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

2018-07-21马敏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记忆法教师应新课程

马敏霞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我们应该肯定,这一轮改革成效还是十分显著的。新的教学理念——“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已经深入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心中;以学生为中心,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兵教兵,堂堂清”的洋思模式;“知识问题化,问题习题化,以练代讲”的太谷模式;以课堂自主学习为主体的“三三六”杜郎口模式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是老师的常用语。讲课、评课我们更多地是关注学生学的时间、练的时间,并将这作为一节好课的主要标准。诚然,与传统教学相比,我们摈弃了“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真的无关紧要吗?且不说古人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焉。”,即使在今天的课程改革中,也提到了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那么,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一、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课堂教学是课堂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改革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成果加以归纳总结,使之形成知识体系;对学生在合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加以点拨,加深其对此类知识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方法的指导者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说到“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对教师而言,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胜过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而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更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即生成知识的多少。因此,教师无论在上新课、复习课还是在讲解试题中,都要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答题的技巧,使之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兴趣的激发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积极性就得到了充分的调动,真正实现了“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做起:

(一)以趣导课

在一篇杂志上曾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刚到某公司上任的经理,会怎样介绍自己呢?他觉得怎么介绍效果都不好。深思熟虑之后,他给下属讲了一个故事——《驴子的故事》,说“一头掉到深坑里的驴子,用尽了力气也爬不上来,上面的人也使尽了办法,也没有把驴子拉出坑外。人们失望了,于是开始用土淹没驴,驴也绝望了,眼睁睁看着人们活埋它。这时,转机出现了,只见驴子把掉在身上的土,都抖落在脚下,并借着越来越多的土、越来越高的土,顺利地走出了深坑。”别出心裁的自我介绍赢得了下属热烈的掌声,也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样,我们教师在导课时,也可以采用别出心裁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如利用热点导课。我用“当今利比亚的局势”引出了“中东问题”;利用情景导课。我出示了“美国不同时期的国旗”导出了“美国的独立战争”。

(二)以趣记忆

记忆基本的历史知识是历史教学的必备环节。很多同学都感到历史难学,主要原因就是它背诵的内容太多,太枯燥。在上课中,我常有意识交给他们一些记忆的方法,如“顺口溜记忆法”、“首字相连记忆法”、“关键动词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另外,对中外重大的事件进行联系、比较。如对明治维新的学习,我还将它和中国历史上同时期的洋务运动、相似点较多的戊戌变法进行比较;对新航路开辟的学习,我将它和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进行比较;将一战和二战进行比较等,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从而最大程度消除他们对历史课的畏难情绪。

(三)以趣结尾

一节好课,精彩的开头固然重要,但好的结尾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常用“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评书术语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用“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应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宣传语使学生心灵产生涤荡;用“我们坚信祖国一定会统一”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

四、教師应成为学生思想灵魂的塑造者

我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教师在塑造人类灵魂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知道,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从书本上、自然界、甚至从网络、媒体等途径获取,但情感的培养、情绪的调控是任何途径都不能实现的,只有心与心的沟通,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才能使心灵得以升华,得到应有的效果。如学生在受到挫折时,需要教师和风细雨的轻拂、滋润,使其走出心灵阴影,勇敢面对困难,勇于战胜挫折。

有位教授曾说过:“我改变不了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我将用自己的实践,努力探索历史课改之路,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更有有效性,使自己的学生更对历史有兴趣,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学习效率更强。

参考文献

[1]颜存鲁.实现“以学为中心”的美丽转身——《探索勾股定理》磨课手记[J].新课程(中),2016(01).

[2]黄波.对话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改革应如何发挥教师作用[J].中华少年,2015(18).

猜你喜欢

记忆法教师应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法则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超级记忆法 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