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赫哲族民族音乐的艺术性
2018-07-23张智玲
张智玲
摘 要:伊玛堪表演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口语化,从赫哲族的文化中我们能发现,赫哲族人民说话很动听,而且富有美感,伊玛堪歌手也正好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将赫哲族的语言充分地表演出来,独特的唱法更是他们取胜的关键。伊玛堪歌手最常用的就是语言的节奏,节奏鲜明是他们的特点,也是打动听众的关键所在,即使最普通的大白话,在他们的表演中也是十分有含义的,表演得栩栩如生,轻而易举地就打动了每一位听众。
关键词:赫哲族;音乐;伊玛堪
伊玛堪的艺术表现也是与众不同的,不仅从简洁的口语化、生动贴切的形象化中体现出来,还从具有神话色彩和音乐层次等方面表现出来。
1 简洁明了,现实生动
伊玛堪歌手在没有道具、没有乐器、没有服装的前提下,为何能吸引观众的目光?这个答案只要你听一遍伊玛堪就会明白,伊玛堪歌手演唱伊玛堪时十分口语化,让人一听就会懂,但是又不显俗气,引人深思,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用最朴实无华的赫哲族语言表现了赫哲族的民族特征,在高潮部分,演唱者十分投入,对每一个故事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认真地表演,直到结束。伊玛堪的道白过程同演唱时一样十分口语化,很多作品都是如此,表演者会用生动的语言去刻画惊心动魄的场景,给听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表演者将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这让在场的所有听众都大感惊讶,可见这是多么震撼的表演。
2 表演生动,描述贴切
歌手都是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充分运用掌握的技能,根据不同的场景运用相应的手段去表演的,生动具体地表现故事的每一个情节,使听众流连忘返,久久不能忘却。例如,表演者在说唱莫日根从门前走过时,他们不会直截了当地说莫日根从厅口走过,他们会运用夸张或者虚幻的语言去形容这个故事,比如,有些歌手会说莫日根在门前走过,静静地将一块土坷垃碾碎在脚底,有时会被震得轰隆隆地响,他们走过的路面就会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这种细致的刻画,不仅描述了莫日根的壮大,还为听众表现了一个英雄的形象。在故事的高潮部分,表演者会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去演唱这一部分,使听众们欢声四起,为自己的表演赢取掌声,他们的表演技能都是经过自己的经验积累的,掌声和欢笑声是对他们最大的赞赏,也为伊玛堪的流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旋律跌宕的唱腔
伊玛堪表演者是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他们的唱法不拘一格,也体现了赫哲族的民族特色。现在常见的曲调有很多,比如伊玛堪大唱中的赫里勒调、赫尼哪调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说唱伊玛堪在赫哲族中流传最广、最受欢迎。内容大部分是部落战争、歌颂英雄好汉事迹、维护民族尊严和保卫家园的英雄故事,也赞颂男女之间淳朴的爱情,还讲述萨满求神及风土人情。伊玛堪没有乐器伴奏,有时说有时唱,语言合辙押韵,它的腔调分老翁调、少女调、欢乐调、叙述调等。一般的故事都比较长,演唱形式比较随意,曲调也因歌唱者而异。赫哲族人民喜爱唱歌、热爱音乐,口口相传,留下许多珍贵的伊玛堪唱段。
3.1 讲究细腻的内容和描述
对于伊玛堪作品,仔细回味会发现,表演者对英雄人物是从头到尾地形容,例如从下往上依次描述脚上穿的什么,腰里挂着什么,手里握着什么,头上戴着什么。当然,英雄人物的出场也是不同寻常的,经常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有关于莫日根吃饭时的情景,大致意思是莫日根在饮食时是没有器具的,也就是简单的木头槽子,类似现在喂养家畜的槽子,他们灌满一槽子,找个木头桩子坐下,没有丝毫的尴尬或者怨意,这是对他们最真实的刻画,生动具体,让人产生一种遐想,引人入胜。在战争中,敌我双方也是很有戏曲性的战斗,虽然是战争,但是他们没有兵器,赤手空拳地打拼、较量,他们的摔跤场景是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的:“两人抱在一起,边走边摔,走啊走、摔啊摔,摔过了春天,草没了腿,草没了人,再到草苦了、草黄了,这一摔摔过了春秋。”将战士的摔跤过程夸张地表现出来,说明战争长久与藏在里面的和谐,没有战争就没有战斗,伊玛堪作品展现了人们的内在本质。
3.2 讲究节奏在语言中的重要性,注重头尾押韵
赫哲族的语言本身就富有乐趣、悦耳动听。经过伊玛堪歌手的创编之后,作品就大不一样了,其中富含很多传奇色彩,是时代赋予的传奇色彩,这种色彩是挥之不去的。在很多作品中如《满斗莫日根》中就有描述,每一段的唱词都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押韵合理,节奏鲜明,说唱也十分流畅。当然伊玛堪的唱法也不是固定的,其中语词的运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多数情况下,语词的变化都是为了更适应说唱表演,在句子上的描述也是富有美的感觉的,那些没有变化的语句也将突显表演的节奏,激情四射,表现表演者高度的激情。这种表演与北方许多少数民族艺术是不谋而合的,利用声韵的美感来提升语言的亲和力和表现力,是伊玛堪文化最大的特点。
3.3 真实地再现赫哲族的渔猎习俗
渔猎生活在赫哲族人生产生活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由此在伊玛堪作品中,描述这种生产生活的作品也居多,用生动的语言刻画赫哲族人民最简单的活动。由于过去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生活困难,赫哲人把狩猎捕鱼作为主要的劳动,因此在伊玛堪中,渔猎占据了表演的一大部分。很多作品都描繪了赫哲人驾船满载而归的场景,所以以渔猎为主的作品数不胜数,也将赫哲族的民风、民俗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总之,伊玛堪的唱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流行地和艺人不同,唱腔曲调也有所区别,常见的曲调有赫尼那调、赫里勒调、苏苏调、喜调、悲伤调和下江打鱼调等。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和一种娱乐审美方式,它同时还具有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价值独特,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