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还语文课堂美丽的样子
2018-07-21刘伟
刘伟
摘 要:公开讲赛形式下的语文课堂经常出现“闹”“急”“粗”“浮”“僵”有余,而“静”“慢”“细”“沉”“活”不足的情况,欲改变这种现状需要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课堂美丑观,并在自身教学实践中坚守宁静、放缓节奏、细处用力、深入浅出、习练生成,还语文课堂本来的美丽。
关键词:讲赛课 语文课堂 美丽
2017年,笔者有幸观摩了某市高中语文学科讲赛课活动,参赛教师为博评委青睐,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有借鉴名师教学设计以作教案的,有播放名家朗读音频以作范读的,有复制学科网站资料以作课件的……然而,在频频闪现的亮点背后,也显露出语文课堂不尽美丽的暗角。
一、静思常被喧嚣毁
《氓》作为反映古代婚姻悲剧的经典文本,被某参赛教师解读为“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古老故事,这种解读尚可接受。但是,该参赛教师整堂课脱离文本、放弃人物,组织男女学生大谈特谈婚恋爱情观,引得笑声不断,课堂热闹至极,不能不说是教师用世俗化的眼光降低了《氓》一篇的文学价值,仅把课文所述事件当作信口开河的一个噱头,如此随意与草率的教学在一阵喧哗之后究竟能给学生留下什么?
语文课堂的美丽不在于闹,在于静。静是一种深入其中的思考,语文课堂表现为摒弃杂念,心思专一的开掘。静心思考是学生的权利,教师不能为了营造所谓活跃的课堂氛围,就让种种嘈杂的声音塞满课堂的每一处缝隙,闹腾的语文课堂需要静一静才美。
二、徐缓总让急促占
另一参赛教师抽签为《长恨歌》第一课时,在实际授课时,有一个教学细节的教师表现令人乍舌。该参赛教师在发出通读全诗一遍的指令后,时间还未到两分钟,便匆匆打断学生的朗读,开始对全诗的结构层次进行梳理。这种为赶进度而等不及的状态,同样多次出现在其他参赛教师身上。“急躁”几乎成了多数参赛教师的通病,课堂上不断地询问学生“看完了没有?”又或者直接催促学生“快点!”再不就是喝令正读在兴头上的学生“停下来!”
急于完成教学预设,生怕讲不完,更担心拖堂会被扣分的心理令不少参赛教师远离了语文课堂应有的从容。不淡定的教师表面看在不遗余力地推动课堂进程,实则是在拖动学生的思维艰难爬行,更有甚者干脆一把抱起學生向着所谓的教学目标跑去。不待学生思考片刻,教师就提问,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就告诉答案,于是教学环节得以生硬的衔接,学生的思维流量是否足额则不在考虑之列了。
语文课堂的美丽不在于快,在于慢。慢是一种反复咀嚼的涵咏,语文课堂表现为斟字酌句,推敲研判的品味。熟悉文本有赖反复之功,反复必得花时间,好东西大抵要靠慢功夫的琢磨,匠心独运的教师首先是有耐心,匆忙的语文课堂需要慢一慢才美。
三、细腻每因粗放失
某参赛教师讲授《湘夫人》时,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开篇所渲染的气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叫了几名学生,作答均不理想,该参赛教师不由地连连摇头。笔者作为听课者真是为这个有问题的问题不禁摇头——“开篇”所指内容是何?“渲染气氛”已然给出答案。“对全诗有什么作用?”缺少明确指向。若将题目改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对诗人抒发情感有什么作用?”学生还至于像猜哑谜一般乱说一气吗?
语文课堂的美丽不在于粗,在于细。细是一种精细入微的雕琢,语文课堂表现为心细如发,鞭辟入里的审辨。学生回答含糊不清多缘于教师提问语焉不详、模棱两可、逻辑混乱。因此,教师课堂设问的语言表述精准为要,粗放的语文课堂需要细一细才美。
四、深沉多从虚浮浅
有一参赛教师执教《登高》时,全课仅有寥寥两次朗读,一次是播放朗读音频,一次是指名学生朗读,随后便是一张又一张的幻灯片展示,每一张幻灯片上都有关于《登高》一诗的评论,或源于历代诗家,或出自当代学者。该参赛教师几乎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对名家评论的解释说明之上,很难想象一节古代诗歌课,学生没有充分地读,没有细心地品,没有顿然地悟,能鉴赏出诗的好来。果然,学生在一通眼花缭乱后,面对持论甚高的种种诗评,无力“登高”,至下课竟没能把全诗背下来。
语文课堂的美丽不在于浅,在于深。深是一种聚焦疑点的追问,语文课堂表现为着力一点,务求一得的探究。为显示深刻而漫无边际地旁征博引,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蜻蜓点水,表面花哨的浅尝辄止远不及质朴的深潜,虚浮的语文课堂需要沉一沉才美。
五、灵活惯为僵化苦
一参赛教师在鉴赏词作《望海潮》时,开口便抛给学生一大堆所谓术语——点染铺陈、对比映衬、点面结合、动静相生等,该参赛教师期待用概念的堆叠引导学生明晰的表述,但事与愿违,学生在就具体诗句进行鉴赏时,只知罗列术语,甚至堆砌与具体诗句并不对应的术语。课堂因为受到教师应试思维的强烈影响,以致学生面对诗歌时,分析语言干巴,文学气息淡薄。
这种鉴赏诗歌的公式化倾向值得警惕,经历过高三备考的教师表现尤为突出。一首首千古传诵的经典诗作进入课堂后,教师如不能摒弃应试思维,往往会把诗作生硬地拆解为一个个考点,再将一个个概念灌输给学生,妄图让学生手握答题的利器。于是,一场美的学习历程,瞬间变得枯燥乏味起来。
语文课堂的美丽不在于僵,在于活。活是一种不落窠臼的灵动,语文课堂表现为顺水推舟,逆风鼓帆的生成。为服务考试而在课堂上迷信套路,无视学生习练获得真知的可能,教师只在乎给出静态的套路,学生动态的思路不免僵化,死板的语文课堂需要活一活才美。
这几节语文讲赛课,并非常态的语文课,但或多或少必有教师日常教学的影子。因为是讲赛课,分数、名次、荣誉等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参赛教师的手脚,语文课堂的本来面目不免被异化。如果能褪去刻意矫饰的厚厚脂粉,还语文课堂素面朝天的真容,那么语文课堂上师生的一脸苦恼将换为满心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