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加强人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考与探析
2018-07-19闫慧凝
闫慧凝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给高校辅导员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本文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全新要求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应对策略。
新媒体作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获取与发布渠道,其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正是由于这一影响,传统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已经越发难以适应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需求,因此,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强化对高校辅导员来说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意识形态教育缺乏良好的基础条件
近几年来,在高校学生扩招等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高校辅导员却并未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首先,我国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目前呈现出了年轻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很多辅导员都是刚刚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即参加工作,年轻的高校辅导员虽然能够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更好的学习、接受新兴事物,但同时也带来了教师工作经验不足、理论素养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而一旦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与良好的理论素养作为基础支撑,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就很难有效展开。其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虽然十分重要,但却只是高校辅导员工作任务的一部分,如心理辅导、学习问题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同样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完成,这就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通常都比较大,很难抽出精力对学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最后,部分高校辅导员并未正确认识到意识形态教育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对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缺乏重视,这同样限制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
高校辅导员主导性话语权逐渐丧失
在传统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高校辅导员由于在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都有着普通大学生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在话语权方面往往具有着较强的权威性与主导性,无论是理论传授还是实践指导,都能够得到多数学生的普遍认同。但在新媒体时代下,由于网络这一信息传播方式高度发达,学生接触的信息量更多,信息的获取渠道也更为广泛,因此在看待问题时也会更具独立性以及反权威性,而在遇到自己不了解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大学生往往也更习惯于借助网络来解决问题,如发帖求助、百度搜索等等。这样一来,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时虽然仍具有着理论、实践、阅历等优势,但在却很难再引发学生的认同感与信任,教师的话语权也不再具有权威性与主导性,这一改变给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多元化网络信息使大学生价值观偏离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信息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点,这一特点不仅是指信息传播主体与渠道的多元化,同时还代表着网络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在信息发布、传播门槛极低的新媒体平台,网络信息呈现出了良莠不齐的状态,这里既有着正能量、宣传正确价值观的内容,也存在着错误价值观导向的内容,很多不法分子为了满足自身欲望或获取经济利益,会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上发布一些如反政府、过度鼓吹西方文化之类的信息,这些信息在经过刻意或无心的传播后,就会在网络上进一步泛滥,并很容易被大学生所获取。而大学生虽然多为成年人,但却基本都处于价值观完善的关键时期,对这些信息缺乏准确判断的能力,很容易在此影响下出现价值观偏离的情况,甚至会为了追求刺激或满足好奇心理而触犯法律底线,而一旦大学生出现了价值观偏离的问题,那么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难度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
2、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
(1)扎实的意识形态理论基础
想要在新媒体背景下对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意识形态教育,高校辅导员在自身的理论素养方面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一点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教学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方面,虽然单纯的理论灌输很容易打消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甚至可能使大学生产生对意识形态理论教学的逆反心理,但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在意识形态教育中仍是非常必要的,辅导员只有对意识形态理论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够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做到深入浅出、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另一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新的知识理论、决策论断都不断提出,而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对这些理论基础进行学习,进而增强自身理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是工作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提条件与有效手段。
(2)良好的实践教育能力
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的第一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而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的意识形态教育则一般发挥着辅助性的作用。当前的大学生思政课程大多比较重视理论的灌输,与现实生活间的联系比较少,对于实践教学也不够重视,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时必须准确关注到这一点,并在工作中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也就是说,除了组织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讨论,也要结合思政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实践教育能力,学会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以及对教育载体进行科学的选择,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如社团活动、大学生创业活动等。
(3)能够适应新媒体教育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下,当代大学生在很多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变化,这对于高校辅导员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来说,不仅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实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效果强化的重大机遇。新媒体平台的存在不仅打破了信息传播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同时还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变得更为丰富多样,对于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来说,教育工作者不仅可以借助新媒体进行跨时空的教育信息传播,大大扩展教育空间,同时也能够以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来传播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更加形象、更具感染力,这些对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必须保持开放性的教育态度,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所喜爱的事物进行了解与学习,学会运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网络平台,牢牢把握时代变化趋势,将新媒体技术充分的应用到意识形态教育中来,建立起新媒体教育模式,将新媒体时代给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
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
(1)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新媒体背景下,意识形态教育对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想要让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满足这一要求,不仅需要学校在人才选聘、培养上完善,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努力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高校辅导员需要对工作之外的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十九大精神等政治理论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实现政治理论上的成熟,同时结合自身在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针对性的思考,从而将思想理论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对自身工作进行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态度,更新对意识形态教育的认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以更好的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在学习过程中,高校辅导员需要多接触新媒体平台等网络媒介,积极获取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专业化的解读与判断,进而使网络媒介成为自身生活、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深人挖掘新媒体教学资源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意识形态教育这项工作本身与大学生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关系,而意识形态教育的理论知识内容也并非无法被大学生所接受,当代大学生之所会对高校辅导员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产生反权威性的逆反心理,主要还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育信息具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这些具有政治色彩的信息内容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而围绕这些信息内容开展的教育工作也比较枯燥。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在新媒体时代下对丰富的新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发掘,并将其利用到意识形态教育中来,从而解决学生价值观偏离、主导性话语权缺失等问题。首先,教师应将学生习惯使用的新媒体平台作为新的师生沟通渠道,通过个人微博、微信等渠道,与学生进行平等.轻松、和谐的交流与沟通,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兴趣爱好与思想特点,进而对教学方案、策略进行合理的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及时发现学生在价值观、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实现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其次,可以将新媒体平台作为开意识形态教育的工具,将新媒体的互动、體验等功能充分利用起来,从而实现虚拟空间教育与现实空间教育的结合,提升教育效果。例如辅导员可以在新媒体上发布学生感兴趣的文童内容,或发起相关的热点话题讨论,从而将意识形态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实现潜移默化的引导。
(3)坚持个性化教育策略
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以及手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这使得学生往往在网络上比较活跃,而现实交际能力却比较差,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同时面对多元化的网络信息,大学生所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尊重大学生个体的差异化现象,并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关注,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具体问题与特征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使意识形态教育更具针对性,同时也要实现对自身角色定位的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服务者的姿态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来,与学生平等共处,使意识形态教育更能够为大学生所接受并走入学生的内心。
总之,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而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中的很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对此,高校辅导员必须明确新媒体背景下意识形态教育对自身的全新要求,并在教育资源挖掘、教育策略优化等方面进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