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用于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的临床研究

2018-07-21张春霞

系统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血压

张春霞

九江市中医医院麻醉科,江西九江 332000

三叉神经痛又名痛性抽搐,其病因多是因为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或三叉神经脱髓鞘等原因造成的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发作性剧痛的症状表现的疾病[1]。患者多为单侧发病,疼痛部位仅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每次发作时间持续1~2 min后骤然停止,随着病程的延长其发作频率、疼痛程度均会持续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2]。无创动脉血压监测系统可以连续、实时患者的血压指标,让术者在操作过程中实时了解患者的机体情况。该文则选取该院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70例行MVD手术治疗患者7采用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35例男女比例为:12:23,年龄在 33~58 岁间,平均为(43.6±2.8)岁,病程在 4 个月~10 年间,平均为(4.0±0.5)年;观察组患者35例,男女比例为16:19,年龄在36~56岁,平均(44.2±3.3)岁,病程在 2 个月~9 年,平均为(3.7±1.0)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确诊为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经本人同意参与实验者,术前经颅部MRI检查排除桥小脑区肿瘤患者等;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该次实验的患者。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不愿参与该次研究患者,伴有肝、肾、肺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等[3]。

1.3 方法

1.3.1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MVD治疗,于耳后切口,经乙状窦后入路探查桥小脑角,充分显露出脑干处的三叉神经,仔细观察该神经和周围血管的关系,若存在有明显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先垫入Teflon棉将压迫关系予以解除,然后关闭切口,采用加压包扎处理方式,术毕后注射甘露醇、抗生素等药物预防脑水肿和抗感染治疗。

1.3.2 动脉血压监测法 对照组采用有创血压监测仪测定血压变化。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全程测定患者血压指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快速使用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型号:T-Line300)进行连接,腕带、压力感测器均放置于桡动脉搏动处并固定于桡骨的侧腹面(注意与桡骨茎突内侧紧贴),固定完毕后自动搜索脉搏最强点位置,将患者的姓名、年龄等信息设定病调试后进行监测。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BP)指标和心率(HR)指标情况。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指标变化情况、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和乳酸用量情况,手术疗效判定标准参照面部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标准[4]进行评价:Ⅰ级,治疗后面部肌运动恢复正常;Ⅱ级,轻度功能异常,静止状态下面部对称,运动状态下口角出现轻微不对称现象,即有轻度面肌无力情况;Ⅲ级,中度功能异常,静止时面部对称,运动是额部运动能力减弱,口角有不对称情况;Ⅳ级,中重度功能异常,静止时面部对称,肌张力无异常,运动状态眼睛无法完全闭合,口角不对称;Ⅴ级,重度功能异常,静止时面部不对称,运动状态下无法闭眼,口角轻微运动。显效:术后House-Brackmann评分为Ⅰ级的患者,三叉神经痛无复发情况;有效:术后House-Brackmann评分改善程度≥2级,神经疼痛发作次数和疼痛程度均显著减轻;无效:术后House-Brackmann评分改善≤1级,神经痛无明显改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5]。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该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数据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数据用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段BP、HR指标情况

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10 min时两组患者SBP、DBP指标明显下降、HR明显升高,其中DBP、HR两项指标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观察组3项指标均恢复,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段BP指标和HR水平变化情况(

表1 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段BP指标和HR水平变化情况(

注:*表示与术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同时段组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时间 组别 SBP(mmHg) DBP(mmHg) HR(次/min)术前10 min术毕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113.66±8.04 114.03±7.88(106.33±7.82)*(105.57±8.02)*(109.3±8.14)*(113.17±7.90)#69.30±6.04 70.65±5.83(56.26±6.13)*(59.07±5.06)*#(63.60±5.70)*(68.23±5.90)#87.16±10.02 87.22±10.13(96.36±11.33)*(93.60±10.68)*#(90.34±10.07)*(88.26±11.25)#

2.2 手术疗效

观察组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手术有效率为88.5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效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1.4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3 讨论

MVD是目前临床上治疗三叉神经痛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垫棉尺寸、位置不合适,责任血管遗漏等原因会造成神经入根区分离不彻底等原因导致手术失败;此外,MVD术后容易出现听力损伤、面瘫等并发症情况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6]。因此在三叉神经痛患者MVD治疗中实时掌握血管压情况能够有效的预防听力神经、面部神经免受损伤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目前临床上测量BP指标的方法较多,其中袖带间接测压方法以其操作简单、易被患者接受且无痛苦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袖带间接血压监测设备的数据准确性较低,因此近年来临床采用直接动脉内测压监测方式来监测手术患者的血压变化[7-8]。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扁平张力测量法结合系统机械电子学实时、连续性的监测患者的实时血压值[9]。金珈汐等人[10]采用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监测剖宫产术中缩宫素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再注射缩宫素后0 s、60 s和120 s时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值分别为(84.4±6.5)mmHg、(78.6±8.2)mmHg 和 (83.8±6.7)mmHg,而有创监测的对照组患者在0 s时MAP值为(84.0±6.9)mmHg,60 s时为(74.2±9.4)mmHg,120 s时为(80.7±5.9)mmHg,对照组患者动脉压波动明显更大,由此推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系统对患者血压波动影响较大。该次实验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颈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对比术前、术中10 min和术毕时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时BP指标均明显下降,而HR指标显著升高,与术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分析3个时段两组患者血压值和心率水平的变化发现,手术开始后由于机体创伤、麻醉等原因血压明显下降,但是无创监测系统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因此对血压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而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监测方式该组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成为术后并发症的潜在危险因素。该次实验对比了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分析患者手术前后House-Brackmann评分改善情况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9%略高于对照组的88.57%,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安全性是评估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次研究记录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类型和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1例出现眩晕、2例出现听力损伤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8.57%,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1.43%,主要原因是患者对有创血压监测耐受性差导致血压波动,诱发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在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MVD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无创实时动脉血压监测系统连续监测患者血压、心率指标能够让术者更好的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血压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三叉神经痛患者三叉神经脑池段MR形态测量研究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罕见病因分析及手术方法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探讨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