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山代有才人出

2018-07-18点评人

传记文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叶嘉莹金正恩

点评人/赵 伟

本月人物

陈蒙,上海民警

罗伯特·印第安纳,美国波普艺术家

陆春龄,中国笛王

林凌,经济学家

艾伦·比恩,美国宇航员

叶嘉莹,学者

刘以鬯,作家

金正恩,朝鲜最高领导人

曹萍波,作家

李芳,教师

陈蒙

近日,一段上海民警执法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视频显示,一名警官在检查一辆无牌照汽车时遇当事人不配合,进而通过口头传唤、连续三次警告、提醒无关人员让开、使用警械等一系列执法措施成功将阻碍执行公务的当事人制服并带离。随后,这一系列操作被网民评价为“教科书式执法”。

视频中的事件发生在5月13日,执法警官陈蒙是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特种机动队民警,同时他也是一名公安战术教官。陈警官动用武力却未被视作“暴力执法”,关键在于其执法过程严格遵循了规范程序。早在2016年,公安部就举办了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围绕刑事、治安、交警等现场执法时遇到的具体问题,统一演示执法规范与标准。这次“教科书式执法”正显示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常态。

规范执法进入公众视野并得到普遍认可,颇具启示意义。对执法者来说,执法须严格、规范,坚持原则。首先,执法者实体和程序上的任何行为、决定都要于法有据。其次,执法手段应有所节制,能用缓和方式解决就不采取激烈方式。最后,执法应实现有利于社会的效果。另一方面,公民作为执法对象,有义务配合执法人员执法,不配合甚至抗法行为,均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执法者与公民在尊重法律的前提下相互理解、配合,才能共建一个文明、有序的法治社会。

罗伯特·印第安纳

大众对罗伯特·印第安纳的名字或许并不熟悉,然而,位于纽约曼哈顿街区的“LOVE”雕塑则广为人知,这件雕塑的创作者正是美国波普艺术大师罗伯特·印第安纳。美国时间5月19日,他因呼吸衰竭在其住所去世,享年89岁。

罗伯特·印第安纳原名罗伯特·克拉克,1928年9月13日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纽卡斯尔。青年时期,他曾在空军服役,凭借对艺术的热爱,退伍后的印第安纳考入芝加哥艺术学院,又相继在多个艺术院校学习绘画雕塑艺术。1954年,他回到纽约,致力于创作、推广面向大众的波普艺术。

1964年,印第安纳创作出他最具影响的作品——“LOVE”系列,这一作品最早是他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设计的圣诞卡片。不久,“LOVE”被一家画廊制作成海报并引起轰动。几年后,印第安纳又将之打造为雕塑。简洁、明朗的造型加之鲜明的主题、普世的价值,“LOVE”大获成功。1973年,这一设计被印在了美国邮票上,被更多人所知晓。如今,印第安纳的这一作品已成为全球性的经典符号,这也让他跻身美国波普艺术的标志性人物。不过,为了保持艺术创作的纯粹,声名鹊起的印第安纳选择了离群索居的生活,世人眼中,他的行踪甚至有些神秘。艺术家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他的作品却要接受大众及时间的检验。印第安纳的名号不一定人所共知,但记录了艺术家心声的“LOVE”自问世便盛行不衰。岁月流逝,古往今来,只见“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陆春龄

5月22日,我国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辞世,享年97岁。

1921年,陆春龄出生于上海一户贫苦人家,原名陆海根。梅花香自苦寒来,陆春龄7岁那年即开始学习吹笛,师傅乃一位同住陋巷的老皮匠。迫于生活压力,少年陆春龄亦须做工养家,即便如此,他仍曲不离口勤学不辍。13岁时,陆春龄经人推荐至广播电台吹奏了《虞舜熏风曲》,自此为上海百姓所知。之后,尽管生活多艰,年轻的陆春龄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常在工作之余寻访师友切磋技艺。

坚守多年,终于柳暗花明。1949年后,陆春龄的艺术之路日渐顺遂。1952年,他参与筹建上海民族乐团,成为专业笛子独奏演员。由此,陆春龄陆续出访了70多个国家,凭借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魔笛”的称号。同时,作为中国民乐的杰出代表,陆春龄先后八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成就之高可以想见。陆春龄不仅长于演奏,创作功力也不一般。他曾整理、改编了不少经典曲目,如《鹧鸪飞》《欢乐歌》《小放牛》《中花六板》等。除此,陆春龄还为大众贡献了《今昔》《喜报》《江南春》《牧笛》等作品,深情歌咏美好生活。

热爱艺术的陆春龄并未因功成名就而止步,他每天坚持吹奏笛子直至90高龄。闲不住的陆春龄常说:“有一分力气就要发一分光,吹不动了要讲,讲不动了要做,要为培养新生力量做榜样。”面对人民,老一辈艺术家无所保留,其悠扬的笛声至今犹在,响遏行云。

林凌

5月25日,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凌逝世,享年93岁。

林凌,原名何颖达,1926年生于山西平定县。少年时期,为养家糊口,林凌曾至太原一家烟丝店当学徒。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为生计奔忙的林凌仍有志于学,他偷偷考入太原中学,发奋努力,在抗战胜利之际完成中学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此后几年间,林凌以中共地下党员的身份在京津参加各项进步活动,直至1950年南下入川。

在川渝,林凌积极为地方开发、建设贡献力量。期间,他曾从事企业民主改革、修建成渝铁路等重要工作。之后,作为经济学家,林凌在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等诸多项目上颇有建树。在科研工作中,林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为改善当地民生提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例如,至今为当地人称道的“退耕还林”“村村通”等政策,无不有林凌参与其中。西部开发,不止需要东部支援,当地更要加强合作,由此,林凌又致力于“成渝经济区”的研究。

保持学者本色,林凌为国家建设奋斗一生。他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现形式研究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城市经济理论和城市化道路研究的先行者,积极参与和推动了中国的企业改革、城市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市场经济活动试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实践进程。苟利国家生死以,林凌以其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为国为民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深切缅怀林凌先生!

艾伦·比恩

5月26日,美国宇航员艾伦·比恩(Alan Bean)在美国休斯敦去世,享年86岁。

艾伦·比恩1932年生于美国,1955年获德克萨斯大学航空工程学士学位。毕业后的比恩成了美国海军的一名试飞员。期间,由于技术过硬,他被NASA看中。1969年11月,比恩搭乘阿波罗12号成功登月,至此,月球表面印下了第四个人的足迹。比恩此番太空首秀成绩突出。他在月球停留31小时31分钟,“漫步”之外,还完成了其他工作。例如,他与同伴安装了第一个月球核动力发电机,为今后执行月球任务提供电力支持;测量月球多项自然条件,进行太空实验,并拍摄了大量珍贵照片;收集月球34千克的岩石和土壤带回地球,用于研究。能者多劳,登月后四年,比恩再次进入太空,成为第二批在太空站Skylab生活和工作的宇航员。

聚焦到化学学科,“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日常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现象、情境等,在探索这些现象或情境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完善知识储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形成观察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1981年,在太空遨游过69天15小时45分钟的比恩从NASA退役。之后,他又以巨大的热情投身艺术行业。创作源于生活,以前宇航员的工作经历令比恩终身难忘,顺理成章,他的画作大都以宇宙探险为题材,作品生动、真实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从嫦娥奔月到宇航员进入太空,古今中外,人类对宇宙的想象、探索从未止步。正是有了比恩等勇敢无畏的航天人,我们才得以窥见浩瀚星空之一斑,他们为人类探索地外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仰望夜空,星河灿烂,逐梦之路,正在脚下。

叶嘉莹

6月3日,在河南郑州举行的第五届全球南开校友会会长论坛上,叶嘉莹先生通过视频宣布,将自己毕生积蓄全部捐赠给南开大学,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截至目前,已有1857万元捐献款项到账。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一户书香人家。由于家庭环境影响,叶嘉莹自幼便与诗书结缘。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童年时期,叶嘉莹即要面对战火带来的乱离。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其父叶廷元为保全民族气节随国民政府西迁,辗转奔走之际,与家庭失去联络。屋漏偏逢连夜雨,其母不久因病逝世,年幼的叶嘉莹一时间茕茕孑立。此后,她随伯父一家生活。尽管时局动荡,民生多艰,叶嘉莹在业已沦陷的北平仍坚持读书求学。基于幼时志趣,1941年,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名家顾随专攻古典文学。在业师悉心教导下,叶嘉莹的才情得到进一步展示。1945年,毕业后的叶嘉莹以教授国文为业,坚持传递中国文化之薪火。走入社会,独立生存,遭遇坎坷,自强不息。1948年,为人妻的叶嘉莹随夫迁居台湾。后因时代关系,家庭变故,叶嘉莹担起养家重任。五六十年代,叶嘉莹穿梭于各地多所大学,教书育人并照顾家庭,劳碌奔波从无怨言。然而,池鱼思故渊。久在他乡的叶嘉莹眷恋着祖国,从70年代起,她即不时回国讲学、访友。透辟的解析兼之深沉的情感,叶嘉莹先生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造诣引起国内各界之称颂。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一生漂泊、半世艰辛的叶嘉莹先生终可在马蹄湖畔与诗书为伴安度晚年。清风徐来,荷香送远,诗词之美,代代相传。

刘以鬯

6月8日,香港作家刘以鬯离世,享年100岁。

自50年代起,刘以鬯始定居香港。这一阶段, 刘以鬯的文学活动更是成绩斐然。创作方面,其现代主义经典之作《酒徒》于1963年诞生,对香港文坛影响深远;其小说《对倒》被王家卫改编成电影《花样年华》,红遍大江南北。编辑方面,1985年,香港文学刊物萎缩之际,刘以鬯挺身而出在港创办了《香港文学》,这就为内地和港台及海外华文文学之交流创造了必要条件,因而得到各路作家鼎力支持,使得该刊日益成为当地文学重镇。香港回归前,环境特殊,刘以鬯的写作、办刊,繁荣了当地文学活动的同时,亦将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引入,这对其时不少香港作家而言,无疑具有启发、引导之意义。

从上海到香港,刘以鬯凭借一支健笔,闯出一片天地,这背后透露出他对文学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曲终人不见,不朽之篇章仍在嘉惠后人,愿刘以鬯先生一路走好!

金正恩

6月12日上午,朝美最高领导人会晤在新加坡嘉佩乐酒店举行,这是在任朝美领导人数十年来首次会晤,具有特殊意义。

镜头前,金正恩与特朗普进行了历史性握手,随后参加一对一会谈以及双边扩大会议。据中新社报道,当日下午,金正恩和特朗普出席了签字仪式,双方签署此次朝美峰会的历史性文件。声明中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就建立新型美朝关系,以及在朝鲜半岛建立长久、稳固的和平机制,开展了全面、深入、坦诚的意见交换。特朗普承诺为朝鲜提供安全保证,而金正恩也重申了他对朝鲜半岛完全无核化坚定不移的承诺。签字仪式上,金正恩表示,朝美举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晤,并决定将过去抛在身后,全世界将看到“一个重大变化”。而特朗普则表示,今后美朝将建立良好关系,他也一定会邀请金正恩访问白宫。针对此次活动,朝鲜中央电视台14日播出了一部长达42分钟的“金特会”纪录片。影片展示了6月12日金正恩与特朗普会晤的一系列画面,包括两人在美朝两国国旗前的第一次握手及之后交谈、午餐、签署联合声明等画面。

作为朝鲜邻邦,中国对此次朝美会晤亦极为关注。外交部长王毅表示,美国和朝鲜相互对立甚至是敌对了多达半个多世纪,今天两国领导人能坐在一起进行平等的对话,这本身就是在创造新的历史,中方对此表示欢迎和支持。

曹萍波

2017年1月,曹萍波《万物赠我浓情蜜意》由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作者以中国传统节气为序,描绘花草之静美,本为风雅之事,不曾料到的是,近日该书被曝涉嫌抄袭,一时间,读者哗然。

6月13日,据北京青年报消息,牙仙公司旗下作者杨云苏已向曹萍波及湖南文艺出版社发出律师函,指出《万物赠我浓情蜜意》大量抄袭其微博帖文,要求出版社“立刻停止《万物赠我浓情蜜意》一书的刊印发行,召回已经销售、预售及在各渠道正在销售的该书;公开并书面赔礼道歉;赔偿损失”。顺蔓摸瓜,杨云苏对曹萍波所著另一新书《草舍无瓦,市井有人》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该作同样存在剽窃、抄袭等情况。

杨云苏的维权活动很快得到回应。在经过核实后,湖南文艺出版社公开表态:“由我社出版、发行的《万物赠我浓情蜜意》,书号978-7-5404-7839-1,定价:39.90元。因版权存在争议,现通知全部下架召回。请各大网站、新华书店、民营经销商在接到本通知后立即下架,并安排退货事宜。”在此前后,《三联生活周刊》亦在网络发布处理意见:“曹萍波曾为本刊微信公众号《物候志》专栏撰写稿件。”“经不完全统计,其中有26篇52处存在语句相似或雷同。作为第三方发布平台,本刊已在公众号将这些稿件全部删除,并将在未来加强稿件审稿,保护创作者的著作权。”原来,《万物赠我浓情蜜意》正式出版前,部分内容作为专栏文章曾连载于《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物候志》专栏,如今城门失火,池鱼一同遭殃。

针对上述情形,当事人曹萍波已向杨云苏及出版社公开道歉。近年来,文艺界常有抄袭、剽窃之事曝出,抄袭者固然需要批评、教育,然而,文坛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之风何以盛行,更值得全社会的反思。

李芳

6月11日下午,河南信阳董家河镇绿之风小学的老师们如往常一样护送放学的孩子过马路。就在这时,不远处一辆三轮摩托突然失控直接朝着人群高速冲了过来。危急之际,当值的李芳老师连忙推开身边的四名学生,同时用身体拦挡肇事车辆,由于此举,孩子们得救了,但李老师却倒在车轮下再也没有醒来。

据悉,事发前一周,李芳老师刚刚度过49岁生日。这位献出生命的人民教师出身农家,自师范院校毕业后即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不知滋养了多少孩子。如今,又用生命给学生上了“最后一课”。李芳老师殉职后,其事迹迅速扩散,不少群众自发前往悼念,其置生死度外的大爱着实令人动容。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李芳老师常年扎根基层,以学养、美德哺育学生,最终又将生命奉献给她所热爱的事业,这是为人师表之典范,更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愿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园丁一路走好!

猜你喜欢

叶嘉莹金正恩
诗词留香的“传薪者”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里的叶嘉莹
金正恩访华
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
叶嘉莹:诗词可使人心不死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