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2018-07-23宋岳波
宋岳波
摘 要:阅读是青少年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阅读中,因为个人出发点的不同,从阅读中所得的感受也不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重视个性化阅读,不再禁锢学生思维,让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技巧,培养学生反思、创新的能力,对小学生的未来个人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个人发展
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日常进行阅读时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思维禁锢学生个人思考,从而影响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本文认为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个性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教师对于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尊重学生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发展多维思考能力。因此本文注重对这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以希望为之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提供一定参考。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发展个性化阅读的意义。
小学生被称为祖国的花朵,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材,代表了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学习思维、判断能力等心智还未发展健全,因此非常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小学生稍显空白的画纸上增添阳光新鲜的颜色,促进小学生发展。
(一)丰富小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化阅读这一大门的打开,给小学生并不丰富的生活里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素养。原本稍显枯燥、刻板的学习方法充满了生命力,无论小学生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都收获了更多的学习乐趣。教师通过有益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爱上阅读,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自主阅读需要发挥小学生的自主能力,可以培养小学生独立的能力,通过自己选择阅读,有利于自己个性的养成和发展,避免在学习中变成“死读书”、“书呆子”等传统教育的弊端[1]。
(二)提高小学生阅读审美发展
小学生通过对大量书籍的阅读,渐渐的开始产生自己寻找书籍种类的自主意识。对自己所读书籍产生自主的印象,为书籍中的优秀文化营养所感染、感动,从而激发了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通过语文教师有意识的对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引导,以及小学生自身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品位不断提高,小学生在阅读中吸取了丰富的文学精华,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品鉴能力。品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高级趣味的养成,这对小学生未来的生活品质有着深远影响。
(三)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中,若是由老师一直站在主导地位,引导甚至是规定学生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会导致其遇到问题思维固化,只会模仿或者求助别人,对小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产生了抑制作用,不利于小学生以后人生中的独立品格的建立。
(四)有利于保護儿童天性
在之前的阅读课堂中,老师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使得教师认识到失误,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中,老师放开双手,让学生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主阅读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以自由健康的发展,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开始通过自己的眼光进行认识、分辨,这样有利于尊重小学生的自由发展,保护儿童的天性,活化儿童的思维,对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二、个性化阅读如何在语文课堂加以应用。
(一)尊重学生学习阅读中自主能力
1.尊重学生自主挑选课外书籍的能力
语文教育中要求教师应该做到“以课堂学习为轴心,尊重个性,启迪心灵,往各个方向多方面辐射发展”,这就说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向学生教授不同专业各方面层次的知识,在阅读中就体现在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不拘谨于某一类型,只要是对人的发展有益的书籍,学生喜欢都可以自主选择[2]。甚至在书籍形式上,不仅局限于质书籍。现在电子产品的热度流行,使得很多家长畏惧如毒蝎,利用一切方法阻断学生对电子产品的接触。而实质上,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小学生好奇心强,容易被外界吸引,直接抵制只会增大小学生逆反心理,于是就产生了“偷玩”等现象,没有正确引导,更容易教坏学生。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小学生学习利用便捷的电子产品如电子书等进行阅读学习,反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尊重小学生自主挑选合作伙伴的权利
小学生处于低年龄好动的阶段,很多时候工整的坐在座位读书,很难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不如直接放松要求,允许小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挑选合作伙伴。之前普通课堂中,小组阅读、分角色阅读、个人朗读等大多是由老师分配任务直接指定,小学生没有自主决定的能力。因此,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时应该给予小学生更多的选择自主性,做到既有老师指派任务又有学生自主决定相结合。例如,希望分小组阅读的小学生可以打破座位界限,几人成小组共同阅读学习。让学生善于分享,将自己在文章中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并且交流感受。这时,教师会发现,整个课堂学习的氛围得到了加强,每个学生都有声有色的融入到了学习环境中,同时还有利于增进小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学生身心共同发展。
3.是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
因为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兴趣爱好点不同,处理知识的水平也不同,因此不能强制学生用同样的方法阅读。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篇课文中,有的学生普通话好,性格活泼,就可以选择用朗读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学习。而有的学生性格内敛,喜欢默读,就让他们选择默读的方式,在心中慢慢体会文字的美好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甚至有的同学喜欢美术,在阅读时,可以一边理解课文,一边用画笔描绘出自己想象中的那面爬满爬山虎的墙壁。喜欢钻研学习的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利用图文的形式,将课文内容向同学展示出来。喜欢质疑提问的可以主动提出问题,跟大家共同讨论。喜欢写诗的小学生甚至可以试图提笔写几句小诗歌吟诵。根据学生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展现学生的个人才能与性格特点,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自信心,增加小学生阅读兴趣。
(二)注重学生自主实践能力。
1.给学生留余自主阅读时间
高尔基说过“阅读时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对人类进步发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阅读离不开时间,因为小学生缺乏自制力,更加离不开专门的时间留给阅读。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更要留出时间给小学生深入思考,理解书籍中的内涵学问,草草的走马观花,对阅读起不到任何效果。只有在深入的思维考虑,以及跟同伴对学习内容的感情交流,才能形成自己的阅读感受,真正的做到读有所用。
2.重视学生阅读体验感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们总是手握教案,通过所谓的标准答案,来指导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在“看点得分”的试卷批改方法下,迫于对分数的压力,课堂上很少能够出现敢于质疑的学生,偶尔有质疑,也会因为教师怕耽误教学进程而进行粗暴的打断反驳,使得学生更不敢有自己见解。但实际情况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阅读理念、心理想法、甚至一整套阅读方法,因为这些的不同,对阅读所获得的感受也尽不相同,这样的做法严重影响了小学生自我阅读体验的感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允许学生进行合理化的分析,获得不同答案[3]。
3.改变课堂方法,注重課堂有趣性。
应试教育中“填鸭式”教育方法,忽略了儿童学习的趣味性和自觉性,一味的严要求、重监督,无法提高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开辟新方法,采取趣味教学,例如在阅读中进行角色扮演、室外教学、分组表演等,将语文阅读中的有趣性不断放大,吸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学中老师应多鼓励夸奖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运用激励教育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营造严肃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得小学生爱上阅读,主动阅读。
4.鼓励学生质疑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小学生与书本对话的过程,那么既然是对话,就应该允许小学生提出不同的质疑方法。例如在学习《小马过河》一篇课文时,或者会有学生提出质疑,“小马太小了,怎么可以在没有大人的带领下自己过河,万一水真的深,发生了危险怎么办?”一时激情千层浪,学生们肯定也会加入热烈的讨论中,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积极考虑学生思维的可理解性,鼓励学生质疑,对质疑学生进行提出表扬,并肯定这个说法也是对的,告诉学生在以后看问题时,要注意事情的两面性,积极主动思考,做出正确选择[4]。
5.教师注意观察引导
在旧式的教育方法中,小学生习惯性的依赖教师的标准答案,教师怎么讲,小学生就怎么听,没有养成自己主动思考的习惯,单纯的等教师“喂养”的方法,使得小学生忽略了对阅读书籍中好词、佳句、以及优秀的文化内涵的独立思考[5]。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藏起”标准答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见解。但是同时小学生年龄较小,三观以及是非判断能力没有发育完全,所提出的想法有时显得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不符合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建设,这就要求老师时刻注意学生思想,若是发现存在一些错误的,不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苗头,要及时的拨乱反正,引导学生建立优秀的个人品格,养成良好的三观。
三、总结
自主阅读是新课标,大语文教学环境下的一种必然的学习方法,是一个对传统阅读方法存优去劣的过程,由于时间不长,这一方法还未形成系统专业的理论可以直接拿来引用,但这一方法的好处显而易见。因此,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采取方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才能让小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不同学段提问的设计——基于个案的分析[J].施虹.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06)
[2]浅析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相关教育[J].刘玉平.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6)
[3]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探讨[J].陈秀清.快乐阅读.2013(25)
[4]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培养初探[J].谢景梅.新课程学习(上).2012(12)
[5]关于个性化阅读的文献综述[J].孟默.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