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到让幼儿兴趣持久的钥匙
——中班开锁游戏引发的思考

2018-07-20

幼儿100 2018年18期
关键词:宝箱钥匙调整

案例背景:

区域活动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它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年龄特点及实际需求,有计划地投放材料,幼儿自主活动、作用于材料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幼儿对材料的兴趣需要,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我们时常看到新材料大家争,玩几天后无人去的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幼儿对活动始终保持持久的兴趣呢?我在中班开锁游戏中寻找到了答案。

案例描述:

观察实录一:开锁游戏的引发与被幼儿冷落

在一次玩具共享活动中,沫沫带了音乐首饰盒,我发现三个女孩先玩发条让音乐盒响,后面很长时间却在摆弄上面的小锁,几个孩子轮流打开、锁上,引得一些男孩子也想玩了。游戏结束时,我走过去问他们:“你们想玩开锁游戏吗?”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想。”有的还争着说:“我们家里也有小锁……”很快,大家就收集了近30把锁,有旅行箱上的卡通锁,也有许多家里闲置的普通锁,我们把钥匙和锁分别放在两个盒子里,投入到益智区里,让幼儿比比谁开的锁多。在选游戏时,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插牌到这个区域里。我发现,在游戏中,幼儿能打开的锁寥寥无几,没有一个孩子能打开3把以上的锁,有的一把也打不开,就转身去选别的游戏了,而幼儿打开的多为特殊的卡通锁 ,有的孩子还告诉我,他之所以能打开一把锁,是因为那把卡通锁是他带的,记住了钥匙的样子,其他的锁找到钥匙太难了。几天后,很多孩子不想玩这个游戏了,就是选到这组也是玩了一会,就换别的材料玩了,锁成了区域里的摆设。

思考和调整:

由幼儿引发出的开锁游戏,锁收集得很快,表明他们特别想玩,但是,玩的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为什么幼儿很想玩的游戏这么快就被冷落了呢?幼儿玩开锁游戏时,我每次都记录下他们的操作情况,为游戏材料调整和适时指导做依据。午休时,我自己试了一下,发现幼儿带的锁,除了个别的有特点,大多是普通锁,很多钥匙非常相似,所以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在近三十把钥匙中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是很困难的,而且是几个孩子同时玩,自己锁的钥匙有可能正在被别人拿着试呢。于是,我花了很多时间,才将锁和钥匙配好对,准备暂时收起来,同时降低游戏的难度,提供幼儿园网购的开锁游戏材料,我想:每套五把小锁,一套一个盒子,锁的差别比较大,钥匙的区别也很明显,匹配率成功高,幼儿一定会喜欢。

观察实录二:开锁游戏的演变

第二周,我把几套网购的锁放到了区域里,幼儿都很诧异:原来锁还有这么多种类,钥匙也是各种形状的,识字的孩子还边开边说:“十字锁钥匙像个十字;表箱锁钥匙像个管子,首饰锁钥匙像手枪。”“这个铁条钥匙开的一定是古代锁吧?”小雅问小伙伴。大家对这套材料很感兴趣,在第一天游戏中,有的孩子也遇到了难题:“老师,我用的十字钥匙是对的,可就是打不开!”“你要把它往上拎一下就能打开。”旁边的小山说。“我的钥匙插进锁眼了,就是打不开”“铁条钥匙卡住了”……在活动中,虽然钥匙是对应的,但是开的方法却是不同的,幼儿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我并不急于告诉他们原因,而是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因为想玩的人多,我就允许孩子上、下午都可以去玩。一周下来,孩子们在游戏中通过自己摆弄或向同伴学习,发现了开不同锁的小窍门,最后都获得了成功。但是,随着成功的到来,幼儿的兴趣反而慢慢减弱了。

思考和调整:

网购的锁都是人手一份的材料,锁的大小、形状都有明显差异,钥匙也很有特点,缩小了幼儿寻找配对的范围,便于操作和匹配,可提高开锁的成功率。但开锁的难度却有所增加,幼儿在摆弄中掌握了钥匙的方向要对,有的要多次转动,有的还要拉下锁头,还有的要来回抽动,幼儿在活动中是专注的,非常感兴趣。可是,每个人的材料都是一样的,每天玩的也一样,幼儿的兴趣也会逐渐降低,教师需要丰富一些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游戏,怎样才能使开锁游戏材料具有层次性呢?我想到了闲置的自带锁。我把幼儿自带的锁放入小筐,每个筐中是5把小锁,幼儿打开每把锁后还原,便可以得到一个贴花。有贴花的小朋友可以两两用记分牌玩对抗赛。

观察实录三:开锁游戏的发展

第三周,我们在提供网购套锁的同时,又加进了分筐装的自带小锁,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了不同的开锁游戏,我发现多数幼儿打开网购的锁比较快,但在打开自带锁时,快慢不一。有的小朋友很有策略:一个一个用排除法试钥匙;有的先打开特别一点的锁,再试其他的,这些孩子打开所有的锁后,还有时间,就结伴比赛,谁先打开5把锁就得一分,谁先得5分谁就赢了,赢的孩子特别开心,输的孩子嚷着再来一局;可也有的孩子找不到方法,试过的钥匙又放回钥匙堆了,很长时间打不开一把锁,就又去玩网购锁了。

思考与调整:

这次提供的材料有一定的层次性,激发了幼儿的操作欲望,幼儿在对材料的摆弄中,会不断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尤其是后面的对抗赛,竞争使他们对开锁游戏兴趣大增,可以看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活动中的游戏性紧密相关。有些能力弱的幼儿也渴望参与比赛,但是因为没有打开5把锁有些失望。因此,如何再次调整材料,让开锁活动更具游戏性、层次上的递进性,让幼儿保持持久兴趣,每个人能在游戏中有所发展呢?我一方面让开锁快的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经验,另一方面,对材料进行再次调整。首先,调整了自带锁的数量(每筐3-6把),其次,增添了辅助材料——宝箱,宝箱外是连环锁,里面装了跳蛙玩具,所有宝箱的钥匙混在很多把废钥匙中,让幼儿玩“闯关夺宝”游戏。

观察实录四:开锁游戏被幼儿喜爱

第四周的开锁游戏仍然是很多小朋友的首选,在活动中有的孩子还是专注地玩网购套锁,有的孩子喜欢比赛,就用记分牌记录下自己打开的锁;更多的小朋友则选择“闯关夺宝”游戏。此游戏第二关的难点是:所有宝箱的钥匙和其他一些钥匙混放在了一起。孩子们要在众多的钥匙中找到能够打开自己宝箱的那两把钥匙。第一关开锁并还原5把锁,最快的幼儿只用了两三分钟的时间,也有孩子要很长时间。第二关有的孩子虽然打不开,急得满头大汗,但仍然很专注,没有放弃;有的孩子则用排除法,将钥匙打不开的锁放在一边,很快得到了小跳蛙,开心极了,嚷着说:“我还要玩一次!”

思考与调整:

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适当地增添辅助材料,适当指导,让材料富有挑战性,让活动更具游戏性,是开锁游戏玩了一个多月,幼儿仍兴趣不减的主要原因。在最后一周里,开锁游戏最受幼儿欢迎,而且每个孩子在游戏中都是专注的,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玩法,在和同伴比赛中学会了交往和学习他人好的方法。其实,开锁的游戏还有很多让幼儿探索和实践的空间,例如:可以让幼儿去找找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的锁,如:链条锁、电子锁、地锁、密码锁等,也可以提供不同形式的宝箱,让幼儿根据不同的方法来开锁。

我的反思:

兴趣是幼儿能够保持持久活动的内在动力,作为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兴趣在儿童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它能驱使儿童自主学习,也能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外部世界的奥妙。教师在区域活动的设置中应深入了解孩子们的爱好,根据孩子们的需要去组织各项活动。一旦发现孩子的活动脱离了既定的计划,不要强行将其纳入既定框框,而应静心观察、择善而从,不断调整、修改计划,通过多种途径与策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只有这样的活动才会深受幼儿的喜爱,才更具持久性与生命力。

一、适宜的游戏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活动兴趣的一把钥匙

要使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活动质量。而影响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材料。丰富而适宜的材料,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各项能力得到提高。

在为幼儿提供材料的初期,孩子普遍都很感兴趣,因为对于新鲜材料孩子会跃跃欲试,想“尝尝鲜”,但孩子对新材料的兴趣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在同一区域活动中,需要不断增添新的活动材料,并且使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游戏性、竞赛性,这样不仅有利幼儿的探索、发现与提高,而且使幼儿的活动内容更趋丰富,同时也能促进幼儿活动的纵向、横向发展。

在观察的基础上调整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活动兴趣的一把钥匙。观察是了解幼儿在活动区的兴趣及能力表现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为教师调整材料提供依据。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材料调整的秘诀是要学会观察幼儿对所投放材料的反应。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外显动作和语言表达以及对材料的摆弄状况,分析出幼儿的需求,及时调整材料。它关系到幼儿对材料的兴趣。材料本身效益的发挥,是幼儿成功地与材料互动进行建构学习的基础。教师静心地观察孩子,记录分析思考,为材料调整奠定基础。教师在每次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动态变化,顺应他们的发展,及时调整材料,有时是更换形式,有时是增加数量,有时是修改规则,有时是材料的重新组合,有时是添加辅助材料(宝箱和玩具),这样才能使幼儿一次次重拾兴趣。

二、适时适度的教师指导,也是激发和维持幼儿活动兴趣的一把钥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游戏中要发挥观察者、组织者和协助者的作用,正确处理教师在游戏中的地位,注意角色身份的转换。” 区域活动中教师以适时、适度的指导为主要策略。教师适度的指导必定是建立在对幼儿充分的观察与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的,应该多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尽量避免过多的、不必要的干预行为。

1.当幼儿遇到困难,要放弃游戏时指导。

当幼儿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困难时,他们很容易放弃原来的游戏行为,结果往往会失去一次提升经验的机会,经常终止并转换游戏,是不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的。这时,教师很有必要适时指导。所以在幼儿面对很多锁混在一起,多数幼儿无法打开,而觉得太难了的时候,教师就建议用小锁分筐,调整材料的方式引导幼儿解决困难。当有的钥匙因插反幼儿拔不出来,扔在一边的时候,教师启发他轻轻转动拔出来,让他知道不仅要选对钥匙,还要观察锁眼,注意钥匙插进锁眼的方向。

2.当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时指导。

区域活动是幼儿与材料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幼儿驾驭材料的自由度,以及幼儿作用材料的方式。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材料的认知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幼儿往往会出现对材料的错误判断,进而产生放弃的念头。我们在开锁游戏中的适时介入指导,如:提醒个别幼儿并不是大锁就使用大钥匙的,要看钥匙的齿形的,提醒幼儿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小锁,暗示能力弱的寻找3把锁的小筐,能力强的鼓励其选6把锁的筐;提醒幼儿加快速度的方法不是打不开就请别人帮忙,而是学习别人是使用什么方法开得快的。这样能促使幼儿对材料的正确认识,拓展开锁游戏时的思路。

3.当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指导。

当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有些幼儿会主动寻求帮助,这时候教师的介入非常重要。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游戏,和幼儿一起玩,既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又没有剥夺幼儿主体性的地位,使幼儿很容易获得成就感。在开锁游戏中,有一个幼儿开了很长时间,一把锁也没有打开,看到别人都闯过第二关,就主动求助教师,我提醒他把钥匙插倒底试一下,结果10分钟他打开了5把锁,开心地说:“我终于成功了,可以闯关夺宝了!”还有一个孩子问我:“我发现,我手上的三把钥匙都可以打开这把锁,怎么回事?”我请他比比钥匙锯齿那一边是不是一模一样,他操作后说:“是的哟!”小结时,我让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大家……在开锁游戏中我们用了调整材料(小锁分筐),调整游戏规则(开锁分为两个层次:一一对应开锁和开连环锁取宝),增加比赛环节等方法,使开锁游戏更有层次性、挑战性、趣味性。

区域活动也是幼儿个别化学习的过程 ,在开锁活动中,教师通过敏锐的观察,捕捉到了来自幼儿对该游戏的有效信息,通过分析与反思,顺应幼儿动态发展变化,调整材料、适时适度的指导,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潜能,调动了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幼儿对游戏产生了持久的兴趣。

猜你喜欢

宝箱钥匙调整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打开大自然的藏宝箱
工位大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宝箱
钥匙和锁
钥匙
宝箱3
宝箱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