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心有杆秤

2018-07-19

中学时代 2018年1期
关键词:李婶杆秤豆芽

父亲有三杆秤,是他很多年前在镇集会上买的。一杆,他走街串巷卖豆腐用。一杆,是供留守家中的母亲用。原因是母亲除了称黄豆,每天都会遇到很多到家里来买豆腐的本村叔伯,也离不开秤。第三杆秤小巧玲珑,只打五斤,最为精准,母亲仅在豆腐浆煮熟后点浆时称石膏用。

我和父亲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父亲胆小,做事谨慎小心,人品没得说,有着众口皆碑的人格魅力。而我耐性不足,头脑好发热,做事也不细心,总是毛里毛糙的。我初中毕业后,居然想跟父亲学做生意。母亲摇头,父亲更是摆手,但最后还是依了我,那两杆大秤自然也就落到了我的手里。

我的第一宗生意是卖“银条”(又名罗汉菜)。那年春节前夕,我和堂弟在偃师的东寺庄一处破旧窑洞意外发现了一片看上去长势喜人的“银条”,两人决定拉到登封县城去卖,结果让人很沮丧。原来这里没人认识这种菜,也就没人买,这样一整天没有动秤。由这件事,我得出了一个结论:“独门生意”未必好做,因为大家未必会认可。

第二宗生意是卖菠菜。“卖银条事件”结束没多久,我看到菜市场上的菠菜已经缺市好多天了,于是决定拉一车菠菜运至登封县城。这次很顺利,两天就卖完,我称秤的手臂又酸又疼。但最后一盘账,挣得不多,我不禁有点沮丧。原因是一秤来百秤去,手脚太大方,回回都是给买菜客户的秤冒高。由这件事,我学到的经验是:凡事要学会精打细算,不能大手大脚。

两次玩秤后,第三回卖豆芽,我就有些得心应手了。父亲曾多次提起过这两杆秤,说是经政府校验过的,是公平秤,客户放心秤!应该说我有一定的的文化素养,也一向鄙视那些奸商,所以,秤上从不缺斤短两。然而,下面的一件事让我终生难忘。

那天中午,我正吃着饭,邻村的李婶怒冲冲地找上门来了,说我上午卖给她的豆芽少了一两。父亲连忙起身让座满脸赔笑,他并没有去称李婶扔在桌子上的菜,二话没说从生产坊里挖了些明天才要出缸的豆芽,淘洗干净后交与李婶,李婶这才脸色由阴转晴,满意地走了。

李婶走后,父亲拿起秤细看,又放上东西称了三四回,确定秤没有问题后,转身逼视着我,问我是不是称菜时弄错了,或是故意少斤短两……我有些委屈,泪在眼眶里打转。最后父亲剪掉系秤锤的麻绳,换上更结实、更纤细的尼龙线。

就这样,在假期里,我跟着父亲在菜市场上和秤相伴,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从不曾缺斤短两,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任和赞许,和父亲一样留下了自己的人格魅力。

一杆小小的秤,以巨大的勇气衡量着这个世界的公平与美好。其实,我更知道: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你在给他(她)们称重时,同时他(她)们也在心里称量着你。

猜你喜欢

李婶杆秤豆芽
造秤修秤
杆秤:渐被遗忘的衡器
杀猪匠李婶
做人别心穷
50年坚持做良心秤
做人别心穷
豆芽
曾云英 心中有杆秤
星星豆芽
神奇的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