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面结合,汇点成面
——以班级环境创设为例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18-07-20

幼儿100 2018年18期
关键词:尝试创设空间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推进者和实施者,促进教师成长才能真正促进幼儿成长,切实促进园所成长。如何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加快前进的步伐呢?下面我以推进班级环境创设为例来谈谈如何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一、全面分析,明确方向

教育要遵循因人制宜的原则,注意个体差异,促进发展。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把握教师现状,分析每位教师的特点,了解他们的特长与不足。

本次班级环境创设推进中,我们在分析园所现状及家长资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特点:我园大部分教师都是年轻教师,工作时间在3年左右,30岁以上的教师仅4名,优点是年轻人有创新精神,有干劲,但是对幼儿了解不足,工作经验不丰富,理论功底不扎实是不足之处。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决定重点采取点面结合策略,制定好工作推进的步骤及每一阶段的重点,充分发挥教师自主创造的能力,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真正促进教师成长。

二、从面到点,发现问题

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然,理论的夯实是活动推进的基础,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则是对其能力的肯定。

针对班级环境创设,我们全面铺开,共读《0-8岁儿童环境创设》一书,厘清班级环境创设的内容,由教师选择初步创设的方向。经过讨论后,她们决定从主题墙的框架和班级空间布局设计开始,大胆尝试,自主创设,组织教师全体观摩,班级教师介绍,每一位教师都是评委,可以写出班级的亮点或意见。

每位年轻教师对班级环境创设有了初步的构想和反思,她们发现统一的收纳使得环境整齐有序;午睡区和连廊的空间可以合理加以利用;标记的使用便于幼儿进行整理;干花、树枝等自然物的使用让环境更为生态自然……

同时,年轻的老师们主动聚焦到存在的问题上,如集中区域一成不变则会占用活动室的一大半空间,如何灵活使用空间?框架搭建好后如何突出以幼儿为主?材料到底如何投放才能便于幼儿使用和取放?

这样一个从面到点的过程,引导年轻教师们自主、有思考、有目的地推进活动,并在自我反思和互相评价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三、点面结合,寻求策略

发现问题后如何解决问题?我们充分发挥老教师经验丰富的优势,激发年轻教师的创意,让她们在携手同行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快速成长。

针对利用空间,以点带面。三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分别在三个年级组率先尝试,打造试点班,寻找方法。她们尝试使用灵活轻便的屏风、垫子隔断划分区域,充分利用空间,如在午睡区创设阅读区、私密空间等,在连廊创设建构区,在墙面创设涂鸦墙等。年轻教师们在此基础上再次创新,自制的隔断、可移动的流程图、操作指示图等,使得班级空间便于幼儿灵活使用。

针对收纳,全面调配。全园统一添置收纳材料,向商家和家长收集纸箱、鞋盒等,年轻的老师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和材料进行装饰,并贴上孩子们设计的标记,使得班级环境整洁有序。

以幼儿为主,点面结合。每个班级选择一个区域自主尝试,如何能体现以幼儿为主?探索后发现:孩子们自制图书、活动照片、记录、图示、流程图、作品等都能使得环境内充满了孩子的痕迹。其他区域和墙面则举一反三,渐渐的,每一处都能留下了孩子们活动的痕迹。

点与面的结合,统筹、示范与创新的融合,年轻教师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在潜移默化中成长。

四、由点及面,全面推进

活动推进到一定阶段时,我们要退后一步,做一个追随者、观察者和发现者,将年轻老师们的创意和闪光点不断地呈现出来,激励和鼓舞他们不断前行。

经过前几个阶段的探索与实践,年轻的老师们对于班级环境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知,他们认可环境要变化和互动,灵活的陈列便于孩子们操作和互动。于是,主题墙面的自制搁板、夹子出现在了环境中,我们及时拍照分享,给予肯定。渐渐地,越来越多互动性强的陈列方式出现了:插袋、毛刺、S钩、拉链、揿钮等,孩子们与环境互动的身影随时、随处可见,教师在一旁观察、记录。

在班级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从全面的理论夯实到聚焦问题,从全体大胆初探到试点班示范,全面实践,从发现亮点到全体推进,我们注重以教师自主学习和探索实践为主,给教师思考的时间和创作的空间,点面结合,汇点成面,从而实现了观念的转变和行为的提升。

猜你喜欢

尝试创设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享空间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