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路径探讨

2018-07-21任丹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培养学生

任丹

摘 要:人文精神属于精神文化,美术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表现为人对自身的关注,对命运、价值以及尊严的维护。优秀的美术作品通常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与美术素养,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关注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有效方法提高美术课堂的实际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关键词:高职美术 学生 人文精神 培养

一、人文精神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术课程作为当前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凸显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可以说,人的理想、个性、品质、智慧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作品中。早些年,纽约时报就刊登了一篇“人文科学”与“专业技能”的区别的文章,认为“单单投入一门专业技能并不足够,否则这个人会是有用的机器,而没有和谐发展的人格。更为重要的是,要对不同价值观有所了解和生动的体会。他必须对美、对善感应灵敏,否则,他纵有专门知识,也不过是一条训练有素的狗,而不是和谐发展的人”。所以引导学生将美术知识、技能与其自身的情感、个性观的发展相结合是十分必要的。[1]

總的来说,提升美术文化素养是美术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它能有效地促进受教者的美术技能和人为素质的全面发展,缺一不可。人文教育就是以人为主要对象,把人的精神、意志放在首位,发展人的个性,取长补短。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美术底蕴不同,接受教学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结合人文精神可以大大地拓展他们各自的发展空间,取长补短。使不同类型的美术人才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带来更多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2]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个性化教育缺位

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普遍化、大众化的教育模式是高职美术教育的主流。美术教师的教育活动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的绘画能力和简单的绘画技巧。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时,一般只注重绘画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个重要的人文内涵的传递。人文内涵即是以人为核心,发现人并且关注人的精神。教育出现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是初中美术教育的量化考核机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绘画技巧,忽视了因材施教,忽视了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的感知力进行个性化培养方案的实施。[3]

2.鉴赏能力培养缺位

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主要注重对绘画技巧的传授。实际上,美术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绘画作品和雕塑等其他形式的美术作品,在教学中这些经常被忽略掉。[4]

3.课堂教学方式传统

教学方式的落后体现在美术教学的目标设定上,考核机制的量化传统决定了传统讲授为主,缺乏鉴赏课程和自我创造课程的设定。

三、高职美术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1.发展培育高职教师的人文精神

作为高职美术教育的从业者,应当首先培养起自身的人文精神,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专业技能培养方式,提升和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如果美术教师不能够很好地丰富自身的人文知识,就很难在美术课堂中向学生传播人文精神,也很难令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提升。由此可见,作为高职美术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同时树立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和以人为主的教育观念,将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升,更好地尊重和信任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人文精神的培养。

2.在美术技能技巧中传播人文精神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技巧和基础知识的训练,而是一种文化系统的训练,这种技能技巧的传播渗透是多个维度共同发展,需要通过多种示范发展令学生感受到多种角度的感官刺激。例如教师运用情感、状态和神态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美术创作当中的线条结构、画面构图以及人文精神培养,利用多种感官的刺激提升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有利于将美术的技能技巧转化为学生的浓厚情感和兴趣,令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文主义精神。与此同时,还应当进行相关的理论文化知识引导,令学生能够对高职美术教学有个概述性的了解,有利于进一步充分提升学生理解艺术创造的魅力。

3.在美术教学评价设置中融入人文精神

传统的高职美术教师通常都会在进行美术教学评价过程中,进行单向性和主观性的课程评价,对于其标准和形式都十分有限,很容易导致师生之间的冲突和课程评价设置的不科学性,会导致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减弱,在进行课堂教学及其反馈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人文交流,这样才能够令学生感受到教学设置的人文精神。由此可见,教师应当从学生的教学实际出发,综合学生的艺术表达进行评价的设置,防止发生较难较高的目标设定,在进行美术课堂和课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进行激发,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艺术创作。

4.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中的一个基本特征。美术课程最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美术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使学生的不良情感、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恢复他们心理的平衡,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同时通过对美术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各类作品所呈现的高雅、通俗、精致、具象、抽象等美感,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尊重艺术、保护生命、维护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使艺术修养得以提升和定格。[5]

结语

人文学科是美术教育的基础,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陶冶情操、舒缓人心,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塑造,而美术创作也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影响。因此高职美术教学应当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鼓励学生创作出具有人文内涵的作品。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包容文化的多元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使其拥有丰富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李沛晗.浅谈高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6):145.

[2]张彩花.谈高职美术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8):260.

[3]胡胜男.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体现[J].文理导航(中旬),2015,(04):95.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培养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学生写话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