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研究
2018-07-23李向楠朱祉颖
李向楠 朱祉颖
摘要:高校的文创产品体现着学校的历史与文化,有利于传播学校特色,展示学校文化,对建设学校品牌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国内高校文创产品现状为切入点,以华北理工大学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综合学校自身特色进行设计构思,探索适合推广的途径进行分析,为今后创作学校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文创产品;设计构思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160-01
一、国内高校文创产品现状分析
近年,高校文创产品成为一大亮点,在去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中,每人都收到了清华大礼堂纪念章,徽章高度概括了清华大礼堂建筑形象,运用平面构成的手法将其表现,在颜色的选用上將校徽的标准色与马卡龙颜色融入其中,让人耳目一新,其材质和悬浮包装让人爱不释手。学生们收到后,纷纷在网络进行传播,直接对学校形象起到了良好的宣传。
但是,国内高校文创产品也开始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产品出现同质化,甚至有的学校完全套用模板,不假思索的模仿,没有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造成高校间文创产品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其次,图案和造型没有创新,其原因是没有深入挖掘学校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更没有转化为视觉符号,图案不够丰富。造型趋于单一,没有创新感,更多的是“贴标式”的批量生产;再次,出现滞销,校园没有售卖场地,传播局限,市场调查不充分,将定价超出购买者预期心理;最后,文创产品制作不精美,质量参差不齐。现阶段,高校文创产品开发没有专业设计公司进行介入,高校在此项目中投入不够,导致设计者受到局限,产品质量无人把关。
二、以华北理工大学文创产品设计为例
1.学校基本情况。华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医为主,理、经、管、文、法、艺等多科性协调发展,为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办校历史悠久,校训为“明德博学、勤奋求实”。去年,全校成功搬迁至唐山曹妃甸,全新的校园,具有特色的图书馆、教学楼,优越的海边环境等都为学校增添了色彩,同时也正是需要加大学校宣传的时候,以此契机来发展学校文创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2.前期调研分析。全新的校园环境,为发展文创产品打下了市场基础。在未搬迁之前,学校分布在唐山市多个校区,师生流动大,各学院位置分布不均,之间也没有更多交流。而搬迁之后,全部在一个校区中,有利于宣传;其次,华北理工大学文创产品没有系统化,去年毕业季,艺术学院学生以此为题进行设计,但只是小批量生产,昙花一现,没有经过系统化大批量生产;最后,学校文创产品目前有明信片、徽章、服装、情侣戒指、笔记本,产品类别较少,且没有精美设计,只将校徽进行贴印,更缺少校园人文情怀,购买性价比较低,不能得到迅速的宣传效果。
3.华北理工大学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构思:(1)利用校徽辅助图形:直接的将学校校徽进行贴图式的设计开发显得没有设计感,而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华北理工大学校徽VIS手册中的辅助图形进行结合,不仅能够丰富画面,更能够延伸出更多深意,逐渐形成系统化设计;在造型中也可以辅助图形进行开发,不再趋于同质化,加上校徽的运用,彰显学校的特色和个性;(2)利用校园建筑图形:在设计校园文创产品时可采用特色建筑、景观,将其转化为视觉符号,进行艺术化表现。如校园俯瞰图、图书馆、教学楼、各学院大门、学校鸟巢、北洋桥等等建筑进行切入,可选择水彩、油画形式进行绘制,转化为手机壳、U型枕、遮阳伞等师生便携且常用的产品中;也可将其转化为矢量图,进行插画、纯线条、点线面等形式进行抽象表现,以满足不同审美需求。同时,亦可调动于此相关的各学院师生协同完成,寻求各学院需求痛点。保证学校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实用和纪念价值,更加调动师生积极性和归属感。(3)利用校园周边环境:学校搬迁至曹妃甸后,学生对海边游玩较为兴趣,常挖贝类海鲜,以此可以将贝类海鲜图形元素融入其中,或者以贝类为材质,结合校园进行创意表现,可以得到学生的认同感。
4.后期推广路径分析。以校内销售为主,就学校现状而言,主要客源还是来自于在校师生,进行品牌化宣传,张贴海报,进行展示与销售为一体。善于利用校内节事活动进行推广,例如科技文化节、校运动会、毕业季等;其次,也将着眼于校外推广,针对校友、周边人群及对学校有特殊感情的人,将其进行宣传,可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举办相关展览,增加知名度;注重线上推广,实地有可能受到一定局限,以此可利用网络进行展示,结合终端软件进行线上宣传销售,线下送货等形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华北理工大学现阶段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的不完善之处,可通过上述文字为设计者提供设计构思。在此基础上,结合师生需求,以文创产品为载体,潜移默化将学校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从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基金项目: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8S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