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2018-07-22杨振邦

青年时代 2018年15期
关键词:课堂游戏课堂学习兴趣

杨振邦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也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如今,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标准、新的教材,给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使教学的生命力更加旺盛,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学习;课堂游戏;兴趣

一、找准目标,重视思品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而,随着课改的深入和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以往,我们老师在上这门课程时,总是会用来上语文或是数学课,要不然就是叫学生自习。说到底就是认为它是一门无关紧要的“副科”课,上不上都不重要。如今,它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教学观,转变旧的观念。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并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格得到发展,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课堂学习,多样发展

课堂学习是学生品德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作为教师要精心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做到动脑、动口、动手的功效 活动中体验和感悟,有助于道德认识、情感、行为的发展,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

(一)游戏表演活动:小学生的好动、活泼、模仿是天性,所以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采用表演、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悟道德观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如教学《多种多样的运输方式》一课中的运输方式,老师设计开办旅游运输公司,根据客户的要求,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感悟运输方式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二)讨论交流活动:为了让学生能主动的参与,教师要营造民主、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来激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畅所欲言,真正达到新课标所要求的,将课堂还给学生。

三、联系生活,调动学生兴趣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其次就是要巧设问题、激发兴趣,兴趣能带动一个人的行为方向,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激发兴趣,并把情境创设、激发兴趣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四、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開,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汉子和书的故事》一课时,出示的问题是:古人在没有汉子的情况下是怎样把信息记录下来的呢?我给每个组的学生发了一个信封,里面有一项任务,请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信封内的一项工具完成这项任务。线绳用来表示结绳记事,长条纸表示刻木记事,至于长方形的纸,则表示画图记事,完成后选一名代表给大家展示一下,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探索汉子的发展和起源,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五、注重实践,发展学生能力

“活动性、开放性和生活性”是新课程的三个特点。我们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必须要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这样才能丰富他们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了新知,提高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创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一种严肃的关系,这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之上,而这种关系正好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教师要善于感情投入,及时的表扬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沐浴在老师的关爱之下,让老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真正的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将品德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组织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品德教学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学生的心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生动性,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使之散发德育魅力。

猜你喜欢

课堂游戏课堂学习兴趣
小学教学中课堂游戏的实效性探究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