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孩子(幼儿)的购买欲望
2018-07-21刘建民
刘建民
摘 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当下的孩子,基本上就家里的“小太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为了买某一件东西而哭闹耍赖,家长们常常碍于面子,答应孩子的要求,可是,他知道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如果孩子抓住了家长这个心理,知道通过哭闹或者耍赖就能让家长妥协,家长以后在教育孩子时,就会没有威严,甚至逐渐失去威信。那么,当孩子的购买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家长尽量不要妥协,即使再不买的情况下也要给孩子尊重和平等,据多项调查表明,通常没有受到尊重和平等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更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家长也要明白,家长有时也要接那孩子对某些事物的喜好,明白孩子也有对自己喜欢的东西的需求。最主要的是我们家长要正确的对孩子加以引导。
关键词:购买欲望 引导 情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了,一些家长就会利用放假时机带孩子去购物,去旅游,去娱乐的越来越多了,家长们以此来缓解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压力,使精神得到放松,而且有一些家长还会带孩子去国外游玩,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和见闻,还可以然孩子亲眼观察到丰富的人文景观,更可以了解各地的文化风俗,饮食习惯以及宗教信仰,那么家长们是否会注意到在超市购物、市场里买东西的时候,我们不难看到如下的场面:
某商店里,一个孩子拉着大人的衣襟衣角,嘴里不断的说;“给我买个汽车吧,我想要嘛!同时还拽住大人不走,大哭大闹起来,嘴里喃喃的说着,我保证,下次我再也不买了,爸爸妈妈你们最好了,你们就给我买吧,我好好学习,认真做作业,你们以后说什么我都听你们的,在孩子无休止的纠缠下,以及周围围观的人,大人最终无奈的说,“好,这次就买这个,下次不行买啦”人们都散开了, 而当孩子再有其他购物要求不如愿时,就会再大哭闹一场,纠缠家长,又不肯离开,有时家长则在尴尬中同意,或是勃然大怒,责怪孩子。更有些家长或者是强装笑脸,哄骗孩子,或许诺以后碰到比这个更好的再给你买,以此使孩子终止哭闹。因此不少家長都抱怨孩子都这么大了,还玩几岁小孩玩的东西,不太懂事。
家长如果总向孩子做出退步,就易使孩子产生什么都要给我的心里,以我为中心,孩子会不断地尝试触碰见长的底线,矛盾关系并且不断的升级,甚至得到僵化,然而电视节目广告的刺激,也使许多的家长误认为多买东西,多答应孩子的要求,甚至无理的要求有时候也答应,是广告媒体刺激宣传,使孩子从有意无意之中养成了坏习惯,殊不知孩子什么都要给我的观念,大多数是家长宠爱,甚至太过于溺爱孩子造成的,那么家长如何走出这一误区,树立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使孩子在适度的节制中逐渐摆脱“给我”的行为模式,让孩子能有感动、感激、感恩的情怀呢?
事实上,不需要每次领孩子购物时都要给孩子买东西,家长也要节制自己的购买欲望,给孩子做个榜样,也有不少家长是在购物时总想着买回点儿什么,在心理学来看,这是一种愧疚心理,父母们常因为工作繁忙,而又不能充分的满足和陪伴孩子需要和愿望,所以父母们总是想通过买点东西,买点孩子喜欢的物品来作为补偿,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家长们似乎在慷慨解囊中找到了心理平衡,而孩子却从中感到了自己获得的东西完全是应该的,所以才会在每次购物时总都提出额外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家长要教会孩子学会正确的理解亲情的意义,教育无小事,教育业没有什么大事,都是生活中点点滴滴地积累,都是润物无声地渗透,家长从开始给孩子买东西时,就应该让孩子得到父母的每一个购物决定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让孩子从小就萌发理财的意识。
例如,你们给孩子买一辆小自行车,就应该对孩子讲清楚,买车所需的费用和买车的理由,并且告诉他,在学车时,家长起初会帮助你,教你一些骑自行车车的基本常识,还有一些小技巧,但以后都需要你自己完成,包括把车从楼上搬下,再把车搬回来的事,甚至当你的自行车哪里坏了,你都要自己去修理,以此来有意识地让孩子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辛苦的,但在你付出的时候,同样你也收获了快乐,这一切都与整个家庭联系在一起。如果家长不同意孩子购买要求,这东西实际上是家长能买得起的,那家长就不能简单地把拒绝的理由说成是我们的是没有钱的,当孩子看到你依旧还在继续买其他的物品时,就会怀疑你拒绝他的理由,要求也满足他的购物欲望,所以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能不买的尽量不买,学会节约,家长应让孩子明白快乐并不等于购物越多越好,有些东西再便宜,不需要购买,那就要放弃,而有些东西确实是生活必要的,多少钱都要节衣素食都要买下它,因此引导孩子从小就理智的消费方向发展,如果孩子的要求可以被接受,家长也应学会用间接的方式来满足它的要求。
例如:孩子想要买一件牛仔裤,学校文艺汇演时穿,对她说可以,但是这个月里得每个晚上帮忙在厨房里干活儿,可以洗碗,擦桌子,扫地等,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前提是必须坚持半个月,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就会给你买,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的要求,也使他懂得可以在劳动换来了自己的满足,拒绝孩子的要求时应力求言简意赅,在超市中有位父亲对他的儿子解释,说你买的那薯片不好,它没有营养,油盐太多,对身体有害。另一个店中,有个父母对其女儿说“你不能买这些发夹,因为你在家里有很多发夹,这两种解释,大人所以似乎很有修养,但对孩子来说这并没有意义的解释。一般来说家长最好是以一个明确言简意赅做出简单的解释。如:这对你没用,这种判断拒绝,对孩子有试图寻找其他理由或方式支持家长的纠缠不清,一旦说“不”就要坚持到底,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选择,家长对孩子就需要认真找一个原因,也许家长一开始,就是为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一幕,但是家长如果总是妥协让步的办法来保持一种亲和的气氛,将来势必要付出代价的,家长不仅要多花钱,还容忍孩子动辄就哭闹,发脾气,因此要避免在公共场合发生气亲子之间的购物冲突,家长就应态度坚决,即使是孩子大哭大闹的“惨痛”,家长也应该坚持自己的决定,家长可以离开商店,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是不可以改变的。
总之,孩子都是好孩子,家长也都是好家长,就是当下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俨然是家庭里的“小公主” 、“小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体验的都是来自别人的服务,他们的汗水都是香的,他们的泪水的味道都是甜的,他们缺少关心,理解别人的态度,当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就看家长们怎样培养,怎样教育,怎样帮助孩子改掉这些不好的习惯,作为家长的首要任务之一,就要让孩子懂得如何有选择地拥有与获得,并给孩子明确指点出拥有与获得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幼儿从小就有这样一种意识和行为,家长就应在教育意识与教育技巧上多多学习,提高能力。家长也可以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找到孩子物质追求背后没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并满足它,这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更重要。也会起到事半功倍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