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治疗进展
2018-07-23徐正会
徐正会
【摘要】卵巢早衰是指卵巢功能提早衰竭,以卵巢萎缩性持续性闭经、月经稀少、性器官萎缩、情绪不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基本特点是原发原发性闭经或者继发性闭经,伴有血清雌激素水平降低,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等。卵巢早衰的发生原因和临床治疗研究均比较多,但是缺乏系统性报道。
【关键词】卵巢早衰;发生原因;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1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295-01
卵巢早衰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加该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长。世界范围内关于卵巢早衰的发生率报道相差较大,我国35岁以下该病的发生率为1%,40岁以下该病的发生率为1%,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育功能,并且对其身心健康也可产生严重的危害[1]。研究表明[2],只有明确了解卵巢早衰的发生原因,并对其临床治疗有综合性地把握才能选择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达到理想的效果。由此可知,对卵巢早衰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治疗研究进行系统性地总结、评述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1卵巢早衰的發生原因研究进展
11遗传因素目前关于卵巢早衰的遗传因素研究主要包括X染色体异常、X连锁基因突变和常染色体基因突变3个方向。国内焦雪研究报道[3],卵巢早衰患者中10%存在有家族疾病史。卵泡储备功能与X染色体的结构紧密相关,一旦X染色体发生突变或者缺失,均可影响卵泡的正常发育。研究证实,X染色体长臂(Xq)、X染色体短臂(Xq)结构正常均是卵巢功能正常的前提条件,一旦其结构异常,将会使其终端缺失引发卵巢早衰。X连锁基因突变和常染色体基因突变均已经被证实是诱发卵巢早衰的危险因素,但是其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12自身免疫因素在临床实践中,有超过一半的卵巢早衰患者均为不明原因,且属于自身免疫因素的可能性非常大。此类患者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有研究发现[4],部分卵巢早栓患者体内存在透明带自身抗体抗原,并且可对B细胞与T细胞产生刺激使其激活,从而诱发自身免疫系统产生抗透明带抗体,进而对机体造成损伤。另有研究证实在多数未明原因的卵巢早衰患者中,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因子结果发现有明显的异常,推测自身免疫因素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
13医源性因素导致卵巢早衰的医源性因素也较多,常见的有子宫切除术、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手术、卵巢肿瘤剔除术、输尿管盆腔段手术等。有研究指出,可能会影响卵巢血液供应的医源性损伤均可诱发卵巢早衰,除此之外,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导致卵巢间质功能损害,从而诱发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卵泡丢失,卵巢早衰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大多妇科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均存在有同程度的月经稀发现象,甚至闭经。
2卵巢早衰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21激素替代治疗激素替代治疗是卵巢早衰患者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案,能够消除更年期症状,促进排卵,提高自然妊娠成功率,并且该疗法还可减少阿尔茨海默病、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有相关研究报道,卵巢不敏感综合征患者中应用该疗法后自然妊娠成功率约为13%,并且建议在激素替代治疗前对其病情进行综合评估,然后遵循个体化小剂量安全治疗的原则持续治疗至平均绝经年龄,对年轻并且具有强烈生育需求的患者建议采用周期序贯疗法,以获得较高的妊娠率。
22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对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患者有确切疗效,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能够促进排卵恢复,提高妊娠率。对于特发性卵巢早衰患者采用强的松或者地塞米松辅助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者,建议用药剂量分别为5mg/d和075mg/d;对于抗心磷脂抗体阳性者建议配合给予100~400mg/d剂量的阿司匹林。另有动物实验发现,建立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模型,并分别采用雄激素、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经过病理学检查发现2种药物治疗后小鼠卵巢组织细胞变性坏死的情况均明显改善,且免疫组化检验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符合。
23诱导排卵诱导排卵是卵巢早衰患者的新兴治疗技术,随着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的推广应用,诱导排卵疗法逐渐应用于卵巢早衰患者中并且被其接受,促性腺激素(HMG)或促卵泡生成素(F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大剂量的促性腺激素效果并不确切,但是雌激素促排卵治疗能够明确提升排卵成功率。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卵巢早衰患者诱导排卵治疗流程为:人工周期治疗后单用小剂量雌激素,有研究报道按照上述方案对卵巢早衰患者进行治疗,当发现雌二醇水平略微升高,FSH和黄体生成素(LH)被抑制,之后应用HCG促排卵,通过超声监测卵泡的生长发育和成熟情况,而后给予HCG肌肉注射以达到诱导排卵的效果。
24干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目前并没有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干细胞治疗能够通过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成功植入卵巢早衰裸鼠模型的卵巢内,进而改善其卵巢和生殖功能。采用钴60γ放射线对裸鼠的卵巢部位进行照射能够成功建立卵巢早衰模型,并制备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悬液,利用BrdU进行标记后,移植入模型小鼠的卵巢内,将其性激素水平、卵巢内单个核细胞存活率和卵巢功能修复效果与单纯模型小鼠、空白对照组进行对比,发现前者雌二醇水平明显升高,FSH和LH水平明显降低,且单个核细胞存活率较高,卵巢功能修复效果也更理想,表明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具有可行性,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3小结
经过上述总结评述可知,卵巢早衰的诱发原因多种多样,并且也存在相当一部分病因未明者。卵巢早衰常用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激素替代治疗、免疫治疗和诱导排卵等均较为常用,但是此类患者的治疗措施仍有待改进,新型的治疗技术研究仍需要深入,并且也仍存在诸多问题,应作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覃春容, 姚吉龙, 任晓慧,等.卵巢早衰212例临床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2):244-245
[2]周晓红.坤泰胶囊联合激素治疗卵巢早衰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7,49(3):79-81
[3]焦雪. 染色体核型及转录因子SOHLH2、NR5A1在卵巢早衰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 山东大学, 2014
[4]唐启婷. 卵巢早衰相关因素分析[D]. 郑州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