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探析
2018-07-21杨卫友
杨卫友
摘 要:培养集德智体美劳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每一习惯和意识的形成都决定着我国发展的趋向。小学教育阶段,知识教学的单方面展开无法满足学生个人的社会发展需求,还需配以德育教育,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那么作为小学班主任,应如何实施德育教育呢?本文从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入手,对如何开展德育教育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教育 策略
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针的大改革下,德育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都有所体现。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中,从小培养学生的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德育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青少年的心是感性的,“爱”是最能引起他们达到全身心陶醉状态的情感体验,感受也最深。作为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应以学生为中心,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学生教育管理之中。常言道:“植树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先养其心”,通过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真诚,而且可以形成愉悦和谐的人际氛围,以消除学生孤独感,使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人人都希望被人尊重,我们也常常教育学生,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首先尊重别人,正所谓“尊人者,人尊之”。师生之间是如此,班主任更是如此,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做学生的朋友;在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有如刚刚开放的花朵,正在尽情的吸收着雨露,他们的认知逐渐增强,习惯也在慢慢形成,此时对他们渗透德育教育将会使优秀的习惯长久的伴随他们,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质。班主任需要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实践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有这样才能显现出德育的效果。
(三)德育教育是建立良好師生关系的润滑剂
一直以来,小学生对班主任都抱有一种惧怕的心理,不敢与班主任进行沟通,有问题不敢言,很难使班主任及时的了解学生的问题,深入他们的内心。德育教育的实施有效的增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班主任对学生们施与关爱,耐心的讲解道理,学生会逐渐建立起对班主任的信任,敞开心扉。这样一方面形成了友爱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班主任顺利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育策略
(一)要洞悉学生心理,锤炼育人艺术
每个学生心理都有他们自己的小世界,班主任想要了解学生,并采取针对性的德育教育策略,还需走入学生的内心,深入了解他们。例如,新接班中有这样一位学生,他聪明、活泼、可爱,兴趣广泛。见到他后,我就想把他定为临时班委人选之一,可家访的交流,我动摇了。他那曾经做过班主任的爷爷对孙子各方面的期望值很高,主动向我提出能否让其当班干部,我说在开学后观察一下再决定。不料,老人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孙子。开学后,第一、二单元测验,他的成绩皆不理想,甚至作业也不认真完成,我忽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找他单独谈话,态度和蔼地说:“你是个聪明的好孩子,可这两次测验成绩却令我大为震惊,是不是因为当班委的事?”此时,他的眼泪夺眶而出,向我敞开心扉:认为没让他当班干部是老师对他的不信任。此时我耐心地开导他“:老师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让你通过实际行动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决不是对你的不信任。我觉得你更应该自强,自己创造条件和机会,而不是消极等待,争取期中考后的民主选举入选。”
此后,我不厌其烦地多次找他谈话,等待时机成熟了再和其家长进行了联系。而电话的那头恰巧是他爷爷的声音,我请其爷爷转告我的意见和看法。后来,我又发挥他的特长,让他参与班级出板报,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之后他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
(二)要把微笑作为交流前提,用表扬代替批评的方法
班主任长期对学生严肃、严厉,是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的,也会导致师生关系的逐渐疏远。何不换一种方式,用微笑带给学生安全感,放大学生的优点,用肯定代替否定,减少批评。这样具有亲和力的班主任才能获得学生们的爱戴,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
每周我在班会课上,见缝插针地表扬鼓励大家时,我注意观察了一下,当我面带笑容表扬班干工作出色时,孩子们尤其是班干们脸上都流露出高兴的神情;而当我对工作不卖力的班干部或调皮学生进行严厉训斥时,孩子们都耷拉着脑袋,表情严肃。由此,我在思考:作为班主任,工作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把学生当小助手,一切与学生有关的事都和他们商量,尽量采纳他们合理的建议,与他们共处时,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把微笑作为交流的前提,用表扬代替批评的方法,让学生在心情舒畅时接受教育,效果要强百倍。
(三)课堂中情感渗透
这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责任心的问题。因为一个人一旦拥有责任心,他做事就会尽心尽责、善始善终,为人就会敢于负责。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和重托。每当接手新班级后,就应首先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杜绝学生不负责任,做事半途而废的现象。你讲责任,我也讲责任,就会逐渐形成一个同学间真诚相待,做事人人负责的和谐班集体。在教学中,笔者也有意识地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转变。
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十分关键,班主任需要长期保持工作的热情,不断思考总结,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掌握好批评教育的程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努力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丽杰.浅谈小学班主任的德育艺术管理[J].读写算,2013,(28).
[2]田润爱.如何提升班主任在德育管理中的作用[J].学友文摘,2013,(7).
[3]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
[4]杨艳玲,法桂菊,李伟.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