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对策研究

2018-07-22项丽莺

青年时代 2018年1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优化对策高校

项丽莺

摘 要: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为强调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論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也要以更加规范的考核方式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习能力。论文在此基础上,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与考核既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及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的优化与设计,不仅要始终坚持知识、能力及素质水平相结合原则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原则,也要始终坚持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原则及依据课程标准设计考核内容的根本原则。实践教学与考核过程,应立足于课堂科学设计思想政治课成绩的构成比例、完善课堂学习考评体系、采用灵活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也要在大数据背景下转变高校管理方式、建立大数据教育教学考评机制、打破高校部门间的考核数据堡垒、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考核;优化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高素质和养成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为宗旨的教学活动,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并运用所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解决思想政治实践性问题。那么,思想政治课的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用于检验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效果,也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课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论文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对策进行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的必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之一,以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注重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的培养,也在课程开展中尤为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组织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

从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方向来说,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课程的科学改革和发展,也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迈向更高更大的平台有着积极作用,当然,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实践中也有助于及时调整当前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方向。

从思想政治授课老师的角度来说,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在为教师提供工作保障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成长的可能性。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已学习到的思想政治知识优势,也在课堂授课中自我评估教学水平,在一次次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学习中不断提升,十分有助于思想政治授课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教学中越走越远[1]。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习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对创建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意义重大。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帮助学习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素养,并在以后的成长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在思想政治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发觉思想政治课程的精华,也在学习中发现成长中最好的自己。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考核的必要性

1.是践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以教育形式培养大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知识及能力。如今我国教育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开展,在高校中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对此,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及改进中,也明确强调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改进的目标要明确,不仅要始终坚持育人与教书结合的基本理念,更要促进学生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在政治理论教育中逐步落实社会实践教育,始终要求学生从继承优良传统角度融入创新理念,成为对社会极其有用的人。当然,高校开设思想政治课并对其进行考核,也是对教学目的检验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课课的考核,立足于大学生自身学习特点及发展方向,在教学中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在课堂中加强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理论水平[3]。考核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力的检验为立足点,检验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是否以健康科学的方式全面发展的,也是学生践行自觉性的检验,有助于促进学生学用结合和知行统一。

2.可有效改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课程考核对学生带来的导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思想政治课现实授课中,绝大多数的教师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考核方式,以“一考定成绩”模式考核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这就对平常表现极好却在一次考试中发挥失常的学生尤为不利。当然,这样传统的考核方式也很难引起学生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学生整体学习状态偏低,思想觉悟水平不高,其思想政治能力也始终处于不太高的水平[4]。当然,高校思想政治课考核以多样化、科学性的考核方法可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打破传统思想政治课考核模式的局限性时,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及解决能力的培养,这就在学用结合和知行统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系统化、科学性的思想政治理论,避免学生知而不信和言而不行。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知识、能力及素质水平相结合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注重当代大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德育结合的教育,那么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过程中也必然要始终遵循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德育素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既契合了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也从培养人才角度为社会服务。

(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原则

一般来说,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质上就是素质教育课程,在考核学生成绩时应多角度地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过程来说,也要从学生整体学习过程的具体表现来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打破传统的测试评价模式,在各种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表现能力、活动能力、多次考试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实践能力进行综合测评,体现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根本原则[5]。

(三)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原则

思想政治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应在实际教学中以引导方式發挥出学生主观地位,也要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合作通道。当然,尤其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中,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有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才能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依据课程标准设计考核内容的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特定的课程标准,也注重学生认知水平的考察。思想政治课授课教师就要严格遵从教学考核的具体参考标准,在设计考试内容时检验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能力,也要从学生是否接受所学内容和是否具有运用所学内容的能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的优化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与考核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教学活动,也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实践性内容。那么,无论是对学校来说,还是对思想政治课授课教师来说,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过程中,都应立足于课堂科学设计思想政治课成绩的构成比例、完善课堂学习考评体系、采用灵活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也要在大数据背景下转变高校管理方式、建立大数据教育教学考评机制、打破高校部门间的考核数据堡垒、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

(一)基于课堂范畴下教学与考核的优化

1.采用灵活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设计思想政治课成绩的科学构成比例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那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来说,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过程,要从立足于课堂为学生设计科学的思想政治课成绩构成比例,可以分解思想政治课的成绩,从三个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一要从学生平时成绩来考核,第二要从学生的理论成绩来考核,第三要从学生的实践教学考核的成绩来评价[6]。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评定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课堂的学习态度,也要依据于学生课堂与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将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作为总考核的10%。对于理论教学考核成绩来说,可从两个方面评价,也即是开卷考试成绩的考核与口试成绩的考核,可以将这两者的考核看作总考核成绩的15%。实践考核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学生研究性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情况,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考核作为总考核的20%,学生社会实践考核成绩作为总考核成绩的20%。当然,这样科学有效的考核构成比例,强化学生平时考核成绩时,还以全程、多元化及综合性的角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2.完善课堂学习考评体系

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也需要具体的考核标准约束教学与学习的行为,以便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和学习质量。那么,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过程中,也是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考核和学习能力考核两个角度做起。当然,就学生学习态度而言,是多方面的表现,诸如学生参与思想政治课的情况,是否严格按照教师的具体要求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核,也是从多方面来完成的,包括诸如学生在课堂上是否作了充足的笔记、是否完成了书面作业、是否正确且积极参与课堂问题、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参与课堂讨论辩论等活动。课堂学习考评体系的完善,对授课教师的要求颇高,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明确的考核内容,以具体分值比例进行科学性的考核,也要在实际考评中采用负分制的方式,对表现极其不好及学习不积极的学生进行负分制考核[7]。当然,一切的考核都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有科学合理的考核要求,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注重学生的课后积累和运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积极性时,也提高了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思维素养。

(二)大数据背景下教学与考核的优化

1.转变高校管理方式,建立大数据下教育教学考评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的优化,要在大数据环境中与时俱进地创新,更要跟上时代发展方向培养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契合的创新性人才。这就需要高校及时改变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在大数据环境下搜集学生关心的问题,分析后为学生制订更加全面性、先进性及科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材和参考资料。当然,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过程也要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加强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及学校之间的联系,掌握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调查学生对当前考核模式的接受程度[8]。学校可以公开思想政治课程考核的数据,也注重学生隐私的保护,以学校内部评价机制及第三方评估机制结合的方式调整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模式,在数字化监管下执行创新性考核与科学性考核过程。

2.打破高校部门之间的考核数据堡垒,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应要针对高校实际教学情况及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建立起可开放管理的自短裤,在探索不同部门及不同课程考核标准时,要以互相促进的方式减少考核审批环节,以考核数据共享的方式打破高校部门之间的堡垒,以更加完善性的保障制度确保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过程的正当性及科学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是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的教学活动,也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发展的创新之路。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考核过程,应始终秉承与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及课程改革方向契合的基本原则,在实践教学中实现有效教学及有效考核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朱巧英.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赜[J].现代教育科学,2017,04(05):122-126.

[2]沈万根.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创新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02(01):63-66.

[3]李邢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构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07(01):67-70.

[4]贺寿南,尹秀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考核评价问题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48):42-43.

[5]徐水华,侯亚方.论差异化考核方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及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04(06):140-142.

[6]王占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多元评价体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04):65-69.

[7]宇文利.再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13(01):63-67.

[8]周蕴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13,08(06):140-14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优化对策高校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