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黔西南州旅游发展要素优化研究

2018-07-19武晓英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黔西南州住宿山地

李 辉 武晓英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7年发展预测》显示,在国内经济基本面稳健和旅游消费常态化的支撑下,当前旅游经济发展处于持续较快发展的通道。蓝皮书认为2017年中国旅游经济总体上偏向于积极乐观,国内旅游持续增长,出境旅游理性发展,入境旅游继续回暖,旅游投资维持高位,旅游就业稳步增加[1]。在此宏观形势下,2016年,黔西南州以建设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国际山地旅游大会永久会址为契机,全州旅游收入达226.21亿元,同比增长61.4%,共接待游客2866.46万人次,同比增长50.2%。旅游业呈现高位运行、总量扩张的良好态势。从传统旅游六大要素来看,餐饮、住宿等旅游接待设施数量逐渐增多,旅游交通日益便捷,旅游产品层次逐渐提升,旅游商品种类不断增加,旅游娱乐设施日益丰富。但也存在量多质差,旅游业态不丰富,特色不突出,结构不合理,层次不健全等问题,亟待调整、优化,提质增效。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年1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此后,供给侧改革正逐步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新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从要素端、生产端改革入手,通过对要素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和优化,改革不合理的制度障碍,激发各经济主体活力,促进要素资源合理配置,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

旅游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我国游客需求,从供给端优化旅游产业要素的供给,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游客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旅游消费需求。贵州省和黔西南州旅游业发展中的供需矛盾,已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贵州省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意见》(黔党发〔2016〕6号)精神,下发了《贵州省关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助推旅游供给侧改革。

二、黔西南州旅游发展概况

黔西南州生态环境良好,拥有神奇的山水喀斯特,纯朴的民风民俗,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底蕴较好。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山地旅游的开展、旅游知名度的提升,旅游市场的规范、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黔西南州旅游经济将正在逐步进入良性轨道,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但仍然存在着量多质差,旅游业态不丰富,特色不突出,结构不合理,层次不健全等问题。目前黔西南州已经把“深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引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写入2017年重点旅游工作安排。

表1 黔西州2011-2015年旅游业发展总量统计

三、黔西南州旅游发展要素供需偏差

1、黔西南州旅游住宿设施现状与游客需求分析

表2 黔西南州旅游住宿设施供给统计

根据《贵州省黔西南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5)》预测,2017 年末,黔西南旅游住宿床位需求数2.9万张,而目前黔西南州住宿床位数为37621张[3],从数量上已经能够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但通过分析游客需求,发现住宿供给方面还存在以下矛盾。我国目前正处在从观光旅游地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型期,为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游客对住宿设施的条件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黔西南州面向中高端游客的度假酒店、度假别墅、度假村较少,档次上需要进一步提升。此外,随着散客的不断增多,对住宿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人们对个性生活方式有更高追求,部分游客希望离开标准化住宿,寻找更具有特色的住宿方式。但目前黔西南州精品主题酒店、特色乡村民宿、青年旅舍、露营基地、合租客栈数量较少,难以满足这部分游客的特殊需求。

2.黔西南州旅游交通设施现状与游客需求分析

表3 黔西南州旅游交通设施供给统计

进入“快旅慢游”时代,游客要求花费在旅途中的时间越来越短,留在景区景点的时间越来越长。虽然目前黔西南州已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能够为游客进出州境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方式选择。但与游客的交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偏差。高铁方面,只有普安一个高铁站,乘车不便,且经停车次较少,运力低下。普通铁路方面,至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主要旅游客源地耗时较长。例如,至贵阳需绕道六盘水,共耗时9小时。至昆明需耗时6个小时,至广州需20个小时。公路方面,虽然旅游公路网络实际里程数较高,基本能够满足各节点之间的连接要求,但是高等级公路的数量仍然偏少。部分通往乡镇和乡村旅游点的乡村公路路况较差,不能满足各旅游区均衡发展的需要。航空方面,只开通了17个城市的直达航班,班次较少,时间安排不灵活,同时受运营成本影响,价格较高。

3、黔西南州旅游商品现状与游客需求分析

表4 黔西南州旅游商品供给统计

目前,黔西南州已经开发出一部分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涌现出一批初具实力的生产企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商品研发能力不强,特色不突出,总体质量低下,缺乏品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4]。比如,商品研发方面,缺乏专业的研发设计人才,产品缺少创意,没有体现黔西南州地域文化内涵;产品外包装设计上粗糙、简单,没有考虑到旅游者的携带要求,无法体现其纪念价值和收藏价值。旅游商品生产企业规模小,作坊式家族式企业多,现代营销意识不强、营销手段单一,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景区内售卖的旅游纪念品在质量、价格、货源上把控不严,出现以次充好、抬高零售价格等问题。

4、黔西南州旅游产品现状与游客需求分析

表5 黔西南州旅游产品供给统计

从黔西南州旅游资源单体分类构成看,自然观光资源占较大比重。因此,观光旅游在黔西南州旅游业发展中一直占据主要地位。现有的3个AAAA级景区和7个AAA级景区都属于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景点。但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黔西南州旅游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目前黔西南州正处在从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到观光型旅游产品与休闲度假、特色旅游产品三位一体的转型期,喀斯特观光、地质科考、民族文化体验、历史文化体验、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正在形成。但整体来讲,旅游业态仍然不够丰富,发展的层次和水平总体不高,产品质量有待提升。

5、黔西南州旅游娱乐设施现状与游客需求分析

表6 黔西南州旅游娱乐设施供给统计

在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旅游娱乐业收入是旅游弹性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验经济时代,对丰富旅游者旅游生活,满足旅游者精神和健康需求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黔西南州旅游娱乐设施主要依托于城市的休闲设施,如健身中心、游泳馆、溜冰场、台球馆、羽毛球馆、影剧院、茶馆、咖啡馆、棋牌室、酒吧、舞厅等,没有受到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视。旅游娱乐项目的开发缺乏整体性和长远性,创新能力差。整体开发层次较低,项目种类不丰富,没有体现黔西南州地域文化特色及内涵。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黔西南旅游发展要素的优化

1、旅游住宿设施优化

根据我国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的大趋势和散客的特殊需要,未来黔西南州一方面应重点发展面向中高端游客的度假酒店,突出星级酒店旅游住宿主体地位。同时以山地乡村独特的乡村文化与生态环境为根基,紧密结合休闲农业,规划建设风格各异的主题庄园和度假别墅,创新乡村旅游住宿新业态,构建一批高标准的山地主题庄园住宿体系。

另一方面应进一步丰富住宿设施类型,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建设各具特色的国际驿站、乡村旅馆、精品客栈、房车营地、露营基地、度假村等,大力提升旅游住宿接待能力。基于顾客感知和地域文化进行住宿设施的设计,既要满足顾客的住宿需求,又要使其获得特色体验。

2、旅游交通设施优化

高铁方面,规划建设兴义至贵阳、昆明、广州、成都、重庆等主要旅游客源市场地的高铁,尽快让黔西南州旅游进入“高铁”时代。

普通铁路方面,建设沪昆旅游客运专线黔西南州段,贵阳至兴义,河口至兴义等旅游客运专线,逐步形成黔西南州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铁路骨干网。增设铁路站点,减少运行耗时,提高铁路运行效率。

加快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为重点的骨干公路建设。建成罗甸至望谟、紫云至望谟,富源至兴义等高速公路,提高路网便捷性和交通流衔接转换效率。加强连接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干线改造,进一步扩大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覆盖水平,提升道路等级。

加快兴义万峰林机场改扩建工程,增开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滇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主要旅游客源地的航线,力争将兴义万峰林机场打造成为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的区域性重要机场,争取开通国际旅游航线和经停航线。

3、旅游购物设施优化

在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旅游购物收入是旅游弹性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旅游者的购物诉求主要体现在环境要素、服务要素、商品质量要素等方面。

为满足现代游客的购物需求,黔西南州旅游购物设施的优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环境方面,加强旅游纪念品质量、价格、货源上的把控,为游客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服务要素方面,建立健康、统一、开放、规范、竞争、有序的旅游购物市场体系,严禁欺客、宰客等现象出现。商品质量上,要加大技术引进、人才培养、资金支持、智力服务的力度,支持企业创新研发既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品味的旅游工艺品。大力发掘民间传统工艺,把蜡染、刺绣、奇石、银饰等培育成为具有黔西南地域标志作用的著名旅游商品品牌。加快推进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化、系列化和品牌化发展。

4、旅游产品体系优化

目前黔西南州旅游业的发展仍以观光旅游为主,但随着体验经济和休闲时代的到来,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黔西南旅游业的发展将进入了一个转型升级的阶段。急切需要寻找新的业态来突破传统的单一的观光旅游模式。要用国际理念拓展创新山地旅游产业新业态,拓展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步向生态体验游、康体养生游、休闲度假游发展,创新山地观光、山地体验、山地运动、山地休闲、山地科普教育、山地疗养度假、山地农耕文化、山地健康养生、汽车露营、科普探险、修学旅行等新兴业态。如:依托我州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各地各具特色的地质地貌特点,大力发展攀岩、蹦极、漂流、登山、徒步、山地自行车、汽车攀爬、露营、野钓、野外拓展、低空飞行等山地运动产品。依托全州各地独有的民族文化风情,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打造“八音坐唱”、“盛世苗家”、“阿妹戚托”等一批民族文化旅游精品,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优化旅游产品供给。

5、旅游娱乐设施优化

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旅游娱乐业在黔西南州旅游业竞争中和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旅游娱乐设施同时作为旅游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其次,丰富娱乐项目内容,提高开发层次。开发富有黔西南州本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娱乐产品,如民族演艺中心、民族手工艺作坊等,进行民族歌舞演艺、民间故事演艺、民族手工艺传承等,提升产品品味。

引进大型游乐类旅游娱乐设施,增加健身中心、游泳馆、溜冰场、保龄球馆、高尔夫球场网球场、台球馆、羽毛球馆等体育健身类旅游娱乐设施。

利用黔西南州气候、生态环境较好,适宜开展有氧运动和休闲疗养,医药食材、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基础较好等优势。增加温泉疗养、氧吧、森林疗养,布依族、苗族民族医药疗养等旅游娱乐项目,满足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

结语

黔西南州旅游业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已经进入由量变向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利用好国家、贵州省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利好政策,深入分析现代游客的旅游需求。围绕“多彩贵州·山地公园”的总体定位,以建设“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为总体目标,以创建“黔西南州山地旅游发展示范区”、“兴义市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为抓手,积极推进黔西南州旅游发展要素的调整优化。提高旅游供给质量,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提高旅游供给效率。

猜你喜欢

黔西南州住宿山地
山地草甸
黔西南州安龙县“十四五”石材产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黔西南州旅游示意图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山地之美——雨补鲁
P大的住宿学院
“四在学校·幸福校园”活动推进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召开
黔西南州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