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培养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研究

2018-07-21张译苏磊李金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诚信道德大学生

张译 苏磊 李金来

摘 要:诚信是中国传统美德,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它都是建设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因此它是为人之根本,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是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对于我们受着高等文化熏陶更直接触及中国文化的莘莘学子,是更应该对诚信由心感悟,躬身力行的,然而事实却大相径庭。近些年来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当代大学生对诚信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之上,根本无心去深究其精髓养料。大学生对诚信的疏远、冷漠、麻木,使得社会人士感叹将来之社会会衍变成怎样一个社会。面对着这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势必要浓墨重笔点缀一番,希冀能把那些走入做人误区的国家明日之栋梁拉回正道。

关键词:道德 诚信 大学生

诚信是立人之本,心灵良药,是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品质。“诚”及诚实,“信”则守信,加强诚实守信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点。

诚信是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诚信是一种美德,更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作为社会高素质群体新世纪的大学生更应该具备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光明磊落,胸怀坦荡,遵守诺言,讲究信用,用社会主义规范严格来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都是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接班人与建设者的有效途径。

诚信是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前提。诚信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是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作为一名当今高校大学生,应该清楚,现今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个“信誉为大”的经济市场,这以为着,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中,人格信誉尤为重要,它是自身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一个的信誉丧失了,他就很难再在社会上立足。

诚信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保障。中华民族是个崇尚道德的民族,大学生又是社会的未来与希望,所以大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更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如果一个人毫无道德之心,即使他在有才华,社会也会弃之不用,因此健康的人格才是大学生立足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之道。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学习上的表现

考试作弊,剽窃抄袭,弄虚作假,屡禁不止。一些学生平时不好好学习,只想着坐享其成,守株待兔,在考试时想尽一切办法,来蒙混过关,一些學生见之也是视若无睹,听之任之。在写论文时已是东拼西凑,移花接木,把别人的东西拿为己用,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只是应付了事。

(二)经济上的表现

拖欠学费,不还助学贷款,有的故意隐瞒工作单位,不透露联系方式以逃避助学贷款。一些大学生在利益的驱使下,为赚取实惠,而充当枪手,代替比别人考试,写论文。任意撕毁就业合同,随意变更,那工作看成只是为了户口问题,目的不成,便辞职走人。

(三)人际上的表现

人际关系淡薄,与人交往,心口难一。某北京高校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交往中互相信任度很低。由于这种的不信任与淡薄,一些大学生便沉溺于网络世界之中,不远与现实人群交往。逢场作戏,未婚同居,恋爱不纯,多交关系,从而使得大学生在因恋爱不成时有轻生施暴事件。

(四)求职上的表现

大学生在这个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下,为了寻找不份工作,便在简历上参水,造假证书,夸大成绩,这样就业人的简历可信度大大降低,使得用人单位不得不到学校证实后再行决定,这样,由于诚信的缺失,导致就业率的下降。

二、培养大学生诚信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环境氛围的营造

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社会氛围是诚信重建的前提。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从思想着手,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全方面多角度开展诚信理念宣传,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全力打造诚信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在诚信重建中的主导作用。

(二)育德为先,教师为范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确的思想态度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根基。古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也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策略,办好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应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生活中敏于事慎于言,谦虚谨慎,言行一致,以求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子。

(三)制度约束完善机制

诚信重建不仅要抓好教育,培育诚信理念,也要建立外在的健全相关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诚信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制定信用体系及制度的基础法律,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法规,制订对欺诈行为的惩处办法等等这表明诚信立法是大势所趋。作为人才济济、思想活跃的高校而言,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诚信教育机制。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行电子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二是诚信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三是诚信奖惩机制。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

结语

大学生是新世纪的高素质人群,他们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使命,他们的专业水准,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德才兼备一直是我国秉承的宗旨。百年大计,育人为本,教育大计,育德为先。诚信为人,诚信做事,是一个民族兴旺之基础,一个国家富强繁荣之根本。同胞们!让诚信的血液流淌在我们身体内的每一处吧,让它带给我们生机与希望。

参考文献

[1]姚红.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J]人民论坛,2015.17.

[2]陈琼.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3]赵茜,陈利.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之原因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3.

猜你喜欢

诚信道德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大学生之歌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