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创新研究

2018-07-21孙艳,唐莉

青年时代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互联网+

孙艳,唐莉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我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生态,更冲击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顺应时势。本文系统阐述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科学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在2015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为拉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出了新的生态。“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不仅为传统行业发展带来了强大助力,更冲击着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各类互联网平台,“互联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运而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顺应互联网+的国家战略,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规律,创新思政教育模式,构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高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关键场所。只有守好高校思政教育这一底线,才能确保国家和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实现我国文化强国的目标战略。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以政治需要和社会需要引领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实践行为[2],以高效思政课堂、辅导员日常思政教育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枯燥。而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号、公开课网站等新媒体平台的兴起,高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了前所未来的新特点,如信息获取方式的多元化、交往方式多样化、学习方式自主化、自我展现个性化等[3],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由教师本位转为学生主位

传统思政教育,主要以教师讲授的方式为主,不能遵循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学生个性化的包容度较弱。在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机会较少,学习动机缺乏。随着教育观念的逐渐改革与更新,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深入实践,大学生教育开始重视学生本人的参与。在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由教师本位转向学生本位,将学生视为思政教育的中心。这一学生本位的思政教育模式,体现了互联网+的最大特征,即“用户思维”。思政教育的用户思维,要求高校教育者注重根据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对大学生频繁使用的微信、微博、QQ空间、公开课平台等新媒体工具进行深入调研,充分掌握大学生的需求心理及需求行为。以此判断学生新形势下的思政学习需求,判断大学生兴趣点所在,从而采取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科学有效的教育形式。

(二)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多面互动

互联网+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即传播的平等性。任何人的声音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在社会引起反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会逐级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其中一个重要的需求即尊重的需求。话语权即是被尊重的一个重要形式,代表着归属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高校思政教育阵地中,话语权往往掌握在教育者手中,学生本人的话语权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实现。这种不对等的关系,也是导致传统思政教育效果平平的因素。目前大学生们希望個性得到彰显,意见得到倾听,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教育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占领网络思政教育的高地,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就成为了现如今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传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良道德规范,不仅给了学生发声和讨论的平台,而且新媒体本身便于传播和复制的特点,允许学生积极传播和分享,充分体现了多面互动的特点。

(三)由独军奋军转为跨界融合

互联网+时代的万物互联特点,能够汇聚全国各地优秀的教育资源,实现共通合作,跨界融合。当今时代,公开课平台日益崛起,各大高校将优秀的思政教育资源制作为精细教育视频,公开上传,大学生可以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方便地获取各种思政教育的资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形式进行学习和接纳。这一点很好的弥补了传统高校思政教育场所限制、时间限制的诸多不便。如《厉害了我的国》专题纪录片,通过介绍我国近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发展,不仅潜移默化地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调动了学生对国家社会的参与意识和奉献意识。互联网+时代允许全社会共同参与到思政育人的体系中来,形成思政教育的合力。

二、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风险

在新媒体时代,微信、微博、qq空间等平台人人皆可注册使用,在带来了极大信息流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大学生在身体和认知上虽然已经较为成熟,但社会阅历较浅,容易受不法分子和不良信息的误导,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如何净化网络环境,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高地,教育学生分辨有利信息和不良信息,使网络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互相结合,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较大挑战。

(二)思政教师角色弱化

在传统思政教育中,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因为占主导地位,具有相对较高的权威。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不断普及,网络公开课、短视频在网上快速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娱乐性更强、学习更方便快捷,满足大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之上,不免使传统思政教育显得黯淡无光,也弱化了思政教师原本的权威作用。

(三)对多方协作和资源统筹能力的挑战

互联网+思政教育要达到良好效果,仅仅依靠少量的网络公开课、博文等是完全不够的。要占领网络思政教育的高地,既需要优秀教师推陈出新,制作发布内容精彩的精品思政课程,也需要在线学习系统的支持,保证学生在线学习的时间,采用合理的考试方式进行考察;既需要一线思政教师、辅导员等开设思政类微信公众号,引领主流思想舆论,更需要以精彩的内容吸引学生关注、转发和传播;既需要教育学生具备基本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更需要学校信息中心、技术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协同净化网络环境。要想达到互联网+思政教育的良好效果,势必对学校、社会、政府的多方协作和资源统筹能力提出要求。

三、互联网+时代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一)重视高校思政教育,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高地

高校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阵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驱动的思政教育更要跟上时代潮流。这就要求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的高地。高校和思政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理论灌输的说教模式,坚定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教育的中心,不断探索和应用最新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使学生主动投身于思政教育学习中。教育应该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要充分突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差异性”“教育互动性”和“工作有效性”[4];教育要符合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遵循学生学习心理。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理解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微信公众号、app、网络公开课等,融合学生的社交与学习,更能调动学生的思政学习热情。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别笑我是思修课”,越来越多辅导员开设的思政教育公众平台、资源丰富的互联网公开课等;

(二)紧跟时代潮流,创新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与内容

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中,思政理论的传播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不仅仅依靠教师教学和文字载体,而是扩展延伸到更为生动多样的现场活动、音频、视频、动画等。在时间和空間上,当前思政教育也开始摆脱限制,逐步实现异地、同步、即时和重复播放。结合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大学生学习心理,在创新互联网+思政教育的平台和内容上,应该首先建立完善高校思政教育官方媒体和官方网站。官媒和官网作为学生了解最新时政和官方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展示高校思政教育成果的主要窗口。在内容建设上,官媒和官网要摆脱以往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利用精品视频、动画、图片、当下网络用语等,贴近学生实际,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娱乐心理,寓教于乐;其次,充分发挥一线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教育者角色,培养明星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协调多方资源,完善互联网+思政运行机制

互联网+时代下的万物互联特点,也决定了思政教育必将融合多种资源,升级和完善互联网+思政教育的运行机制。首先,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教育,需要精通微课制作、公众号运营、新媒体传播等技术的创新型人才,协助和协同传统思政教师开展网络思政教育,为网络思政提供后备技术支持;其次,利用教育、心理、社会多方资源,培养具有相关新媒体技术,又精通思政教育的新时代思政教师,也是高校重点应该努力发展的方向。要致力于构建一支政治素养好、新媒体运用水平高、学习能力强、与时俱进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并将互联网+思政教育开展情况列为工作考察的重要指标。第三,利用大数据时代的特点,驱动互联网+思政,建立起数据化的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依托大数据的载体,动态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即时调整教育方向和策略,推进互联网+思政教育运行的流程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黄文涛等.习近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解读[N].解放军报, 2014-11-24.

[2]马林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与辅导员核心能力的提升——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视角[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05):49-53.

[3]陈天聪,“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

[4]吕刚,赵姗.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路径的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8(01):58-6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互联网+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