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设计类课程中的实践探讨

2018-07-23杨海生

艺术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产品开发对分课堂实践教学

杨海生

摘 要:设计类专业课程强调“设计思维”核心内容,通过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进行设计创新的活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设计类课程中的设计创新,思维拓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深入探究了该专业课程的设计应用流程,希望着重体现对分课堂教学实践应用的基本价值。

关键词:对分课堂;产品开发;实践教学

對分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没有明确定义,但实际上它就是一种围绕课堂学生、任务活动为中心所展开的个性化教学机制,希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能力进而实现快乐教学,是突破传统说教式教学思维定式的教学模式,也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师生“教”与“学”脱节现象,利用对分课堂师生多元化讨论满足了知识深度与广度有效改良。

1 对分课堂与设计类课程

我国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始于2014年,所以客观讲国内各学科对分课堂的研究实践还整体偏少,甚至某些学科还没有提出针对对分课堂的具体教学方案,依然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步伐,我国也引进了对分课堂这一创新教学模式,它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保证课堂学习氛围生动活泼。在实践教学中,对分课堂的核心教学理念就是将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主要以讨论形式展开交互式学习过程,另外设计类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课堂教学讲授、课下内化吸收以及隔周的课堂讨论。客观讲在该教学模式中包含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与讨论式教学模式,它有效强化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效果,体现了对分课堂的现实理论与实践教学指导意义。[1]对于设计类课程而言,注重创新的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需要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学生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完成。这种设计思维的过程与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很多的相似点,也证明了对分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是符合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新的要求。她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并用这种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设计类专业课程中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应用流程设计

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一直以来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模式相对固定,但在接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以后,其教学流程与相关细节都发生了变化。

2.1 设计类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分析

设计类专业课程的实际教学现状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课程的三分之一为集中授课;第二,三分之一用于课题的市场调研和课题创意;第三,用于定稿后的数字建模和验证性模型制作。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首先,前期集中讲授的理论课与后期的课题设计关联性不强,造成理论知识不能及时通过实践进行巩固,课题设计环节的设计又缺少理论知识的支撑。其次,设计创意阶段,基本都是一人一题,相互沟通较少。最后,集中授课缺乏新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

2.2 教学应用设计

(1)课前准备。首先要融入对分课堂理念,教师方面必须提前搜集足量素材并吃透本课教材内容,例如明确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另外要为学生指出知识重难点内容,为正式开始本课程打好基础。第一,可前的素材搜集;第二,预先吃透教材内容,提炼出重点、难点;第三,明确课程内容的相关性质、任务以及教学要求和目标;第四,课程整体结构的规划及教学手段设计;第五,课程最终的成绩评定。

(2)课上教学。整个上课环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授课。按照一次四节课标准,前两节课为教师集中讲授理论知识。期间与学生的互动主要以提问为主,事先先把问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紧跟老师授课路思维径认真听讲。这种方式极大的可以“教”与“学”紧紧融合,提高教学效率。后两节课主要是配合理论教授内容而展开的快题设计,这样能较好地将前两节课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设计加以巩固。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巩固理论的效果。第二阶段,分组讨论。这和阶段主要有市场调研和设计创意两个环节,此阶段也是本课程中的核心。首先,分组以男女搭配、优差搭配,人数5 ~ 6人,这种组合有益于工作的最大限度开展。例如,前期的市场调研就是以小组统一行动,女生在收集、整理,男生在沟通、保障等方面的不同优势,相互配合定会完成市场调研活动。其次,在设计方案讨论阶段组员说出自己的创意思想,其他组员针对设计方案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自己的设想,实现互相解答疑难问题。

(3)课后评价。对分课堂的课后评价模式应该基于闭卷考试考核与教学过程性考核两点展开,保证针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客观公允。在考核过程中,教师会亲自拟题,其中不乏难度相似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抽选的方式投入到考核活动中,并根据学生的实验与知识点理解情况给出客观评价分数,最后累计平时成绩为期末最终成, 一方面做到评价的全面客观,一方面达成素质教育目标。[2]

3 结语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师生教学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非常明显,它能够突破传统教学讲授法模式、讨论法模式实现教学优化突破,保证课程设计中重点、难点的精准性,同时体现课程展开过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幅度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效果。对于设计类课程的学科教学水平优化而言也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 金兰.实践合理性观照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23-227.

[2] 梁添洪.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实训教学方法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1):205+214.

猜你喜欢

产品开发对分课堂实践教学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论述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成本控制问题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