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18-07-21劳小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文言文中职语文

中职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必不可少。如果说学生的继续学习与终身发展是带动国家富强的高楼大厦,那么语文作为主要的人文基础课程,则起着奠基石的作用。所以说,中职生的语文教育发展急需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

在日常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中职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方式仍然主要是通过教科书完成的,因此要使中职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就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体会、把握应用语文的规律。

然而,当前在中职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语文学习基础薄弱、阅读学习动机不强等问题,有关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亟待解决。对于如何培养中职生阅读能力,我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引导学生自由阅读,激发学习兴趣

当前的中职语文课堂上,无一例外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对课文进行无休止的解剖、分析和讲解,似乎老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是在旁鼓掌的看客,没有一丝乐趣可言。

实际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機诱导。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思考。对阅读材料进行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解读。

例如学习季羡林先生的《清塘荷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同时播放音乐,在幻灯片上展示荷花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图片,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自己正置身于池塘边上,震撼于静卧三年的莲子突然绿透了整个池塘、染红了半边天的美丽而强大的生命力,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思考中逐渐体会到荷极其惊人的求生力量,并且延伸到对生命的看法:活着是一种巨大的幸福,我们要直面苦难,笑对百样人生。

所谓“读书”,可不就意味着学生要自己“阅读书籍”,从中感悟出属于自己的思想吗?

二、帮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多种多样,有朗读、默读、跳读、泛读、略读、精读等等,单一的方法未免会让学生感到疲惫无趣,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来阅读不同类型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不同的乐趣,获得不同的能力。

学会运用语气的转换来读出味道,用轻音和重音的语调变化来表现感情,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中,思作者之所思,感作者之所感。在作者的带领下感受过一遍这十首常诵常新的唐诗之后,学生们的灵魂也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悦,那是令人仰望的美啊!通过适量的朗读训练之后,学生必然会提高对文本的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而对于文言文这类语言晦涩文体的阅读,就需要精读了。精读的步骤也因教师而异,但基本都要做到强调逐字落实好,细化实词虚词的解读,将常见字的用法进行整理归纳,还可以用古诗进行类比理解,比如东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但坐观罗敷”中的“坐”字,并不是“坐着”来看罗敷的意思,教师在讲解的同时类比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进行理解,便可让学生清楚该字在句中是“因为、由于”的意思,只是因为看见罗敷那么美丽的缘故。此外,文言文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文言文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或齐声或轮流朗读课文,在古老和优美的中文中,感受她的韵律美和风云变幻的历史。还要挖掘总结文言文中经典的意象涵蕴,让学生尽情领略汉文字音形意之美。

三、激励学生手脑并用,记录阅读心得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海量的阅读而不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交流、思考总结,就犹如一名肠胃炎患者囫囵吞枣,既尝不出阅读材料的个中滋味,又不能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实为折磨自己的无用之举,久而久之便会对阅读失去了兴趣。

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完善对阅读文本的内化,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班级进行相关的语文活动。

例如在“讨论”方面,可以在班上成立阅读兴趣小组,定期举办诗歌朗诵比赛、读书经验交流会等,让学生在充实愉快的活动中保持阅读的热情,合作交流中深化对书籍、文章的理解,提高阅读的质量,使阅读更加事半功倍。况且,古语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阅读材料的部分观点,学生在经过自己的思考和与同伴的交流后,会对其准确性进行理性的分析判断,有利于学生形成辩证的思维习惯。

而在“作文”方面,可以布置每周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每周都上交一篇阅读笔记,以达到保持积累的目的,因为在将所思所感写下来的时候,学生会比想到啥就说啥的“讨论”,思考得更加系统全面。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在书上划重点、做批注,摘抄笔记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时记录心得,手脑并用增长阅读能力。

四、鼓励学生阅读实用性文章,激发创造力

中职生与普通高中生不同,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语文等文化课教学为辅,因此中职语文教师更应看重实用性文体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关注本专业领域的相关书籍文章,搜罗本专业的好书好文好读物,拓展阅读视野,增进对职业理想和行业发展的了解,激发学生在该领域的创造力,为以后的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教师可以介绍阅读与学前教育有关的书籍,了解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即将到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强化从业技能;又如针对烹饪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介绍他们阅读关于菜谱的书籍,鼓励他们在学习烹饪的同时,尝试给自己做的每一道菜都起一个别有新意的菜名等等……

综上所述,当今中国社会在飞速发展,中职生也应与时俱进,对于中职生的阅读能力而言,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激励学生手脑并用加以讨论和作文,还要鼓励学生阅读实用性的文章,训练专业技能,为就职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劳小颖(1972.07-),女,广东省化州市,本科,语文讲师,研究方向:阅读能力研究。

猜你喜欢

文言文中职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