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效果分析

2018-07-23林盛静

健康大视野 2018年7期
关键词:心肌酶谱小儿手足口病反应蛋白

林盛静

【摘要】目的:分析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建立观察组,同期抽取健康体检健康儿童100例建立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血糖以及乳酸水平均进行检测,并展开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及乳酸表达水平对比对照组均显著更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的表达水平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均相对更高,上述的各指标可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该检测方法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检测;乳酸检测;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067-01

小儿手足口病作为儿童这一群体中较常见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该病通常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造成[1]。且该病的发病率较高、传染性极强以及病患也较难治愈。患儿多表现出口腔黏膜的溃疡性疱疹、发热及手足水疱样的疱疹等症状[2]。对于病情较轻的患儿一般可自愈,而重症患儿则会发生严重的心肌损伤,并引发心肌炎、肺积水及脑炎等症状。当前,及时、准确的对小儿手足口病进行诊断是医学研究者的一个研究热点[3]。本文通过展开组间对比,分析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效果。具体内容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建立观察组,同期抽取健康体检健康儿童100例建立对照组。患儿在临床均表现为手、足部米粒状疱疹,且均伴明显的发热症状。纳入患儿符合临床对手足口病诊断的标准,同时排除合并严重肝、肾疾病以及其他

类型传染病的患儿。观察组中男58例,女42例;患儿年龄在4mo~10a,平均年龄34±14岁;患儿的病程均在1~7d。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4mo~10a,平均年龄33±13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上差异不具备明显性(P>005),研究具可比性。同时所有参与研究对象及其亲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取血5ml,置于抗凝管中进行备用。对血清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及乳酸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13统计学方法以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各指标表达水平均以x±s进行表示,组间通过t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对比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及乳酸表达水平对比对照组均显著更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儿童在受肠道病毒之感染后,其心肌方面易受到一定损伤,同时会大量释放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以及乳酸脱氢酶等进入到血液之中,促使血液的心肌酶表达水平增高,因此对上述各酶指标进行检测具极强的特异性。

本次研究中,我们对100例手足口病患兒(观察组)以及10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C-反应蛋白、心肌酶谱、血糖以及乳酸水平均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观察组血清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及乳酸表达水平对比对照组均显著更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意义。上述指标在两组研究对象的显著差异提示了在小儿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中可以检测血清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的表达水平作为诊断依据。在各指标中,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不受激素及各类抗炎药物影响,但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与急性的感染以及损伤等病情的发展同步。因此,C-反应蛋白在临床上也经常被作为非特异性但高敏感的一个诊断指标。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在患病后交感神经会兴奋,而之后患儿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量也会开始增加,导致乳酸分泌量增多,对于严重者甚至表现出胰岛素拮抗现象。在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患儿的C-反应蛋白与乳酸表达水平对比对照组的健康儿童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研究提示了儿童在被病毒感染之后,其体内会发生炎症反应并导致产生大量乳酸。因此,在手足口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当中也应当重视检测患儿血乳酸水平变化,通过将血乳酸水平、C-反应蛋白以及乳酸水平变化,结合心肌酶表达水平共同对手足口病病情情况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血清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的表达水平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均相对更高,上述的各指标可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该检测方法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吕云香,林咏梅.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对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的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4(4):51-52

[2]吴德裕.心肌酶谱、C-反应蛋白、血糖和乳酸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8):1719-1720

[3]陈坤东.心肌酶谱、超敏C-反应蛋白和cTnI水平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诊断中的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5(8):36-37

猜你喜欢

心肌酶谱小儿手足口病反应蛋白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变化检测及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