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
2018-07-21孙孝花
孙孝花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问题;以人为本;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0—0036—01
一个小孩子最初接触的社会就是小学,而在小学这个小社会中,最先接触到的人就是班主任。在一个班级管理中,对于一个孩子甚至很多孩子的成长来说,班主任这个角色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教育改革的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热潮正迅速并且广泛地传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成为了当今教育重点关注的热门话题。对于一个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走在时代的最前端,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当成自己管理工作中的重心。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现代小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还存在相同的问题,即以自身的教学为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严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针对这种问题,作为一名班主任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逐渐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2. 班级管理模式过于单一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通常都是按照过去传统的等级制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按照学习成绩来对学生进行划分,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在班级中担当职务。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在实际管理中只能够听到部分学生的意见,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观点,长期下去,严重影响班级中多数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严重缺乏学生的个性培养。根据当前我国大部分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能够看出,多数班主任没有领会到“以人为本”的精髓,进而在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上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如灌输式及填鸭式教育,而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班主任还是教师都只注重在教材知识上的讲解,这种教学形式长期下去自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学生个性上的培养,再加之教师以学生成绩好坏来评价学生,容易造成学生厌学的局面。
二、解决策略
1. 形成科学合理且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进而实施规范管理。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学中一定要肩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让学生能够在班级管理中带来积极向上的风貌。因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能够做到与学生和平相处,将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对待,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并且在管控上不能够只以学生考试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而要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来实行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手段。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极大地提升整个班级整体的成绩水平。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上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要给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并且在学生管理中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机会里更好地实现其自我价值。
2. 认识个体差异,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传统的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要,社会需要的是各种各样、各类才能的人才,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当不局限于以成绩评价学生的机制,而是设置更个性、更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在评选三好学生的时候,不仅要考核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遵循三好学生要求的德智体美综合考核原则,将学生的品德行为、体育特长等因素考虑在内,对每个部分设置不同的权重,最终取综合加总成绩来进行评选。同时,在班上设计最佳进步奖、最受欢迎同学奖等,以吸引每个同学从各方面做出努力,进而参与到评选过程中。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小学生虽然年纪较小,但是其已经开始具有行事的能力,因而这些学生能够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班主任也要提供足够的机会给学生解决。对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时,首先就要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在此过程中,明确学生们存在的问题,进而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在了解完之后,班主任则可以针对性地为学生制订管理模式,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编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