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探讨

2018-07-23梁梅洁

健康大视野 2018年7期
关键词:临床用药合理用药常见问题

梁梅洁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与合理用药的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儿科收治的不良反应患儿病例200例,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并总结常见的问题以及用药的注意事项。结果:当前儿科临床上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导致患儿出现皮疹、咳嗽、消化系统疾病、肝功能异常、急性肾衰竭、泌尿功能损伤等等。结论:医疗人员应结合患儿的生理特点,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儿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064-01

儿童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儿童的肾脏等器官有待发育,而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也发育不完善,所以对于一些成人应用正常的药物会出现不良反应。有资料显示[1],一些发达国家的医院儿科临床用药中不合理用药的病例占到了近40%,在我国有超过4亿的14周岁以下儿童,一旦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必然覆盖大量的孩童,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与成长,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医疗人员的高度重视。本研究现选择本院在近两年中收治的200例不良反应患儿病例,回顾性对比分析临床资料,现将具体的过程整理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儿科患儿中选出200例不良反应的患儿病例,其中男112例,女88例,年龄在2d~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19)岁,住院时间在7d~30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192±23)d。

12研究方法本研究对200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类为消化系统疾病、泌尿功能损伤、肝功能异常、急性肾衰竭等,分析并总结常见的问题,探讨合理的给药对策。

2结果

由表1可知,我院儿科中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中,皮疹的占比最多,而消化系统疾病、咳嗽是常见的不良情况。究其原因,小儿的生理特征包括复杂性与特殊性,在用药治疗后由于吸收、分布和代谢的不同,导致各种不良反应出现。

3讨论

31患儿用药常见问题本研究还发现,临床对患儿的治疗还包括了抗生素药物、激素、解热镇痛药、维生素等药物的滥用,这些不合理的用药都会提高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311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在当前我国很多医院中普遍存在,不少医疗人员针对临床患儿出现的如一般性腹泻、感冒发热、肠痉挛等非感染性疾病均首先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却不探究引起这些临床症状的原因。实际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客观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在于满足患儿家属急迫治好患者的要求,于是在不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大量盲目地使用抗生素,其中最為显著的是儿童感冒与腹泻疾病。有研究资料显示[2],超过60%的感染性腹泻患儿病原为肠产毒性杆菌与轮状病毒,对这些患儿应用抗生素只能将药效应用在细菌上,如果多次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无法帮助患者减轻临床症状和缩短病程,还会引发肠道菌群紊乱的结果,加重患儿原有的腹泻症状,甚至引发二重感染,患儿的耐药性也会增强。因此,临床医疗人员应对患儿家属做好健康教育的工作,让患儿家属明白,患儿的大多数感冒都是病毒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自限性,病程通常为3~7d,无需依靠药物来缩短病程。

312解热镇痛药的不合理使用发热是婴幼儿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对于3个月以下的发热患儿通常要谨慎选择解热药,如果物理降温无效则可采用外用栓剂以降低副作用发生率。目前有很多种类的解热镇痛药物符合患儿的治疗需求,比如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其具备安全可靠的特点,但长期过量的应用这些药物就会导致患儿出现肾小球坏死以及肾炎等肾病综合征,严重的还会引发肾衰竭,所以对于湿热型的患儿要禁止应用这些药物。在我国公布的非处方药物当中,含有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物达到上百种,很多都是复方制剂,医疗人员要控制患儿家属对药物知识的缺乏而导致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做好健康宣教工作[3]。

313激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不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常常出现在儿科临床上,特别是发热的婴幼儿,医疗人员为其提供糖皮质激素能达到快速退热的效果,但应用时也存在缺陷,即容易改变热型,对患儿的原有病情有掩盖的影响,不但会使得病毒、细菌感染进一步扩散而加重病情,还会因为过量应用降低患儿的免疫力,扰乱内分泌,甚至出现胃肠出血等情况[4]。因此临床上应严格掌握患儿的适应症,谨慎使用激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32患儿合理用药的措施

321合理选择药物临床治疗中,医师与药师要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以及家族病史,结合患儿所处于的成长特点,在全面掌握药物药理作用、

禁忌症、适应症以及特殊反应的基础上为其选择合适的药物,特别是应用抗生素的时候要确定细菌感染的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要注意儿童不宜使用的喹诺酮类与四环素类抗生素,避免初选不良反应的情况。

322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医疗人员要根据患儿病情的缓急程度、用药目的、药物特性等确定给药的途径,其目的在于确保药物吸收并达到预期疗效。通常情况下口服与鼻饲给药较为常见,对患儿肠胃较为安全,但也要注意口服药物中地高辛,静脉给药中抗生素等起效均较快,要注意不良反应。还有皮下注射的方式不适用在新生儿身上,会因为穿刺而给新生儿造成损伤,吸收也较差。另外小儿惊厥情况则可采用地西泮直肠灌注,确保较好的吸收。

323正确选择剂量药物剂量选择错误也会引发患儿不良反应,医疗人员要根据患儿病情、年龄、体质与体重的基本情况决定用量,常用方法为体表面积法、称重法、年龄法等等,遵循药物药代动力学原理,准确对照成人用量进行转换,尽量延长给药时间,减少给药次数。

33小结综上所述,儿科临床上,医疗人员要重视用药的常见问题,坚持合理用药原则,减少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从而保障患儿健康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林淑芳.小儿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5):136-137

[2]杨德明.浅议儿科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5):99-100

[3]严平.儿科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应用[J].海峡药学,2013,25(5):2611-262

[4]李先林,美娜.儿科用药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231-233

猜你喜欢

临床用药合理用药常见问题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心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