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唐方言平声调值分析

2018-07-21盖欣

北方文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平声

盖欣

摘要:各文献材料中记载的行唐方言平声的调值参差不同,本文结合田野调查法和实验语音学方法对行唐方言平声进行单字调声调分析,力求还原行唐方言平声的面貌。

关键词:行唐方言;平声;调值

行唐县隶属河北省石家庄市管辖,距石家庄市区50公里。在方言划分上,行唐方言被划归冀鲁官话石济片赵深小片。笔者在2015年对行唐主体区域的方言区进行了田野调查,发现行唐平声在调类上不区分阴阳,在调值上读为24。但是我们在查阅文献资料中发现前辈学者对行唐方言平声的调值记载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对各个文献中的调查结果进行整理。

1957年《河北方言概況》中记录行唐平声调值为55,无分化现象;1986年,贺魏、钱曾怡、陈淑静在《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方言的分区(稿)》中记载行唐调值为55,此文中石家庄周边资料是由贺魏调查,同时在文末贺魏指出也参考了《河北方言概况》;1988年,行唐县志编纂委员会历经两年修订再出版新《行唐县志》,记载行唐平声调值为44;2000年,张世方《汉语方言三调现象初探》将行唐方言声调归为“滦县型”,平声调值记载为55;2001年盖林海在《河北行唐方言语音概说》中对行唐方言音系描写,指出“平声不分阴阳两类,‘情‘青同音,调值为34”;2005年,盖林海在《石家庄方言晋语区语音综述》中认为行唐属于晋语区,平声不分阴阳,调值为34;2013年郑莉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行唐平声存在分化现象,老年人不分阴阳平,调值读为24,而青年人阳平调值高于阴平,分别读为35、24。

在以上为数不多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对行唐方言平声调值是存在争议,2000年以前的调查中多记载行唐平声为高平调,而2000年以后的学者们认为行唐平声是中升调。笔者在2015年进行田野调查,调查结果也是中升调,为了确定调查的准确性,我们在2016年又一次进行了田野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我们沿行唐西北-东南走向的主干线共选取10个自然村进行平声的调查,分别是龙州镇西关、南桥镇故郡村、上碑镇东街村、独羊岗乡燕头村、市同乡东伙同村、城寨乡西城寨村、玉亭乡西玉亭村、北河乡龙兴庄村、上阎庄乡上王庄、九口子乡东寺村进行主体方言区的平声测定。为了避免鼻音的干扰,我们根据《方言1000字调查表》选取的例字时尽量避免带鼻音韵尾的,共计选取常用例字48字,分别是果摄多歌河、假摄麻沙爷、遇摄图猪鱼、蟹摄灾街梯、止摄瓷锤飞、效摄刀抓妖、流摄偷秋周、咸摄篮咸甜、深摄心针深、山摄拦年船、臻摄根新斤、宕摄缸墙霜、江摄桩双江、曾摄层冰升、梗摄坑平晴、通摄东风龙。发音人共10人,其中男性6名,女性4名,年龄60以上的2人,50以上的5人,40以上的3人,他们均是长期生活在行唐的本地人,能熟练说行唐方言。在发音时让发音人每个例字读几遍,保证读音的稳定性之后进行录音,再将每个例读三遍,各例字之间隔2-3秒左右,以每人每个例字读音为一个小样本,共计录取10*48*3=1440个样本,我们利用praat软件对每个样本进行基频的有效时段截取,去掉各个声调时段中由声带运动引起的弯头段和降尾段,提取承载声调的调型段,然后取每个有效时段的相对百分时刻点的基频值,将基频值保存在excel表格中,各个样本的有效百分时长基频提取完成后,在excel表格中求取各样本的基频均值。由于数据量庞大,在本文中只将最后所得百分时刻均值列出。如表1(以下数据均保留两位小数):

然后我们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所用方法是朱晓农先生的LZ归一化法,所得LZ值如表2,注意在计算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过程中,0%处的值要舍去,计算得各对数值的均值?=2.36,标准差σ=0.021,n=10。然后根据表格作折线图,(如图1)。

从上面平声等时长的LZ值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平声呈上升趋势,而并非平调趋势。那么前人记录的55或44的调值就不正确了。前面我们提到郑莉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行唐平声存在分化现象,那么行唐阴阳平是否存在分化趋势呢?阴阳平之间的区分度是否足以形成单独调类呢?我们用同样的实验语音学方法对行唐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进行了基频提取和LZ归一化处理,详细步骤同上,我们在此不再赘述。得到LZ值之后,为了确定平声的具体调值,我们将计算所得的LZ值再用石峰先生的方法化为传统的五度标调法。具体公式为T=(LZxi-LZmin)÷(LZmax--LZmin)*5,将所得T值数据作图如下,横坐标是百分时刻,纵坐标是所求的T值,(如图2)。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阴平和阳平的区分度并不大,相对于和上声、去声、入声之间的差距,阴阳平还不足以构成一个五度框架之下的区分。根据上图,本文将行唐平声定为24调值,上声定为44调值,去声定为53调值,入声定为213调值。

所以综上,通过田野调查法和实验语音学方法,我们认为行唐平声调型上是中升调,在调值上定为24比较合理。

参考文献:

[1]石锋.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J].中国语文,2006(1):33-40.

[2]盖林海,王素贞.河北行唐方言语音概说[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9).

[3]盖林海,朱懋韫,张吉格.石家庄晋语区方言综述[J].石家庄学院报,2005,7(2):41-44.

[4]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吴宗济,林茂灿.实验语音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郑莉.河北中南部方言声调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7]贺魏.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4):241-252

[8]王永德.行唐县志[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9]张世方.汉语方言三调现象初探[J].语言研究,2000(4):48-61

[10]朱晓农.语音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平声
退休感怀
论《老子》“无为”的“为”的读音
——对裘锡圭先生《说〈老子〉中的“无为”和“为”》的商榷
乡话古次浊平声字声调的分化与古次浊声母演变*
李绅诗歌用韵考
病联曝光台
一字异调与古典诗歌之鉴赏
——从《杜诗详注》中“义从某声,读从某声”谈起
从《白虎通义》的声训条例看其语音特点
转入普通话平声的常用古入声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