式的构思方向和构图方式两方面展开对现代重彩画中图式解构的研究。

1 构思方向

“解构图式”的现代重彩画要如何“解”,再如何“构”?这是画家的精神感受和形式表现的融合。“解构”本身就是一种打破传统的创新,它冲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再局限于同一时间段发生和存在的事物,这是画家自我主观意象的反映。为了表现这种超现实主义思想的画面,“解构图式”的出现满足了画家的追求,也满足了现代重彩画的新的需要。传统的写生和描写当然满足不了现代的艺术要求,现代重彩画家不再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更加注重表现自己的主观精神并传达其内在信息。

过去我们所看到的构图方式都有哪些?第一,摆拍的图式结构。画家把自己想创作的人或物摆在一个特定的位置,后面会再放置一些道具用来做背景,从而突出主体人、物的画面中心,这样简单的摆设最能贴切地满足艺术家的要求,像倪春林的《百合》,画中的主体便是坐在藤椅上的身穿草绿色上衣、白裤的姑娘。背景中的屏风,屏风前翠绿色的植物与姑娘前的圆桌和圆桌上摆放的百合、菠萝等形成对比和呼应。这样的图式严谨却显得拘束,作品更注重其形式美而缺失了趣味和情感。第二种是写生,当室内的摆拍满足不了艺术家的需求时,他们会把视点移到户外,开始对自然的描绘,因而各种写生作品充斥大家的视野。例如,丰硕的《生态之冬后是春》,作品中除白色的积雪及黄色的背景之外,只有冬日里干枯的植物聚集的分成三组或直立或以折枝的姿态立在雪中。

除这两种图式外还有一种是被艺术家分解重构出来的想象的图式结构,在这种图式中,既有画面主体带来的形式也有个人情感的写意。从白云浩的重彩画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带给观者的是一种都市化的诗学,一种强烈的表现性的个人化情结,更是精神上的自由与轻松。比如在他的作品《青果》中,除了画面中央端有黄色果实的盘子的女孩外,背景中充满各种姿态的缩小版的夸张变形的女人裸体,上方看似外太空的造型和网纹状给人一种虚幻的空间想象,利用意象性的表象进行着超现实的话语实践,并通过理想化的虚境来象征艺术家的生活实境。白云浩在文中提到自己在绘画时是游离于现实与非现实的体验状态中,想象与感悟将自己诱入虚拟的陌生境界。在白云浩的重彩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无意识无思想的绘画状态。绘画以语言形式及材质为依托,使得画家内心视像及感受物质化。

2 构图方式

“解构图式”中的超现实主义手法虽是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得以发展,但它的风格多样化发扬光大却最终落脚到了中国现代重彩画中。石荣强大量运用了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解构图式,最为典型的《翼》,在宋代花鸟画《豆花蜻蜓图》的基础上进行解构,蜻蜓肉身和翅膀分离,将它们与原画中的豆花植株进行陈列式的并置,虽其符号和语言大都遵循了原画的形态,但表达的寓意却和原画不同。

分解重构的绘画体现了新的形式观念,是艺术家创造力的体现,运用的是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寻求多种可能性,然后再聚合,进行画面深入的形式研究,要求具有创意、美感、新奇感。它也与传统写实绘画的思维方式不同,形式观念不同。传统写实绘画是以临摹自然为主,就画者的主观能动性与模仿性来说,画者模仿自然真实的比例要大于画者的主观能动性,在作品的呈现面貌上,基本上雷同,画者的个性得不到很好的体现,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艺术不滿足于重复和乏味,期待新的东西激活心灵,分解再重构的绘画使创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体现了创作者勇于创新的心理。

“解构图式”它不只是把不同时空的事物分解重构到一个画面,还表现在把具体物象分解概括为几何化图形重新在画面中以点、线、面的形式展现。绘画分为两类:一类是写实绘画,一类是抽象绘画。能够把具体物象分解为几何化图形的是抽象绘画,这类绘画不像写实绘画一样去描绘现实的外在,它更加突出表现画家的内在精神世界,但不是说这类绘画就要脱离现实,只不过是表现现象的本质的两种特征。

在现代重彩画家何能的作品里,全部都是由点、线和画面组成的,线是物象单纯化、抽象化的产物,它不仅仅是外轮廓说明的手段,也是画家的感情象征,更是画家感情波动的记录。虽然重彩画形与色不可分离,画家也充分将各种几何图形与色彩设计创作,但何能作品《猎》中,抛开颜色,画面中心的圆形和其周围一圈逆时针旋转着的锯齿状的太阳的形状表现了这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画面偏右下是用线条分解了的狩猎者和马,两者的结构用直线和曲线表达;画面左右两边用锯齿状的线条概括了树干,代表森林;除此之外,画面当中还有许多三角状的形象,它们看上去像张开翅膀翱翔在空中的鸟类。这些几何化的物象通过直线和曲线的对比表达了画家对现实物象的感受,或严肃,或愉悦,加上厚重的色彩,漂亮的肌理,被画家解构了的元素融合在一起。这种抽象的形式不只是画家自己的感受,同时给观者带来了有意味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

[2] 王明珍.解析构成元素在现代中国画构图中的应用[D].山东理工大学,2013.

作者简介:王吉(1993—),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画创作与研究。

刘海青(1964—),女,山东淄博人,硕士研究生,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猜你喜欢

解构图式
解构“剧本杀”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高校大学生网贷需求解构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全等的名义”——全等三角形基本图式的提炼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图式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解析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