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故地:走过风景、走进历史
2018-07-18
秦汉时期,茶卡盐湖还属于西羌之中的白兰羌牧地。《汉书·地理志》记载:“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所谓“盐池”,就是茶卡盐湖。两千多年前,白兰羌人已经开启了茶卡盐湖的开采历史,这些羌人因此又被称为“盐羌”。
秦汉时期,茶卡盐湖还属于西羌之中的白兰羌牧地。《汉书·地理志》记载:“临羌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盐池。”所谓“盐池”,就是茶卡盐湖。两千多年前,白兰羌人已经开启了茶卡盐湖的开采历史,这些羌人因此又被称为“盐羌”。
为了获取青盐,西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派中郎将平宪来到青海,威逼利诱羌人首领良愿献地内附。慑于西汉武力,良愿让出“盐池”和“鲜水海”(今青海湖)。鉴于当时已有东海郡、南海郡和北海郡,王莽在良愿所献之地置西海郡,以实现“四海一统”。曾经出土“常乐万亿”铭文瓦当的天峻县木格尔滩古城,可能就是当年西海郡故地。
梦幻铁轨 摄影/何岩斌
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十六国之一的西秦,击败了从白山黑水的东北地区万里西迁而来的吐谷浑人,武王树洛干被迫率领吐谷浑部众再度西迁至白兰(今海西州都兰县一带)。树洛干战胜了白兰羌以后,建立吐谷浑王国,而其国王也被中原王朝册封为白兰王。
魏晋时期,吐谷浑以白兰羌所居之地为核心,逐渐控有柴达木盆地南缘,开辟了丝绸之路的柴达木南支道。与河西走廊相比,柴达木南支道主要在盆地南沿的绿洲间跳跃行进,沿途穿越若干荒漠戈壁。尽管道途艰辛,但这条丝路既无中原王朝的断道征剿,又无北方蛮族的时常劫掠,故而一直使用,成为丝绸之路的一条重要支道。
茶卡镇被誉为柴达木盆地东大门,正是这条骨干支道上的重要站点。从这里向东,沿青海湖南岸,走日月山口,可以到达河西走廊;从茶卡镇向西,经过都兰、香日德、巴隆、诺木洪、格尔木和乌图美仁等水草带,然后西北行,可至西域。4世纪末以来,柴达木南支道上不断往来着中原与西域各国的使节、商队和僧侣,其繁荣程度一度超过河西道。
永初元年(420年),僧人法勇出海西郡(即王莽所设西海郡),渡过流沙(今柴达木沙漠),转赴印度求法。神龟元年(518年),僧人宋云渡流沙,至吐谷浑国(今都兰县境内),西行求法。恭帝元年(554年),印度僧人阁那崛多“又达吐谷浑国”,东去长安。这些高僧在求法、传法的同时,也使柴达木南支道更趋稳固繁荣,如今沿线残留的诸多古代遗迹就是当年丝路交通盛况的见证。
浩瀚的柴达木 摄影/乌席勒
從茶卡镇出发,我们沿着G109,即当年的柴达木南支古道一路西南行去,造访我们柴达木南线之旅的第一站——海寺花海。
海寺花海 摄影/陈生贵
“海寺花海”位于都兰县城东郊的高山草原上,被誉为青海最美的草原。每年秋季鲜花盛开之际,一片片花的海洋就会铺展在你的眼前。以狼毒花、薰衣草为主的诸般花卉竞相绽放,层层叠叠、如阶而上,像彩带飞绕、锦缎铺天,蔚为壮观。各色花卉争奇斗艳,红似火、黄如金、白似雪、紫若霞,加之草原上绿茵盖地,山峦上翠柏擎天,蓝天下白云袅袅,相映成趣之间,分外美丽。
20世纪80年代,在海寺花海附近的热水村发现一个唐代古墓群。而后,在都兰县东起夏日哈、西至诺木洪200余公里的线路上,相继发现了近千座古墓葬。目前,从墓葬出土的丝绸品就多达130种,还出土了中原地区制造的漆器、金银器,古罗马的金币,波斯的银币,来自中亚和西亚的金银器、彩色玻璃珠和铜香水瓶等。其中,有一件带着浓厚波斯风格的铜镜,上有古代婆罗谜文字,释读为“伟大的王中王”。
都兰县曾是吐谷浑王国的中兴之地。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吐谷浑首领慕利延死,河南王拾寅继位,建牙帐于伏罗川(今都兰县巴隆一带)。据《南史·西戎传》记载,吐谷浑国王拾寅“起城池,筑宫殿,其小王并立宅”,显示着当时吐谷浑人的游牧生活已经有所改变。这些古墓葬和出土文物反映了吐谷浑人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印证了丝绸之路的柴达木南支道的繁荣。
海寺花海 摄影/陈生贵
在都兰县城短暂休整后,我们驱车转入S209,向西北方向挺进。车行在荒漠中,满眼皆是坎巴滩和盐碱地,昏昏然间突然有一小片水泊闯入我们的视野,一个月牙形的小湖竟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营造出一小片清新出尘的绿洲,几乎让人怀疑是遇到了海市蜃楼,这就是造物的奇迹——金子海。
远眺金子海 摄影/刁祥瑞
站在湖边四望,周边是沙丘、沼泽和芦苇,远处绵延的乌兰南山像屏风一样遮挡住金子海,一眼深邃的泉水形成这清澈的湖泊,就好似沙漠的“眼眸”,为其带来无限的生机与灵动。深浅不一的蓝色湖水恍若云锦,湖面中部闪动着一道似有似无的金色光晕,这是阳光将湖畔沙丘上那沙金般的色彩,投射到湖中造成的奇妙效果,金子海之名想必与此有关。
香日德火台 摄影/陈生贵
从金子海南返,车辆重回G109南下,而后一路西行,途经香日德镇,我们去探寻吐谷浑古城遗址。吐谷浑古城又被称为香日德古城,古城出现的最早记载是东晋时期。《宋云行记》中说:“渡流沙,至吐谷浑国。路中甚寒……唯吐谷浑城左右暖于余处。其国有文字,况同魏。风俗政治,多为夷法。”
这座位于香日德镇政府所在地的古城遗址,城池宏大,城中有城。20世纪60年代,此城北城墙残迹尚存,墙基宽18米,残高3米,东西长320米、南北宽300米,当地蒙古族牧民称之为“德律半金”,意为“四方城”。复原后的古城四角有瞭望之用的马面,城外有8米多宽的护城河。古城南北各有一座用于警戒的高大斥堠台,城内还有作为王室宫阙的内城。青海古城不少,但城中有城,又有护城河、马面和斥堠台的古城实属罕见,不少学者认为它很可能就是吐谷浑的王城遗址。
古城主人与热水村古墓主人在族别上是一样的,都是从东北迁移而来的吐谷浑人。吐谷浑人以香日德古城为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贯通中西方,营造丝绸之路,把一个仅有1700余帐的游牧部落,发展成为一个存国350年之久,拥有东西4000里、南北2000里辽阔疆域的强大王国。
唐朝初年,强盛的吐谷浑连续寇掠凉州等地,唐太宗在遣使交涉10次都无结果的情况下,于贞观八年(635年)下诏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征讨吐谷浑。
次年,唐军从青海湖东南一带发起进攻,吐谷浑国王伏允火烧草原,逃遁而去。五月,伏允向西逃入突伦碛(今新疆且末一带的沙漠)。唐军将领契落何力与薛万均率军经柴达木北支道,深入碛内,由于缺水,将士们刺马饮血,在茫茫的荒原大漠中饱尝断水缺粮、万里跋涉的艰险,最后直捣伏允牙帐。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有诗云:“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就是追忆歌咏其事。李靖西征吐谷浑之战,导致了吐谷浑王国最终的衰亡。
收拾情怀,我们继续上路。车辆过诺木洪镇,途经万亩枸杞园和贝壳梁,抵达格尔木市,而后沿着G215转向北上,我们抵达了察尔汗盐湖。
察尔汗,是蒙古语“盐泽”之意。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是达布逊湖、南霍鲁逊湖、北霍鲁逊湖和南涩聂湖等相邻湖泊的统称,总面积接近60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
贝壳梁 摄影/陈生贵
驱车行驶在G215上,你会发现有一段笔直的公路如桥一般浮在察尔汗盐湖上。如果不是迎面“万丈盐桥”4个大字,你会以为它就是普通的公路,但其实是一座长达32公里的盐桥,因折合市制达万丈而被誉为“万丈盐桥”。由于蒸发量远超降水量,察尔汗盐湖水所含盐分已呈固态,在湖面板结成厚达2至20米的盐盖,将湖水密实地覆盖起来。这些盐盖非常坚硬,承载力很大,20世纪50年代修建青藏公路时,技术人员尝试在盐盖上铺就道路,从而开创了“万丈盐桥”奇观。
胡杨 摄影/张萍
被车辆碾压成灰黑色的盐盖路面之下,是深达几十米的卤水。在桥两侧,每隔数百米就有一个盐坑,坑底是高浓度的卤水,这是专为养护路面而建。当路面出现破损时,养路工人就从湖面挖出一块块盐盖铺于破损处,浇上卤水使盐盖粉蚀,经过车辆碾压,破损的路面很快又平整如新。从高空俯瞰察尔汗盐湖大多数地方呈现出宛如大海的深蓝,但其实身处察尔汗盐湖的湖区时,是很难看到蓝色的湖水的,倒有些“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感觉。
如果你来到了格尔木,如果还是在秋季,那么一定要去格尔木西郊的托勒海地区。这里生长着柴达木盆地中唯一的天然胡杨林,也是我国海拔最高、唯一分布在青藏高原上的胡杨林。
托勒海,蒙古语即“胡杨很多的地方”。一条名为托勒海的季节性河流从沙漠边缘流淌而过,画着美妙的弧线,绕着一片片胡杨林。当带着寒意的秋风吹过,这里的胡杨进发出最鲜活的生命力。那金黄的、鲜红的色彩,那热烈的、凄婉的身姿,那裹着白云、顶着苍天的孤傲,那悲喜交织、如烟似梦的摇曳,会让一切语言、图画都在它面前显得苍白。
这里的胡杨是如此的坚韧,它们在沙海烈日中苍翠娇艳,也在严寒冰封下顽强抗争:它们不怕浸入肌肤的斑斑盐碱,也不怕遮天蔽目的滚滚风沙。即便是伤痕累累,也绝不輕易放弃;即便是慷慨赴死,也要铮铮挺立。老子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环境越是恶劣,生命越是刚烈。沙漠之于胡杨是如此,高原之于吐谷浑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两千年前的柴达木盆地,还被大片郁郁葱葱的胡杨覆盖着,使这里水草丰美,孕育出吐谷浑人悠久的文明。然而,拓荒与战争,蒙昧与贪婪,让胡杨林边的滚滚黄沙最终掩埋了曾经辉煌的高原王国,掩埋了攫取财富的丝路驼队,掩埋了铁马征衣的英雄好汉,也掩埋了陪伴他们一起倒下的胡杨。
察尔汗盐湖 摄影/贺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