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类招生模式下高校学生工作生态育人机制的构建探讨

2018-07-23闫淳纯,李青青

青年时代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类招生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闫淳纯,李青青

摘 要:大类招生模式使得高校教育生态系统发生了变化,构建生态化的学生工作育人运行系统尤为重要。论文在分析学生集体生态的变化及其思想行为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要从教育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维权机制、保障机制、咨询机制、社区机制等七个方面建立生态化的高校学生工作育人机制,进而構建一个多载体、多渠道、全程化的学生生态成长体系。

关键词:大类招生;生态化;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按学科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按类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践行了“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本。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的模式近年来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态化运行机制尤为重要。

一、大类招生模式下学生集体生态的变化

大类招生模式使得高校教育生态、学生和学生集体子系统都发生了演变,高校学生集体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高校学生集体形式的多样化

高校学生集体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仅指高校班级集体,这种学生集体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显著,班集体一旦形成,便成为教育主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广义的高校学生集体,不仅包括班集体(班委会、团支部、团小组、党支部、党小组等),还包括宿舍集体、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创业团队等正式学生群体,也包括兴趣小组、自学小组、自主研究团队、网上虚拟社区集体等非正式学生群体。因此,大类招生模式下加强学生集体建设,就要在承认并尊重学生个体独特性的基础上,科学培养和优化学生集体的生态环境,使高校学生集体作为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要生态环境平衡可持续地发展,从而使集体成为集体成员发展的重要动力。

2.专业分流导致的集体稳定性的弱化

大类招生模式下专业分流带来的学生集体流动性等状况,给高校的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在高校大类培养模式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学生集体生态模型,结合学生集体新形式、开拓集体成员沟通交往新方式、设计学生集体活动新模式、塑造学生集体新文化生态等,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新课题。

3.媒介生态演进带来理念和价值体系的重塑化

现代媒体技术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媒介形态形成了媒介融合,将现代社会领入了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技术给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全媒体技术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和载体,拓展了教育管理工作的时空和渠道,从而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利资源和条件;另一方面,它也使得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参数和变量增加,价值多元、信仰危机、世俗功利等思潮对核心价值体系造成了冲击[1],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形成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的教育管理理念与思路,亦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战略主题。

4.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的开放和个性化

全媒体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孕育出了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特点,把握高校学生的群体性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是针对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前提。作为社会总体文化的发展者和学习者,95后高校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风格是带有矛盾性的有机复合体,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一是认知视野更加宽广但心里成熟度相对滞后;二是自我发展选择务实但略显功利;三是社会参与意识增强但道德规范践行意识趋弱;四是价值观取向多元核心价值体系不稳定;五是人际行为积极开放又带有鲜明个性。

把握大类招生模式下高校学生的新特点,探索建构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是创新学生管理机制、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二、大类招生模式下生态育人机制的构建

针对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学校必须构建生态化的学生工作育人系统,创新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生态化的学生工作育人运行系统可以由七大板块构成:教育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维权机制、保障机制、咨询机制、社区机制。生态高效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应该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同时兼顾学科文化与院校文化,管理文化与学术文化,充分利用学校党团系统、行政组织和学生会、学生社团等自治组织,以及网络平台,全面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进而建构一个多载体、多渠道、全程化的学生生态成长体系[3]。

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机制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我们一贯强调的教育理念。在实际的学生教育工作中,学校要根据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不断创新育人目标体系,建构“全员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多维结合的育人模式。第一,强化教学育人功能,将“育人”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第二,建立科研育人长效机制,将“育人”确定为学校的重点科研课题,在研究中不断使育人工作得到完善和提高。第三,要进一步深化管理育人功能,通过有效管理,促进人的发展。第四,要不断加强环境建设,充分发掘环境的育人潜力。第五,要加强合作教育,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使系统内部成员在合作中互利互济,共同提高,实现全系统共同发展。第六,要大力开发全媒体教育技术资源,探讨全媒体技术在大学生群体的文化建设中的适用策略。

2.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管理机制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管理理念。要全方位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全面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成才目标,充分尊重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权利、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要特别关注“问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理解他们的想法,不断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让他们在开放、发展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从而建立起一种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管理的新机制。

3.科学合理、激励主导的评价机制

树立以创新为特征的人才观、评价观。在评价方式上,要形成科学化的评价,实现操作规范,保证评价公正、公平,实行学校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进取的动力和压力。第一,构建多元目标培养与评价体系,建立一套集育人目标、学习目标、生存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等多维发展和目标评价体系,不断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第二,采取多元激励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成立学术创新基金,帮助部分有创新能力和学有特长的学生实现成才的目标;设立成才的导向性资助政策,在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经费上的资助,对其创造性成果给予奖励;设置综合素质奖学金,鼓励学生学有所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保护学生根本权益的维权机制

要逐步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维权机构和维权委员会,设立专职人员处理学生权益问题;还要指导与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维权机构,把大学生维权纳入学校维权的范围,使学生在参与中维护自身的权益并实现自我管理。同时,学生权益工作要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明晰学生权益内容。

5.全程跟踪入学就业的保障机制

建立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助学保障机制。坚持开辟新生“绿色通道”,建立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建立健全以国家助学奖学金为主体的奖助学金制度,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奖学金的资助力度,形成国家、学校和社会资助相结合的奖助学金体系;建立健全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艰苦岗位工作的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制度,完善勤工助学的办法。

高校还应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咨询服务,收集和提供就业信息,探索与研究求职、就业的技巧与规律,指导学生理性就业;并要积极开拓学生就业渠道,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拓展就业渠道;要对学校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的专业适用性和综合质量,为调整学校学生培养目标及改革政策提供依据。

6.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咨询机制

首先,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组织机构,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专业人员、学生辅导员为主的学院学生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金字塔”型运作系统。 其次,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预警工作。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有效手段;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是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基础;把心理危机预警机制落实到班级是发挥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作用的关键;把可能产生心理危机的问题与事件处理在萌芽状态是预防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重点。此外,还要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支持系统,多途径的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7.齐抓共管、相互联动的公寓社区工作机制

高校学生公寓是高智力群体的集聚地,它蕴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广阔空间,承载着丰富的德育和文化功能。 高校要建立“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社区学生教育管理委员会为主管、社区辅导员、楼管员和楼长为骨干、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社区学生工作组织体系,将思想教育、学风引导、行为指导、文化建设、生活服务、安全防范等工作分工负责,切实将学生工作与社区的住宿管理工作相结合,使学生公寓成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

高校还要建立学生社区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健全楼群工作互动制度、信息通畅共享制度、党员帮扶制度和危机干预制度。细化工作流程,包括任務流向、任务交接和内在协调与控制机制等,科学有效地创建服务公寓社区和谐文化的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昌兴,干承武.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青年信仰危机现象透视[J]探索,2010(2):127-128.

[2]陈郭华.“90后”学生群体风格和思想特点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21):48-52.

猜你喜欢

大类招生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涉农专业大类招生的探索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大类招生模式下大学生专业分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检察权透明运行机制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