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域下财经院校英美文学通识教育的探究
2018-07-18肖薇
肖薇
摘 要:财经类院校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往往侧重商务性、实用性,而忽视了人文教育中文学的教育意义与作用。通过对比分析人文素质通识课在国内财经类院校开设的现状,对广东财经大学英美文学通识课教学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阐述了英美文学通识课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重要作用与积极意义,探讨了财经类院校英美文学通识课程开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人文通识教育;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案例分析;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6-0039-03
进入21世纪以来,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在我国高等院校中的地位日益彰显。我国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而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它包括文化知识素养、道德情操素养、审美素养和人生境界追求以及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1]。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就不能忽视文学的教育意义与作用,因为文学反映人类的生存状态与情感,阅读文学作品能促进学生对社会、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深入思考与理解。同时,文学课程不仅应包括我国文学名著,还应包括西方英美文学名家名作。美国学者指出,具有文化兼容能力的人能够看到异质文化之间的联系,并能够为自己也为他人从其他文化的视角来理解本土文化,调和其差异[2]。能兼具中西文化的人才方能自如应对当下复杂多变的全球化社会,而开设英美文学通识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英语文学经典文本能给学生提供极好的理解、感受西方社会与文化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兼容能力。因此,给财经类大学生开设英美文学通识课是十分必要且不容延缓的。本文通过分析对比人文素质通识课在国内财经院校开设的现状,对广东财经大学英美文学通识课教学进行了具体的案例分析,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试等方面阐述了英美文学通识课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重要作用与积极意义,探讨了财经类院校英美文学通识课程开设的新思路。
一、人文素质通识课在财经院校开设现状及分析
长期以来,财经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往往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开设与之相关的专业课
程。早有学者指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3]财经院校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往往侧重商务性与实用性,学生在选择通识课程时也往往优先考虑经济类、管理类等实用性较高的课程,而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学、文化的教育意义与作用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英语国家文学、文化类的通识课程更是少而又少。而诸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综合性大学对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可以从其人文素质通识课程设置中窥得一斑。下表是国内四所财经大学和两所综合性大学在2012-2015年间所开设的有关英语国家文学、文化类通识课程。
通过下表可以发现,在英语文学、文化通识课程的设置上,财经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不仅在绝对数量上存在差距,在具体课程的细化分类上也相差较远。北京大学对英语文学类课程细化到将诗歌、戏剧、传记单独列为一门课程;中山大学不仅介绍美国的历史与文化、澳洲社会与文化,还将中国文化典籍英文译本选读列入通识课程,不仅有英美文学选读,还细化到当代英文励志经典小说选读。而表内四所财经大学却笼统地将课程设置为外国文学名著、英美文学赏析,这不仅反映了校方对这类课程的不重视,而且也无法吸引学生的关注与兴趣。
二、英美文学通识课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重要作用与积极意义
现代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杰出的财经人才不仅应有丰富的专业财经知识与管理协调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艺术修养以及审美情趣,即人文素养已成为衡量优秀人才的标准之一。有调查表明,财经类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平衡,其自然科学、人文社會科学知识基础薄弱,价值取向出现偏离,过分注重个人价值和经济利益,社会价值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失[4]。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在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专业性与实用性。财经院校的学科种类不像综合性大学那样完备与丰富,专业单一而相近,难以形成有效互补,难免在学生的培养模式上出现单向度倾斜。而人文素质通识课,尤其是英语国家文学、文化类通识课,无疑可以为财经类大学生提供极好的机会以实现学科的平衡,提高其综合人文素养。
事实上,英语文学通识课程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促进学生的语言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早在1938年美国学者就开始敦促文学教师应在更广阔的视野下来研究文学,关注文学与社会学、法律、心理学、哲学及历史之间的关联。之后更有学者明确反对严格的学科划分,主张加强文学与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这些学者认为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在不同领域之间并不是不可逾越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应努力寻求感性与理性、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契合。
对于公共管理、法律、营销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文学可以为他们提供观察和管理人力资源的新思路,并帮助他们了解不同历史文化中人们的消费心理。文学研究的方法可以使他们在管理和商业实践中更倾向于运用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的方法。将文学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打破了诗意和实用的二元对立,扩展了各自的视野,丰富了彼此的意义[5]。爱因斯坦对此也指出:“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6]如果财经院校仅片面追求学科的实用性、专业性,忽略对学生高尚情操与审美情趣的培养,那么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势必精于商品而荒于人品,对物质世界过分追求,内心精神世界却是一片荒漠。
在提升大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不同时期英美社会的历史、风俗、文化等人文现象,培养其对美和道德的辨别力,提升其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英美文学通识课具有独特的优势。英美文学主要作家大多极具人文主义情怀,笔下的作品大多是对英美社会具象的生动描述。因此,阅读、分析英美文学经典文本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如在讲解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时,可以给学生介绍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爵士时代(Jazz Age),分析当时美国人在纸醉金迷、莺歌燕舞的繁华背后内心的空虚与迷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美国梦的破灭与当下中国社会的某些拜金炫富现象。同时,英美文学通识课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英语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对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反思与拷问无疑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面对与思考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复杂现象与问题。
三、英美文学通识课的具体教学案例分析
目前英美文学通识课教学情况并不乐观:教学目的重知识传授而轻素质培养,没有适合的教材,教学形式单一,讲解侧重在知识点和语言点上,作品分析不能联系学生实际,文学的人文素质提升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考核方式简单等等。这种种不足也导致学生对英美文学课没有学习热情与兴趣。为免落入窠臼,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通识课的教学团队首先明确了教学目的:以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感悟及热爱,全面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为根本目标,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语言应用及鉴赏能力,体验到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流。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团队决定采用多元、复合的体验式教学法,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从旁引导学生阅读、品鉴英美文学经典作品,采用课堂讨论、表演、配音等多种教学方式,将英美文学自莎士比亚以来的经典作品分为戏剧、小说、诗歌、散文等四大板块进行教学,以作品赏析为主,同时兼顾英美两国社会发展史与文学演变史。
体验式教学法强调让学生走进作家作品,亲身感受作家在作品中所描述的社会与文化,并将文学的世界与现实中的世界结合起来。因此,我们有必要采用一切有效手段,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消除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距离感与陌生感。观看同名小说或戏剧的电影片段和电影片段表演、配音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如在讲解《哈姆雷特》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了三个不同版本的电影片段(1948年黑白电影版、1990年梅尔·吉布森版和2000年伊桑·霍克版),三位主演在同样的独白中演绎了三个不同的哈姆雷特,带给学生三种不同风格的To Be or Not To Be。而后再请学生来朗诵、表演这段独白,从多个角度讨论哈姆雷特是否畏惧死亡、他为什么迟迟不采取行动复仇等问题。有的学生甚至联系自己所学应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哈姆雷特的延迟复仇主要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争斗。在讲授《了不起的盖茨比》时,学生先观看了主人公盖茨比举行盛大宴会的电影场景,而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盖茨比死后无人送葬、凄凉无比的选段,两者的鲜明反差让学生对盖茨比的悲剧有了深切的感悟。除电影表演、配音之外,课堂讨论也是极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但前提是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兴趣去设计讨论的话题,否则无法吸引学生的参与。如在赏析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时,学生积极热烈地讨论了夜莺的牺牲是否值得、爱情的意义与价值究竟何在;在讲授哈代的《苔丝》时,学生围绕苔丝是否应该向丈夫坦诚自己婚前失贞、重回克莱尔身边后苔丝是否应该服从命运的安排不做他想等问题,探讨了苔丝的悲剧到底是社会造成的还是她个人性格造成的;在讲授托尼·莫里森的《宣叙》时,学生探讨了两个主人公长大后截然不同的人生及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这些话题切合了当下大学生的关注点,对此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更有益于其思辨能力的提升与思维空间的拓展,从而培养了其人文综合素养。在随机抽取的120位学生的反馈意见中,在“你最喜欢的课堂环节是什么?”这一问题上,高达50.79%的学生选择了课堂讨论,26.98%的学生选择了片段表演与配音。由此可见,学生并不缺乏学习英美文学的热情与兴趣,关键是教师能否找到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话题与合理的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并不仅是让学生表演、讨论文学作品,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在给学生解释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中的五步抑扬格(iambic pentameter)后,笔者让学生尝试用五步抑扬格写一句关于心中恋人的英语句子。这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能写出“I lost in love and fell in love with you”、“My heart is beating fast for things you do”、“Your eyes are warm and charming like the star”等诸多不输给英语专业学生的漂亮句子。期末写作考核,笔者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布置了对狄更斯的《远大前程》进行英文续写的任务。从收上来的作业情况看,学生对此项作业兴致颇高。有的组将故事续写成了短篇侦探小说,有的组写了皮普和爱丝黛拉之间爱情故事的延续,还有小组运用课堂上讲解的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英国社会对外经济扩张、殖民活动等背景知识,将续写的故事背景设置在苏伊士运河上,把主人公皮普安排去了海外做殖民生意。这项创意写作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提高英文写作水平,而且让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与创造力,親身体验了作家的创作过程。
在课程考核上,为避免学生“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现象发生,教学团队摈弃了单纯笔试的方式,从口语、写作、文学知识点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综合考核:笔试(50%)+表演、配音(20%)+课堂讨论(10%)+小说续写(20%)。考核结果显示,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学期讲授的大部分文学知识点,在口语表达与写作水平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通过一个学期的体验式教学,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通识课教学团队摸索出了一个让学生走进英美文学作品的多元化、多向度的新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文学课上教师讲课、学生做笔记的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使绝大多数学生真实感受到了英语文学的魅力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面临以下问题:由于通识课普遍课时偏少,因而教学内容无法面面俱到;对于中西方文学的比较、作品选段的中英译文对照、文学理论与作品阐释等方面教师无法做到全面拓展,只能点到即止;对于多媒体的运用如何把握一个度、避免文学欣赏课变成电影课等。上述种种问题还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与学界同人进一步探讨如何解决。
参考文献:
[1]黄玉军.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Michael Byram.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Language Teaching[J].Sprogforum,2000,(18).
[3]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和规格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摘要[J].高等教育研究,1996,(6).
[4]孙丰云,金志云.驱动财经类高校确立科学素质教育社会价值观的因素分析及其路径探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6).
[5]De Mott Benjamin.Reading Fiction to the Bottom Line[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9,(67).
[6][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莫,赵中立,张宣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