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策略研究

2018-07-18解新华

对外经贸 2018年4期
关键词: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江西

解新华

[摘 要]电商精准扶贫已成为农村扶贫脱贫的一种重要载体,江西省在该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在对江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基于电商环境基础、农村产业发展、电商人才匮乏等方面分析江西电商精准扶贫的短板,并从完善农村电商环境、加速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人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电商精准扶贫在江西的发展。

[关键词]江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4-0113-03

Abstract: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of e-commer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and Jiangxi province has made an active attempt in this aspect. In the precision of the Jiangxi rural electricity suppliers, 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electric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 r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lack of electricity business aspects such as analysis of Jiangxi province electricity precis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consummates the rural electricity from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ural industry, vigorously develop rural electricity businessmen to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ity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Jiangxi.

Keywords: Jiangxi;Rural Electricity;Targeted Poverty Reduction;Strategy Research

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发展纲要后,精准扶贫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一种重要理念。江西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导致很难脱离贫困现状,电商成为江西扶贫的一种重要手段。课题组深入江西九江、赣州、上饶、萍乡等地,对江西农村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为江西县域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一、电商精准扶贫在江西农村的现状分析

精准扶贫是我国提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口号后,一项面向全国的、长期且彻底的扶贫计划。不同于以往扶贫计划,精准扶贫不论在规模、力度,还是针对性上,都是空前的,其确保做到一个都不漏、准确到每个人。电商精准扶贫是伴随着电商发展而出现的新名词,其指通过电商载体来帮助农村脱贫。随着电商优势不断凸显,国内很多县市都在积极探索“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发展路径,农村电商已成为实现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载体。

江西省电商产业发展迅猛,在精准扶贫上进行了积极尝试。2015年10月,全省召开电商推进会,提出将发展电商产业作为全省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新引擎。会议还强调突出农村电商的重要作用,指出要将发展农村电商、推动电商扶贫作为实现精准扶贫的新途径。农村电商成为江西电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涌现出一批优秀品牌代表,如江西脐橙等项目成为电商平台上一个典型。虽然农村电商在江西快速发展,但从客观条件上而言,江西农村电商仍存在很多短板,无论是在硬件水平,还是软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二、江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短板

(一)农村电商环境基础薄弱

从地理因素而言,江西省属于多山地区,很多贫困村落零散分布在大山中,难以实现网络的有效覆盖,发展电商首先需解决网络问题。与中部农村相比,当前江西省还未实现网络普及。由于人口稀少、地理位置偏僻,一些农村地区的网络难以联通。即使是已通网络地方,由于网络维护成本高昂,导致了網络费用相对较高。与此同时,交通不便利也直接致使物流成本高,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阻碍。江西很多地方有很多具备高效益的土特产与农产品,但这些产品不运输出来也是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

如果说网络是一个硬件问题,那么观念则是一个软件问题。虽然电商发展迅猛,农村电商也不属于新兴事物,但很多村民本身固有思维上很难接受这种扶贫方式。当村民意识跟不上,即使政府相关部门能提供较好硬件条件,主客体间会产生沟通障碍,甚至爆发出矛盾。很多村民对互联网并没有什么概念,对于他们而言,电商十分遥远,不具备基本的电商运营技巧。一些地方成立电商产业园区,并投入很多资金,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但能积极响应的村民却很少。

(二)农村产业发展落后

电商销售不同于传统农村小作坊经济产业,无论从规模、产业链及功效方式,都与传统作坊经济存在较大差异,电商销售的效率和效益又是传统农村小作坊不能满足的。当前农村还未实现大规模的自动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农村电商发展的需求。农村产业落后直接制约着电商扶贫的发展,在发展农村电商过程中基本绕不开这一点。

改变当下农村小作坊经济是发展农村电商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目前而言,由于长期的思维定势,缺少有效的方式来迅速地改变当地人的生产及生活习惯。无法改变经济模式下,无法吸收外来资本投资扩大规模。这就引发了恶性循环,倘若不能有效实现招商引资,仅靠当地政府的扶贫资金是不可能实现健康良性发展电商产业。倘若抓不住电商精准扶贫这一历史机遇,则农村发展又错失了一个较好机遇。

(三)农村电商人才匮乏

维持和经营电商平台需要对口的专业人才,当前农村留不住人才。在某种程度上,人都是向往更多的收入、更好的工作环境及更高的升迁环境。农村年轻人基本上不是在外上学就是在外务工,除春节外基本上不会回到老家,村落里只有文化水平很低的老人及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的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农村对人才吸引力不强,即使推行大学生村官等相关政策,也很难留住人才。

其实贫困地区每年也有很多年轻人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他们本身具备成为优秀电商人才潜质的,但他们在大学毕业后,不太去考虑回乡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尝试通过资金补助、编制对口、免费培训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来吸引人才回流,并同时努力帮助有志向于发展电商产业的当地人。可是吸引人才策略并不起效,年轻人在政策号召下愿意回鄉发展的依旧是少数,而留守人员文化水平太低。

三、江西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对策

(一)完善农村电商环境

在硬件上,江西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硬件支撑。发展电商首先要做的就是把环境搭建起来,这里环境是一个较综合概念,要进行多元化的建设工作。网络基础要具备,当然并非所有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都要通上网络,这样成本相对较高,所以当地政府可以在规划后,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构建专门的电商产业园,然后将大部分网络资源免费或尽可能低廉地提供给电商从业者使用。在解决网络后,需解决交通运输。道路要畅通,当地物流产业也要及时跟上,这部分工作要依赖于政府的政策规划和行政推动。如前期物流产业的投入巨大,那么为支持物流企业能够运营下去,政府要给予一定程度的优待。

在软件环境上,江西要加强农村电商的宣传与推广,让广大农民树立利用电商发展经济的理念。政府可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通过支持贫困户开展电商创业,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摆脱信息弱势,进而实现脱贫致富。当前一个趋势是农民工就业越来越趋向于本地化,很多农民工在城镇地区呆上一段时间后,自身观念也会得到改变。新时代的农村年轻人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能更好地接受新鲜事物,对农村电商的接纳程度较高,应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主力军。

(二)加速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在电商硬件及软件环境改善后,需改革农村小作坊产业结构,仅仅只靠政府力量远远不够,需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需要各种社会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运作,同时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大举投资进村入户,开始布局“农村蓝海”,政府要积极引导。开展农村电商工程,从长远角度来看是有意义的,一些企业可能由于短期看不到可观盈利就不太愿意去推行相关改革,但地方政府一定要给企业以信心,要让他们坚信农村电商利国利民。同时地方政府要意识到改革和升级是一件长远计划,其中遇到很多阻碍是客观存在的。为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地方政府可联合各地科研院所及高校,去研究和推动改革,同时政府还可跟高校签订相关协议,定期输送人才到当地去参与到电商建设工作中去。

各地政府可尝试引进电商企业来协同发展农村电商,若引进的企业得到较好发展,其需要雇佣更多人来完成生产和经营活动,而提供就业岗位就是消除贫困人口的一项有力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分调动各地外出务工者回乡就业创业积极性,解决当地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无人照看的困扰。在发展农村电商时,各地应把农村电商与本土特色产业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将电商产业与农村创业融合发展,可尝试推广“互联网+订单生产”模式,结合互联网平台进行农业订单式生产,把农村电商与品牌建设相结合,让更多江西农村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走出江西,提高村民收入以实现精准扶贫目标。除此以外,在发展农村电商的过程中,还可拓展相关产业发展,如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体验服务业等。

(三)积极引进与培育农村电商人才

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积极引进电商产业人才,参与到农村电商发展中。如南昌大学、江西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师生组织了扶贫工作团队参与到扶贫活动中去,并利用自己专业特长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其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电商发展,也有助于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一些院校还利用暑期实践,来开展相关活动,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电商人才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培育周期,往往需要几年理论和实践才能培养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才。各地应加大与所在区域院校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培养电商从业者与创业者,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源,政府牵头与高校建立人才实习实践战略合作,引入人才服务机构为农村电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开展相关培训,普及农村电商。作为重要的劳务输出地,江西是人口流出大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西省外出人口逐年增多。人力资源始终是最宝贵资源,环境能一步建设,产业也可有条不紊地升级,但人才却是农村电商发展中的最重要因素。地方政府要积极开展电商管理人才培训,让村民对电商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与此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培训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设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当前培训对象通常有返乡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等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群体,也有农民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的群体,还有村官等政府部门有关人员,种植、养殖、加工、运输、销售大户,农村能人、经纪人等也是培训的重点群众,他们在文化水平、接受知识的能力、转化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使培训难度较大,效果也会有差异,因而应加强分层培训,不断提升培训成效。

四、结语

据课题组2017年10月对江西上饶等地的相关调查显示:江西农村户籍人口手机上网比例已达80.6%,农村居民积极尝试网购,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手段在农村日益普及,这为农村电商普及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农村精准扶贫的发展也让很多地方政府看到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前景,在农村开展电商精准扶贫是一项切之可行的计划,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地方政府要正视农村电商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去解决相关问题,电商精准扶贫就可带领贫困人口走出窘迫的生存现状,为江西省全面构建小康型社会提供更多支持保障。

[参考文献]

[1]徐畅,徐秀英.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J].中国集体经济,2017(33):1-3.

[2]金航飞.O2O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及促进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7(11):128-130.

[3]梁婵卓.“互联网+”时代下创建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双联”工作点为例[J]. 物流科技,2017(10):126-128.

[4]汪向东.关于电商助力精准扶贫的几个观点[J].农业工程技术,2016(33):59-61.

[5]庞康萍,冯淑璇. 电商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和对策解析——基于井冈山市的实地考察[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7(1):23-26.

[6]金航飞.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营销渠道优化探索[J].商业经济研究,2017(22):46-48.

[7]金祖旭.电子商务市场中“她经济”模式精准营销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7(23):59-61.

(责任编辑:顾晓滨)

猜你喜欢

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江西
江西银行
我爱江西奶奶
衡阳农村电商发展遇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激活农村电商生态,创新农村综合服务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