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
2018-07-17张安宁
张安宁
【摘要】高中数学是高中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让学生学好高中数学,就必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在长时间的学习中,积累经验和素材,强化学习效果,本文对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进行研究,提出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高中数学 应用意识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162-02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对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让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现实价值,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不断强化自身实践能力,开阔思维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1]。
1.改变学习方法,深入挖掘课本素材
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高中数学知识学习难度较高,知识涉及的范围更广,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中面对种种困难,从而产生厌学、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为改善这一状况,高中生要积极改变学习方法,尽量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生要深入挖掘数学课本素材,合理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深入挖掘数学课本,明确数学的实质,及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不断提高自身学习兴趣。同时改变传统的单纯记忆、模仿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在学习椭圆相关知识时,高中生不仅要仔细听教师的授课讲解,更要深入挖掘数学课本材料,了解椭圆概念的由来,及其性质、规律等,并通过相似的模拟实验验证,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2]。如:针对教师讲解的“常数的运动轨迹是椭圆的两个固定点的距离之和”这一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利用图钉和绳索进行演示,通过分析绳索长短及图钉之间距离与椭圆的关系,得出结论并与教师所讲知识进行对比。运用这种学习方式,既能让自身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又能以实证的方式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过程中学生不仅进行独立的思考,而且在合作中提高应用意识,应用能力,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2.与生活相连,在实践中培养思维能力及应用意识
数学是人们总结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知识、现象、规律等而形成的一门科学,其与生活实际具有极强的联系。因此,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高中生要站在生活角度思考数学知识,同时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使用价值,还能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提高学习积极性。高中生要仔细观察生活,发现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的使用,在独自思考和探究中自我形成数学应用意识,不断活跃思维。
3.培养主动提问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要培养自身数学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高中生就要摆脱初中数学模式的干扰,放弃“等、靠”状态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自身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为深入地探索,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在激发自身求知欲的同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3]。另外,高中生要开展自主阅读,打好数学基础,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深入分析数学课本中各数学知识的概念、规律等,理清学习思路,通过自主阅读,深入分析不断自身思维深度和广度,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高中生要重视独立思考及与同学、教师的交流合作,在与其他人的共同探討中,不断的反思自身的学习过程,利用旧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的解题思路,不断完善自身学习方法。最后,高中生要学会归纳总结,利用思维导图、数学模型等方式,建立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只有在发挥学生自身主体作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在高中数学知识学习中不断培养自身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结语
总之,对于高中生而言,为加强学习效果,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培养自身数学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养成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积极转变学习方法,深入挖掘课本素材,与生活相连,在实践中培养自身数学思维能力及应用意识,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迪.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J].农家参谋,2017,(14):84.
[2]侯程迅.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01):70.
[3]熊永欣.高中数学学习中应用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养成[J].经贸实践,2016,(2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