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问答
2018-07-20
杨晓阳讲座现场
问:请您谈谈近些年国家画院的工作。
答: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是中国画研究院成立以来的30多年正是中国美术在当代复兴的一个缩影。1976年前后,周恩来总理委托谷牧副总理召集全国著名国画家为涉外宾馆画画,借这个政治任务把传统艺术重新恢复起来,并保护了李可染、叶浅予、吴作人、黄胄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这是中国画研究院建立的原因,也成为国家画院其后发展的基石。
2006年更名的中国国家画院,发展到2010年时,完善了学科门类,成立国画院、油画院、版画院、雕塑院、书法篆刻院、美术研究院和公共艺术院7个专业院,后又成立青年画院。同时以专聘结合的方式组成了一支近300人的研究员队伍。如今,已形成了“一部、八院、五个中心、十个基地”的发展格局,并逐步实现“对内代表国家,对外代表中国,引领和导向中国美术发展”的目标。五年来,为了抢救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使之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实现美术门类各专业的全覆盖,中国国家画院还在各专业院下面成立了10余个研究所,建设一流美术创研大院的新定位基本确立。
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画院近几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10年起,国家画院通过“岁月丹青”“南北对话”“新中国美术家”“以心接物”四个系列活动,推出了全国范围内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为中国当代美术创作积累了宝贵财富。同时还聘请了外籍研究员、艺委会委员,扩大了国家画院的海外影响。
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今天的中国国家画院已成为一个以创作、研究为中心,集展览交流、收藏陈列、教学培训、宣传出版等多功能为一体,专业齐全、设置完备的新型画院,并以积极的学术作为,在中国美术界发挥着国家队的引领和导向作用。2016年伊始,我院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高水平国家画院的任务目标,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以展览促创作。为加强创作,中国国家画院逐步建立了画院年展、专业院展、海外展、个展四级展览体系。其中,高规格、高质量的画院年展“写意中国”,已成为中国国家画院年度展览的重要品牌。
二是重视理论研究。目前中国国家画院的美术研究院已完成了《中国画院史》《中国现代美术史》、“经典画论翻译工程”“中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研究”“丝绸之路理论考察”等项目,填补了国内的学术空白;先后出版《丝绸之路·汉唐精神与中国国家美术发展战略——第四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文集》《历史记忆与民族史诗——中外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研究》等著作;主办了“长安论坛”“荆浩国际论坛”等国际性学术研讨会。
三是提升教学培训水平。国家画院的教学是研究性、高端化的,其中,高研班开班至今已经培养了5000余名学员。2013年,中国国家画院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培养和储备高素质人才。如今,画院也在调整模式,加强质量管控,明确高端化发展目标。由我率先示范开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国家美术发展专题创研班”,提出“器、道并重,一人一品”的教学理念,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四是完善收藏体系。过去五年,中国国家画院收藏定位在近现代艺术家,并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目前,已收藏了李可染、叶浅予、黄胄等著名国画艺术家的作品和晁楣、李焕民、修军、徐匡、广军等中国新兴版画第一、二代艺术家的代表作。近年来,还陆续收藏了汤文选、冯今松、刘知白、王憨山、卢沉、周思聪等艺术家的代表作。画院还以有代表性的个人为研究对象批量收藏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并有选择地接受社会捐赠,如林晓捐赠的300多件文物。
五是推动中国美术的海外推广。随着国家海外推广战略的实施,近几年,中国国家画院外事活动频繁,成绩显著。针对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当代美术发展水平“渴望了解,但仍缺乏认知”的现状,国家画院的“中国风格——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精品国际巡展”“中华意蕴——中国油画艺术国际展暨学术研讨会”等项目都在当地获得很高评价,推动了中国美术的海外推广进程。同时,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使得与国外的对话通道越来越通畅。现在国家画院已先后接待了来自亚欧非美各洲的20个访问团组,并先后与英国皇家美术学院、俄罗斯艺术科学院、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艺术科学院、韩国美术家协会等机构商讨合作意向并签订相关协议,旨在通过学术研讨、互办展览等方式推动我国对外艺术交流的不断加深。
在建设一流美术创研大院的定位下,提出并实施了“‘一带一路’国家美术工程”“国家画院东扩工程”“创办《中国美术报》”三大工程,上下同心,为破解“有高原、缺高峰”等中国美术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现实课题、积极推进中国美术健康发展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