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路径研究
2018-07-19严莹
严莹
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如何有效开展文化育人,是每个学校的重大课题。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以自身发展为立足点,开创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育人路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原点。而高等教育则是人才教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它会为社会、国家、民族培养出高级别、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因此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不能轻而忽之。而所谓的人才,不仅仅指学术水平好、专业技能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思想品德高。《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所以“立德”乃是做人的首要问题,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
一、何谓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从概念上来讲是,自古以来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百家文化为补充,发展壮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僅是传承自己的优秀文化,而且会吸收世界各族优秀文化,真正做到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所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基础上,又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东亚各国自古就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经济腾飞的今天,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在这一新形式下,更是要将中华民族文化扎根于每一个学子心中。
二、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性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落实立德树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是根本任务。因此如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三、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育人困境
首先,高职院校的学制为三年,一般而言前两年在校学习,最后一年在校外实习,因此授课时间比较紧张。而高职院校一直以来的办学理念一直是以技能为导向。在此前提下,不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认为只要将技能学好,就是一个合格的人才。因此在有限学习时间里,学校教育更加偏向于对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其次,学校本身的文化育人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是通过开设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思想政治课来进行。但是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抵触心理比较明显,而且课本内容比较空泛,引不起学生的同理心,无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最后,学校的人才评价依然停留在对专业成绩的追求上,文化类的科目,如大学语文、思想政治课等均为考查课,这使得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没有认真学习的内生动力。在这种育人困境下,将文化育人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则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好办法。
四、新型文化育人路径
(1)教师的以身作则
老师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因为它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能否兴旺发达,全在于是否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来推动发展。高等学校教师更是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论语-子路》日:“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高校教师想要教导好学生,首先要做到“其身正”。所谓“身正”就是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要文明得体。学生都具有跟从性,他们会不自觉的模仿和学习老师的一言一行,因此老师要教导学生,首先要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规范的要求,自觉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这不仅仅在于孔子交给学生知识,更在于孔子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提出了“仁”的思想,《论语·颜渊》有云:“仲弓问仁。子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孔子告诉我们“仁”就是“爱人”。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人,直到现代社会依然在沿用孔子的思想,所以好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将造福现在更会成就未来。因此,老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不仅仅是交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要交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为人师表,表也就是表率,教师在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的时候,需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与引领学生。
(2)创新学生评价体系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将按照“合格是基点、优秀是主力、精品是标杆”的人才培养要求,秉承“立德树人、以技立业、服务社会”办学理念,从三个层次(合格学生、良好学生、优秀学生),四个维度(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制定分层递进培养的培养指标,逐步构建起了“关爱学生进步、关注学生困难、关心学生就业、关怀学生发展”的工作体系,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倾力为地方建设和发展培养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以“思想政治素质(理想信念、道德情操、遵纪守法)、科学文化素质(学业水平)、职业实践能力、身心健康素质”四个方面为学生发展质量标准要素,建立标准化数据管理体系,帮助学生完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业水平、职业实践能力、个人和团队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的个人画像,并及时给出成长建议,为学生自我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持。这四个维度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不再单一的发展专业技能,而是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的发展。
(3)全方位营造文化育人环境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两点”(知识、技能)、“三节”(长征火炬节、技能展示节、传统文化艺术节),开展“四项主题”(热爱生命、艰苦奋斗、立志成才、感恩)教育活动,精心构建“五元文化”(先进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职业文化、黔东文化)高职德育工作模式,倾力为地方建设和发展培养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营造校内人文氛围。修建了一墙(文化墙)、两馆两园(校史馆、农耕文化馆、孔子园、陶园)、三广场(逸群广场、照壁广场、苏格拉底广场)、四走廊(中华诗歌文化长廊、人文铜仁文化走廊、职业技术文化走廊、“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学校”文化走廊)。校园充满传统文化和技术文化气息,楼舍、场馆、路道文化命名,“格物楼”、“致知楼”、“逸群广场”、“寅亮厅”赌物思人,格物致知,励志图成。让广大师生走过“笃行桥”,踏上“晨曦路”“求真大道”,通向“明德路”“自强路”,将文化元素渗透于校园的每个角落,潜移默化于每个学生心里。
其次,建设校外德育基地。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建有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逸群故居”和“旷继勋故居”为代表的12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国家级风景区九龙洞为代表的20余个生态自然文化教育基地;以中国傩文化博物馆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寨英古镇、思南府文庙、万山国家地质公园、石阡万寿宫、沈从文故居为代表的10余处历史文化基地;以中国文化民村楼上古寨和号称“土家第一村”云舍为代表的8处民俗文化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校外德育基地的文化育人功能。
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只有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对应的文化育人活动,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