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边缘化学生思政工作

2018-07-18赵恩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8年22期
关键词:边缘化思政工作高校辅导员

【摘要】社会总体质量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高校学生这一群体无论是在人生观、世界观还是价值观方面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而在高校学生这一群体之中,又以高校的边缘化学生所受到的改变最为严重。这部分学生因各种外在原因或内在原因而导致思想不够成熟,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倾向的引导。因此,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来说,时刻注意这部分边缘化学生的思想动态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边缘化 高校学生 思政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85-01

前言

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保证他们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高度正确性和纯正性是极为必要的。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已经成为了各大高校大学生管理的一项重要事务。但是,对于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那些边缘化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转变和政治意识仍然是一个难题。由于这些学生受到自身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的影响,因此其往往容易为外界因素所影响,或是对外界信息极为排斥。所以,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边缘化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

1.详细分析边缘化学生

1.1边缘化学生的类型与特征

很多边缘化学生在学习中与生活中往往表现出感觉淡漠、对课堂教学产生反感、喜欢独来独往等现象。这些学生往往性格内向,对于外界的刺激不太敏感,也很难对生活中大多数的事物产生探索的冲动[1]。此外,这些学生不喜欢在思想观念上受到外界社会规则的约束,而他们的思想模式与部分行为也是较为随机的。相比现实世界所带给他们的压力,他们更喜欢虚拟的网络世界,因此要注意他们有可能受到网络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的边缘化学生极少参加学校的活动,包括自愿报名的学习竞赛、游学和社团活动等。就算是参加了全校性的大型活动,他们往往也会产生躲避的举动,并与其他的学生缺乏交流。

另一些邊缘化高校学生是属于“懒惰”的类型。这些学生在自制力与意志力等方面较差。他们无法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出合理的规划,也无法明确自己的定位。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他们富于想象,但却缺乏行动力,也没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对于自己的学业充满了散漫的心态。他们同样也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从而无心学习。

最后一种类型的边缘化高校生是属于心理抗打击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在面对来自外界的挑战时缺乏自信和勇气,常常会因一时的失败而感到痛苦,从而无法摆正自己的心态,使自己无法去勇敢地正视自己的内心缺陷。同时,他们也无法运用正确的方法来排解自己内心的压力,他们不善于倾诉,这使得他们总是生活在一种压抑的心理状态下,影响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1.2边缘化高校学生的形成原因

尽管边缘化学生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三点原因:一、社会的竞争压力正在随着社会总体经济水平的发展而加大。很多边缘化学生由于在高中时学习压力大,父母老师期望高等原因,身上背负着沉重的所谓“责任感”,外界对他们的关注点着重于学业能力和个人素养而不是心理状态与心理需求上,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与问题解决。二、攀比现象的出现。部分高校的学生会产生一种“抱团现象”,各个小的团体之间会有一种“独特的优越感”——他们会互相觉得自己与其他同学“有区别感”,从而使他们不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一些成绩较差的同学着想。久而久之,这些受到其他同学轻视的学生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卑,从而逐渐放纵自己,最后变得“边缘化”。

2.解决高校边缘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的具体措施

2.1 以信赖与理解缩短师生距离

对于远离家庭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像父母一样理解和支持他们的角色。而高校的辅导员们由于与在校大学生们年龄相近,思维上也能够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使这些还没有在思想上形成正确观念的边缘学生能够尽快的融入大学生活中。同时,高校辅导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各个边缘化学生的差异并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地来解决边缘化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2]。具体做法的关键在于要明确这些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思想需求,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辅导员的引导下明白自己的大学目标,提高在思想和政治上的觉悟。

在进行交流时,辅导员要以一种“朋友”的身份和姿态与他们进行交流,要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和亲切,而不是冷漠的说教与大道理的灌输。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感觉到自己是真正被关心的,而不是被忽视的、被边缘化的。

2.2以学生为中心,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

以学生为中心,其实质也就是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因此,高校辅导员应以学生的感受和需求为出发点,对学生保持尊重,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以使边缘生能够重拾信心,重新明白自身价值。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接下来,辅导员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能力,为他们的未来规划提供一些合理建议,并推荐几个可供他们实现的小目标,以使他们获得满足感,从而恢复自己的自信心。最终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温暖的环境之中得到思想上的提高与进步。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漏洞与需求出发,充分地给予他们关怀与支持,让他们能够明白自身所蕴含的真正潜能,从而使他们自己能够在思想上建立起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标杆,以指引他们在大学生涯中能够过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赵旭.浅谈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实效性的提高措施探讨[J].成功:中下, 2017(11):00040.

[2]唐彬.高校辅导员共同体内涵及意义研究[J].教育评论, 2016(3):125-128.

作者简介:

赵恩(1985-),男,山东烟台人,汉族,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边缘化思政工作高校辅导员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写作教学不应被“边缘化”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作者论在西方社会的演变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