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新液治疗肛瘘术后创面30例临床效果

2018-07-19裘海彬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7期
关键词:康复新液肛瘘

裘海彬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肛瘘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应用康复新液纱条填塞创面,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创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康复新液;肛瘘;术后创面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又称为“肛门直肠瘘”。多数患者是因肛肠脓肿破溃,或者切开排脓后伤口不愈合所致。肛瘘多见于青年患者,发病后无法自愈,在临床治疗中多应用手术治疗。但是由于术后创面具有开放性,愈合较为缓慢,术后恢复期较慢,因此,术后换药是患者治疗的关键[1]。2014年7月-2017年9月收治肛瘘患者30例,应用康复新液治疗肛瘘术后创面,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有效缩短,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4年7月-2017年9月收治肛瘘患者30例,均存在流脓、排便不畅、肛周疼痛、瘙痒、发热等症状。30例患者均在知晓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下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30例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0~67岁,平均(38.29±2.61)岁,病程1~20年,平均(6.12±1.29)年;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5例,高位单纯性肛瘘4例,低位复杂性肛瘘3例,高位复杂性肛瘘3例。治疗组中,男9例,女6例;年龄22~68岁,平均(37.18±2.28)岁;病程2~21年,平均(8.28±1.18)年;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3例,高位单纯性肛瘘4例,低位复杂性肛瘘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分类等临床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选人的30例肛瘘患者均采用挂线术治疗,术后应用适当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疼痛严重者需给予适量止痛药。治疗组术后应用康復新液纱条填塞创面,康复新液使用剂量为每日1支,直至创面痊愈;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创面,每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2]。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评定指标:以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3]。①患者创面在术后4周愈合,伤口处无疼痛、瘙痒、渗液等症状评价为痊愈;②术后4周患者的伤口缩小≥50%,伤口处存在轻微疼痛、瘙痒及渗液情况评价为好转;③术后4周创面愈合程度< 50%,伤口处存在明显的疼痛、瘙痒、渗液现象评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等于治愈与好转之和。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土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0)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14例(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9例(60.0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肛瘘的发病原因主要为感染,患者直肠与肛门间的肛窦受到细菌感染,形成囊肿,进一步形成肛瘘[4]。肛瘘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流脓、肛周瘙痒、肛周疼痛、发热、排便不畅等症状,具有较高的病发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肛瘘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药物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缓解,但是无法达到根除目的;手术治疗可有效根除肛瘘,因此,在临床中常作为肛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由于手术治疗术后切口不缝合,创面具有开放性,需要自身肉芽组织生长将创口填充,达到愈合目的,导致患者的术后愈合期较长[5]。因此,术后换药是肛瘘患者手术治疗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换药过程中应保障创口的引流通畅,促进创口的早日愈合。康复新液是一种纯中药生物制剂,药剂的主要成分为美洲大蠊干燥虫体中的乙醇提取物,其中的有效成分为肽类与多元醇类同。肛瘘患者术后应用康复新液可促进肉芽组织及表皮组织的生长,加快创面的快速修复,具有消除炎性水肿、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在肛瘘术后创面恢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相比于凡士林,肛瘘术后创面应用康复新液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创面恢复时间,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使用康复新液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的效果较为理想,可促进创面的快速愈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良增.康复新液用于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恢复67例[J].中国药业,2015,11(16):135-136.

[2]李羽西,李春雨.康复新液对低位肛瘘创面愈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4,6(7):751-753.

[3]陈红梅,赵海波.康复新液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3):1420-1422.

[4]吴荣发,王坚,魏晓丹,等.康复新液联合熏洗促进高位复杂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6):71-72.

[5]何如.康复新液治疗肛瘘术后创面60例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203-205.

[6]黄艳梅.康复新液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0):113 -114.

猜你喜欢

康复新液肛瘘
复杂性肛瘘治疗的临床思路探讨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三腔两囊管在肛瘘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及护理
康复新液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康复新液联合解痉液防治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康复新液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康复新液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评估
口腔溃疡采用康复新液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