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对加强中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2018-07-22郭阜

青年时代 2018年15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学质量课程

郭阜

摘 要:在中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但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论是学校本身,还是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职人员,都没有给予“人文沟通与礼仪”这门课程足够的重视,导致中职生的人文素质相对偏低。基于此,本文对中职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现状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分析了如何加强中职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思路;其次,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论述了“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的建设内容;最后,对“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的教学目的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引起中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视,提高中职生的素质水平。

关键词:“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质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注重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人们对素质方面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良好的素质成为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必要的条件。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理念持续时间比较长,许多院校在实践教学中,并没有对素质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对方面的教学考核方案也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素质道德水平就难以得到提升,不论是对学生的自身成长,还是对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生活、工作来说,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鉴于此,笔者对中职院校中,“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对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方面展开了简单的分析。

一、中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社会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性人才,更是需要更多的沟通能力强、素质较高的综合型人才;特别是随着经销企业的不断增多,对员工沟通能力及职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在这中社会环境下,中等职业院校中逐渐开设了培养学生人际沟通、素质等方面的课程,“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逐渐引起院校的重视[1]。同时,在对学生进行“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及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此外,在中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比较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备能力与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二、加强中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思路

为了能够培养出具有强烈责任意识、自强精神及良好沟通能力的中职生,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在学生的日常课程体系中设置人际沟通课程,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融入日常的教学内容中。首先,中职院校应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公共关系学”、“演讲与口才”、“心理学”等方面课程融入教学方案中,进一步完善“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的教学体系[2]。其次,注重实践教学。在设置“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在先进而对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支持下,为学生安排实践教学,使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将学到的理论体系进行有效的运用,并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提高學生的实践能力。

三、“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的建设内容

(一)通过社会实践调研,设计人际沟通与礼仪的课程内容

实践证明,中职院校在安排学生到社会、企业中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制定工作任务,对学生主动探索人文知识、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有着非常良好的作用;并且,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社会时间,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关于人际沟通与社会利益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不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通过自己的实际经历得到,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3]。实际上,虽然不同领域对人才有着不同的要求,但从职业素质及道德方面来说,其本质都是相同的,所有工作岗位都需要爱岗敬业、工作认真、细心、礼仪文明、沟通能力强的人才。基于此,教师应充分考虑社会时间调研中的内容,设置学生的“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的相关内容。

(二)基于社会需求设计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方式

为了能够是学生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符合社会的实际要求,教师在设计相关课程的过程中,应对社会各领域中人际关系的确立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分析成功的人际关系案例,以及失败的人际关系案例,并对其进行整理,再将其与“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进行充分的融合[4]。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与以上案例相同的情况,让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相关人员,使学生在情景教学中更好地体会人与人沟通的神奇之处,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三)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素材

中职院校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在重视“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设置的同时,还应对所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丰富相关课程的教学素材。在设置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将“公共关系学”、“演讲与口才”等内容有效地融进教学过程中。同时,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集中精神,了解并掌握各种教学知识[5]。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对教案、训练指导书及试题库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整理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完善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

(四)设置特色的校本教材

在建设“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在根据教学方案的设计理念,选择适合中职生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帮助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及职业素质[6]。同时,在设置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案例,将社会上发生的实事,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效的融进教学素材中,丰富校本教材。

(五)制定“多元考核、重在运用”的考核方式

实际上,中职院校中开设的“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其考核评价体系并不完善,也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情况及课程理论知识的技巧进行制定。换言之,考试内容是能够反应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实践能力的运用情况,教师在制定考核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理论知识、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使考评体系中涉及每一方面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培养高素质型教师队伍

为了保证“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的教学质量,中职院校应首先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及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教师人员队伍。同时,应为教师队伍进行人际沟通课程探索及建设教学体系提供良好的空间,增加教师队伍与社会上专业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并安排学习能力较强的教师到社会企业中去实践考察,分析实际的情况与书本上教学内容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根据其得到的结果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调整[7]。此外,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特色办学及示范校的建设,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四、“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的教学目的

中职院校加强“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设置“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并将礼仪教育作为常态化教学融入中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全面培养学生掌握社会交往中正确的礼仪方式,使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素质,更准确地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在进行“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的机会,逐渐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更好地成长。

五、创新及应用

在中职院校进行“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方式是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及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并学会运用相关的教学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级工融入“演讲与口才”、“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改变了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为其提供了更多自己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相关知识信息,更好地完善自身[8]。实际上,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立不同教学项目的方式,将每一个教学项目安排给几名学生负责,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脱离教師全程安排的基础上,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能,更主动地了解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说明了培养中职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中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培养高素质型教师队伍、制定“多元考核、中在运用”的考核方式及设置特色的校本教材等方式,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具备应用的道德素质,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总之,相信通过中职院校及教师的共同努力,学生的素质水平将不断提高,这种教学方式及教学理念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赵心阳,杨馨宁,段培等.护理礼仪和人际沟通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8):125-126.

[2]吴学华,林琳,唐文蝶等.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改革现状与思考[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02):146-148.

[3]邹琴,赵延慧,李晓玲.《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改革实践与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5,30(15):73-75.

[4]侯婷婷.护理中职教育《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J].商,2014,36(23):283.

[5]黄莉莎.对我校护理专业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的教学思考[J].科技视界,2013,37(34):324.

[6]吕绍玖,陈文,王侠.《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05):94-95.

[7]彭丽辉,黄丽萍.浅谈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改革与建设——以新疆巴州卫生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21(09):49-50.

[8]夏同霞,张亭亭,郑喜兰等.《护理人际沟通与礼仪》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标准的研究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5):2291-2292.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教学质量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