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教育管理方式探寻
2018-07-21林庆财
林庆财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对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使新课程改革更加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及时解决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促进小学教育管理改革质量的措施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教育 管理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应试教育中的弊端便凸显出来。尤其表现在重成绩却轻学生各项素质的培养上,这种弊端成为改革的重心。因此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形成正确的“三观”;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最终成为“四有”新人。这些目标能够对学生的“三观”培养以及各种素质和技能的提高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者自身存在问题
虽然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很多学校对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而且校长、教导主任、教师等都积极投身于自身工作范围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通过不断健全的管理制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实践的创新。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很多小学的教育管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广大教师层面。由于教师是教学工作的实践者,对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接触的更多,对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思想、学习方式等较为了解,因此教师更应该对教育管理有自身的见解。但很多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对新课标的认识与实施程度、在备课、授课、传道授业解惑以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均缺乏对教育管理改革相关思想的深刻认识;尤其是在教学思想方面,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社会阅历等都非常有限,加上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复杂性等,因此教师在进行备课、授课、评价以及对小学生进行日常管理时都应该选择多元化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只有如此,教育管理才能收到成效。但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对教育管理的相关思想进行充分理解,例如如何在教学管理中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和创新性、如何对量化管理和质量管理进行有效把控等等,而且对学生的各项特征也不是很了解,导致虽然付诸了心血,但收到的成效却不尽如人意。[1]
2 .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管理方式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行政管理依然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的主导方式。虽然行政管理在实效性、权威性方面的作用较为突出,而且学校在进行教育管理时使用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对各种制度、规定、上级指示等进行传达,但在新课程背景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下,我国的办学规模正在逐渐扩大,扩招政策也逐渐加强。使用行政管理方式会使管理者的下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压制,信息传递速度受到影响,而且信息的准确性也不能被有效保证。
另一方面,教育管理工作对管理过于重视,缺少人文关怀。目前很多小学的管理方式都遵循的是“统一”原则,即统一进度、统一辅导、统一检测等等。这种管理模式对教师及学生的行为进行了限制,并没有尊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创造性。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要求创新的时刻,这种管理模式更是显示出了其中的缺陷。[2]
二、促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改革质量的措施
1.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质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管理者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和管理意识方面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教育管理者必须对自身的新课程理念以及管理意识进行不断革新,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使自身具备与信息时代胡相匹配的先进的、科学的现代化教学管理意识。例如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思想,形成自下而上进行“监督”的管理方法等等。另一方面,学校可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会、座谈会、交流会以及政治研讨会等等,对新课程理念以及教育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学习,并使用报告、PPT等形式将培训学习的成果进行呈现。从而加深管理者对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管理思想及改革的认识;二是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其他方面的能力。小学的教育管理者,除了要对新课程以及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掌握,自身还必须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对小学阶段教育特点的认识、对小学生发展状况的认识、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号召能力、知识文化水平等等。因此管理者要加大学习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加大和其他学校的交流力度等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间接上促进管理质量的提高。
2. 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并不断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所谓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就是将学校作为教学研究的基地,将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主体,将促进师生和谐、全面发展作为教研的直接目的;其次,建立并逐步完善民主性较强且更能体现出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例如实现管理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并使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来;再次,重视管理中的过程管理。即为改变传统的只重视教学管理结果例如教案数量、成绩等等,改为将关注重点置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风格、教学策略等等;最后,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成绩决定谁是“好老师”的状况,建立多种形式的教学成果评价标准。例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反思状况、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学校管理者对新课程理念进行了贯彻落实,我国的小学教育管理取得了部分成效。但由于受到一系列因素,尤其是传统的教育制度的影响,导致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成效并不突出,教育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对教育管理的成效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小学领导者要不断克服种种困难,并对新课程理念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与新课程改革更加契合的教育管理方法,促进学课程改革成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长喜.小學教育管理改革构建的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3).
[2]吴久安.对小学教育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亚太教育,2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