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大文本中非字面意义表达研究

2018-07-22袁蓓

青年时代 2018年15期

袁蓓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行动纲领。本文以非字面意义研究为视角,分析十九大文本中非字面意义表达的典型运用。通过对文本分析发现,十九大文本中非字面意义表达可分为三类:语义变异的修辞格;一些词义发生了语义变异的熟语和惯用语表达;含义的运用。非字面意义表达运用使得十九大报告内容更加丰富,寓意更加深厚,思想更加深邃。希望本研究能够给解读十九大报告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更好的理解十九大报告所传达的思想。

关键词: 非字面意义;政治文本;十九大文本

一、引言

语言表达方式不外两种,一是词语的概念或语句的命题取的是字面意,另一取的是非字面意。非字面意义表达从大类来说可分为四类:1)语义变异的修辞格2)一些词义发生了语义变异的熟语和惯用语表达;3)含义的运用;4)有些字谜。非字面意义的表达广泛的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非字面意义表达的研究也是极为丰富的,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如非字面意义的理论研究以及分类,非字面意义与修辞格结合,与隐喻结合研究。但是很少有研究涉及政治文本领域。其实在政治领域中,也普遍存在非字面意义的表达,如“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里的“纸老虎”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纸做的老虎,而是把反动派比作了纸老虎,旨在坚定人民军队必胜的信心,从根本上消除了一些人的恐惧心理,为革命军队实施反威慑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十九大文本中非字面意义的表达,给其中非字面意义表达进行分类,分析其特点。希望对非字面意义表达在政治文本中的研究做出一点贡献,同时希望能对十九大文本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领悟十九大党和国家领导人传递的丰富内容,深邃的思想。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

朱晓敏,曾国秀在其文章中指出,汉语政治文本的概念隐喻模式可以分为5类,分别为旅行隐喻、建筑隐喻、战争隐喻、家庭隐喻和圆圈隐喻。其中旅行隐喻包括4类次级隐喻:旅行隐喻之道路、旅行隐喻之步伐、旅行隐喻之阻碍和旅行隐喻之目的地。隐喻尤其受到政治文本生产者的青睐。隐喻可以帮助政治家重组现实,创建一个隐喻性的 现实,从而影响人们的思维,重塑人们的态度,建构人们的观点,改变人们的行动。隐喻既是政治行动的许可证,也是政治行动成功的催化剂。这里隐喻实际上也是一种非字面意义的表达,作者将其进行比较详细生动的分类,来解读政治文本中隐喻的使用,并阐明其意义。

李玉,徐宏亮曾指出概念隐喻在揭示政治语篇隐含意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包含丰富概念隐喻的政治语篇则会影响到人们对政治概念以及复杂政治形势的理解,进而强化人们现存的价值观念。这里的概念隐喻实际上也是非字面意义表达的表现,体现了非字面表达在政治文本中的意义。

同样的,在十九大文本中,非字面意义表达的运用也十分丰富。本文旨在分析文本中非字面意表达的运用,剖析其特点,给解读十九大文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十九大文本所传递的深邃的思想,也使十九大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十九大文本中非字面意义表达的分类

(一)语义变异的修辞格

语义变异,是指语言意义或言语意义常规或超常规的发展意义。语义变异的修辞格,通俗来说就是指通过修辞的手法是语言意义发生变化,即由词语和语法规则构成的话语, 其语义在修辞手法和修辞结构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异。

例如: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这是党关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策略和展望。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主题,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其中,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把一致性和多样性比作了找出最大公约数和画出最大同心圆。最大公约数是数学中的表达,是指两个或多个整数共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象征着最大共有,代表了一致性;最大同心圆代表了在团结统一的前提下最大的多样性。

(二)一些词义发生了语义变异的熟语和惯用语表达

惯用语的语义具有非任意性、可预测性的特点,且具有特殊的语言本质,它是公认的能成就一門外语的信天翁。它的意义不能从独立的组成部分得出,即它们已经具有了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

如: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这一段体现了党的初心和宗旨。“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一起呼吸,共同命运,连着心脏,而是我们的习惯性表达,有了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表示党和人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发展伴随着人民的发展,人民的发展需要党的保障,体现了党与人民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三)含义的运用

含义是语言运用中运用含义思维得到的一种语言表达的常态。含义的四个主要特征:非直陈性、同一性、意向性、替代性。

比如“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

在此处,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党要每天坚持照镜子,整理衣服,洗澡和看病,是这些词语背后含义的运用。“照镜子,整理衣服,洗澡和看病”是一个人反省整理仪容和保持自己身心健康的过程,运用含义思维,这里是指党要坚持反省自己,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党的纯洁性,保证党的风气。

四、分析与讨论

Joseph认为,语言在各种政治活动和语篇中处于基础地位。语言的有效运用能使政治观念的表达具体化,提升政治声音的权威性。首先,非字面义表达使得十九大报告内容更加具体化,生动形象,从而提升政治权威性。例如:报告中提到各民族要求同存异,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其次,Wilson强调了隐喻在解释政治主张时的独特功能,通过对人们内心情感的激 发,实现特定的政治目的。这里的隐喻也是一种非字面意义的表达。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石榴籽一粒一粒紧密排列形成一个整体,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情感,使人们意识到团结一致的力量,实现各民族团结统一的美好愿望。最后,Chilton &Ilyin;认为,隐喻能够创造决策者与民众的共同点,巧妙绕过忌讳的话题,引起民众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团结民众、争取民众支持的目的。如:报告把打击腐败比作了“打虎,拍蝇,猎狐”。腐败是十分敏感的词汇以及忌讳的话题,党和民众对于腐败现象是十分痛斥和憎恶的。

五、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我们党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书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根据对十九大报告文本分析,报告中普遍存在非字面意义的表达。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语义变异的修辞格2)一些词义发生了语义变异的熟语和惯用语表达;3)含义的运用。通过非字面意义表达的运用,使得十九大报告内容更加具体化,具有权威性;更能激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引起共鸣,从而鼓舞人心。研究发现,十九大文本中非字面意义表达的使用能更好彰显其丰富的内容,全面的范围,深邃的思想,深远的影响,从而起到引领党和人民进步的向导作用。希望本文能够给同样在研究十九大的学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或一点建议。

参考文献:

[1]Joseph,. E. Language and Politics[M]. Edinburgh:Ed- 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Ltd.,2006:78.

[2]徐盛桓,2017,同一性视域下非字面义表达研究——以谐音词替代表达为例[J],《外语教学》38(1):1-18.

[3]徐盛桓,2016,心智视域下含義思维研究[J],《外语研究》(1):11-17。

[4]张春泉,2015,基于CSSCI期刊发表成果的语义变异研究之修辞学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5]周国光,2005,修辞手法和语义变异[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1):48-52。

[6]马骏杰,2004,毛泽东军事威慑思想[J],《军事历史研究》(1).

[7]朱立霞,陈家宜,2017,非字面意义的多维研究——“语言表达蕴含研究”高端论坛综述[J],《外语学刊》(4).

[8]朱晓敏,曾国秀,2013,现代汉语政治文本的隐喻模式及其翻译策略——一项基于汉汉英政治文本平行语料库的研究

[9]英政治文本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36(5):82-86.

[10]李玉, 徐宏亮,2015,政治语篇研究的概念隐喻视角[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09-112.

[11]李满红,康响英,2014,隐喻能力与英语惯用语教学关系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