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2018-07-18杨华

智富时代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情境创设优势

杨华

【摘 要】音乐教学与其把它说成是一门课程,倒不如说成是一门艺术形式。音乐教学需要教师情感上的投入,并且最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为学生提供具体可联想的音乐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音乐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情境创设;教学手段;体会情境;优势

音乐新课程明确指出:音乐教学应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等外界条件,创设合理、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来提高课堂质量和学生领悟音乐作品的能力。音乐教学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营造相对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创设情境教学不仅可以缓解课堂紧张尴尬的气氛,并且无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引起情感的共鸣。下面将根据个人理解总结出几点有效的情境创设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一)语言创设故事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音乐教师衣着应大方得体,语言精明简练、富有深意。根据自己的经验及智慧发现课堂教学的灵活点,巧妙引导学生学习。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依据教材内容合理构建学习情境,加强语言修养,以和学生沟通的方式导入新课。

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它具有音调美、色彩美、韵律美、线条美等特点,教师的语言应当形象、生动、多利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慷慨时,语言应激动亢奋、声音洪亮,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宏伟壮阔。讲到凄苦时,语言应低沉、饱含同情之心,意义悠长。讲到欢快时,语言应情感充沛,发自肺腑,使学生感受到其中快乐的原因。

在教唱《爱我中华》时,用语言创设故事背景,先介绍伟大祖国部分名族概括及特色,再描述祖国经过无数战争,深化改革,终于实现了祖国的统一。如甲午战争时国家受难时人民流离失所,饥肠辘辘,饱受战争的苦楚,语言应悲愤,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从心底流露出对受苦人民的同情之心。当讲到祖国经过战争的洗礼和伟大领袖的领导终于走上和平统一的道路,56个名族是一家人,人民不再受欺凌,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时。教师语言应当激动,声音洪亮,意义悠长。使学生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的生活,培养爱国精神。加以故事背景的渲染,学生会更好的理解这首歌,提高了音乐欣赏的能力,也更有效率的学习了《爱我中华》这首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主题,以设疑提问的方式的进行,比如我们的祖国以后发展的趋势,以具体的方式呈现,个人的消费水平、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的改变,来引导学生对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创设语言故事情境,让学生带着对过去的同情和现在的满足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学习《爱我中华》这首歌曲,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课堂质量,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

(二)创设生活情境

音乐教学是是灵活的,教师上课不能仅仅把学生局限于课堂,只学习教材上的内容,这样就失去了音乐课的积极意义。久而久之,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应当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挖掘课堂潜在的因素,使孩子们在联系到自己实际生活的情况下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好。在学习《雪绒花》一课中,首先带领学生们联想在每次下雪时外面的景色,马路铺上一层厚厚的棉被,树枝也穿上了新衣,一切都洁白如雪,然后回忆在这银装素裹的景色里,我们打雪仗、堆雪人,踏着厚厚的积雪,一步一个脚印。玩耍在虽然寒冷但却很美的雪天里,想象圣诞老人送来礼物的那一瞬间,自己多么快乐幸福。有了景色的描绘学生们肯定会联想自己在下雪时的情形,自然而然的领会到了这首歌的意境,学习起来既轻松也快乐。

有了这些提示,这时在放出《雪绒花》的音乐,让学生们闭着眼睛在音乐中想象自己的生活情境,回忆自己欢乐的时光,放佛置身其中,将课堂当做雪地,感受雪花落在手心的美好,适当提问学生想到的情境,交流学习,提升学习兴趣。孩子们在音乐中想象情境,又在情境中学习了歌曲。

(三)创设游戏情境

学生往往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的角色,传统的授课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失去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音乐课没有受到重视。往往音乐课只是老师在讲,而部分学生并没有融入进来,课堂气氛显得很尴尬,再因学生受到课堂的限制,表现出了无视、胆怯等现象。创设游戏情境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学习,不仅激发了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敢于表现的意识。如《唱脸谱》,课下让学生聆听歌曲,掌握歌曲中各种不同脸谱代表的人物,师生共同搜集脸谱素材,课上,找同学分饰各角,比如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等,扮演角色的同学依次上台,放出歌曲,同学根据唱词的提示,依次做出相应的动作,以辨别自己扮演的角色,底下同学可做裁判,如有错误,可唱一遍歌曲作为惩罚,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扮演,在跟唱环节全体同学唱词,想象脸谱。学生既学习了歌曲,也了解了我国国粹京剧中的脸谱。创设游戏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表现的意识。

二、即兴创作,体会情境

(一)图画、录音再现情境

创设情境是现在音乐课堂教学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创设合理的情境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引领学生进入丰富的音乐情感世界,快速进入音乐氛围。当然,创设情境也要因人,因教材而定,有机结合,达到教学目标。在学习《青藏高原》《茉莉花》等课程可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的图片,让同学们在思维上有模板,再通过音频,声形结合,教师课外拓展相关内容,情境交融。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质量为目标。

(二)表演体会情境

音乐课堂是灵活的,不单单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如何利用教材内容创设情境,上好一堂音乐课程是我们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培养音乐体验能力,并且通过检验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以教学目标为首任,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音乐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伏尔加河船夫曲》是描述一群在伏尔加河日夜艰辛拉纤的船夫们,此曲沉郁而包含感情与力量。学生听着此曲,模仿船夫们拉纤的动作,体会他们的辛苦,感受广大劳动人民的被压迫的那种怒吼,那种冲破羁绊的战斗之声。跟随曲目中的节奏,同学们迈出无奈、蹒跚的脚步,教师加以指导。在表演中回味与思考那种积蓄着爆发与阵痛排解的力量,了解歌曲的背景。师生在表演中互相沟通交流,提供改进意见。学生们就在这种互动表演的形式下更深层次的学习了歌曲,提高了自身音乐素养。

(三)角色互换创造情境

音乐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更多依赖的是对音乐的情感感悟,这就要求音乐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现如今,要摆脱教师一味“讲”,学生一味“听”的教学模式,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从被动到主动的角色转变,并发挥其主体作用。给予学生们充分发展的舞台,成为他们的伙伴。例如,学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一课中,师生角色互换,由学生扮演教师一职,带领大家学习这首歌曲,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新的教学方式,也从中收获了很多,体会到了老师上课的状态,感受到了教师授课的辛苦与不易,同时也了解了学生的上课情况,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在此期间,学生的情感态度会发生改变,老师如蜡烛般点亮自己燃烧别人的优秀品質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带着新的体验感受学生会重新认识并学习此曲。

三、情境教学的优势

(一)创造性是灵魂

现如今,教学模式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深刻思考,如何提起学生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去上好一节音乐课。当然,适当的创设教学情境,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会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限放大,那么这一节音乐课会相对轻松,学生们也有兴趣去学习。

(二)实践活动是基础,教学成效的基本保证

音乐新课程的改变,正是音乐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性,适当的实践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改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他们的思维和联想无限放大,而不是禁锢在固定好的教学内容上。以在于启发学生为关键,让同学们在可以在设定的情境下感知音乐,学习音乐。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音乐欣赏能力。

(三)感知到认知,提高理论认识水平

音乐源于自然,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的教学情境带领同学们融进生活,回归生活,在音乐中发现生活的细微,又在生活中感悟音乐的意境。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照本宣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大胆讲述其内心想法。运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使学生们领略音乐的美感,并享受其中。情境教学的创设,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不再照本宣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大胆讲述其内心想法。并且集声音、色彩于一体,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相比的优势。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情境下,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归纳整理和语音表达的能力。

总之,音乐教学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特征,从他们的心理角度出发,归纳整理出对应的教学策略。教师也要加强语言修养,提高知识储备。课堂教学多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挖掘教材中可表现因素,启发式教学,创设多种合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上好一节音乐课,丰富学生情感世界,感悟音乐魅力,并为之架起梦想的天梯。

【参考文献】

[1]唐军琳.谈音乐教学中的兴趣激发与培养[J]. 艺术教育, 2006(07).

[2]包金莉.浅谈音乐课中的情感体验[J].小学教学参考,2007(8).

[3]伍华静.浅谈电教手段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2008(6).

[4]金亚文.中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3.151.

[5]特里斯·M.沃尔克著,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一基础与原理[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梁侠宾.音乐教学要重视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 2007(34).

[7]易希平,陈文佩.从心理学角度谈培养音乐兴趣[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04).

[8]王安国.从实际到决策我国名校音乐教育发展[M].花城出版社,2005.

[9]谢嘉幸等编著.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李妲娜等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情境创设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