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瘾成因的心理学分析及教育对策
2018-07-17王媚
王媚
【摘要】面对着网络新生态环境和“网络式生存”大学生群体,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最大现实性课题就是:如何同互联网争夺学生。高校课堂上学生手机不离手的“低抬头率”现状,具有深层次的心理学成因,而从心理学视角对网瘾的心理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大学生网瘾提出系列具体心理干预矫治对策,将为破解大学课堂“低抬头率”难题提供可行路径。
【关键词】网瘾 心理学 心理干预矫治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批准号:2016GJJG047)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3-0004-02
互联网的起源地美国,对网络使用状况最早有研究。肖顿(美国学者)早在1989年就发现了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会产生依赖现象,最早提出“网络成瘾”这一概念。[1]伊凡·戈登伯格,美国著名的精神病研究方面的专家,1994年,他指出网瘾症状有:网络使用过度,学业、工作等身心功能逐渐减弱。这个概念是从过度用网、对身心功能减弱两方面来界定的,戈登伯格在1997年,将此定义的研究延伸到了精神病学领域,网瘾就是:因过分依赖网络而致使心情沮丧、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负面影响。心理学专家金伯利·杨教授,于1996年将网瘾定义为:一种未涉及中毒的“行为—控制失序症”。[2]这一概念引起了学界的研究兴趣,也开启了后来学者对网瘾问题的更深入的探究。
一、网络成瘾的概念界定
当前,国际上还未出台统一的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我国相对外国在网络成瘾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学者们在学习借鉴国外研究基础之上,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2008年11月8日,由陶然教授牵头的研究团队,制定出了《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将网络成瘾纳入精神疾病范畴。网络成瘾就是:过度使用网络致使精神行为出现障碍,症状为对网络使用有极强的欲望,减少或停止使用后出现戒断反应,同时伴有躯体及精神症状。[3]被誉为国内治疗网瘾第一人的陶宏开教授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网瘾并非是“精神疾病”,而是因心理问题而引起的非理性的一种行为。徐俊认为网络成瘾是技术成瘾,“网瘾者毫无节制的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在网络游戏上,这种状态直接影响个人正常的生活质量,降低学习工作的效率,导致身心不健康、人格障碍等。”[4]应力、岳晓东则将网络成瘾定义为:“因过度用网不断刺激中枢神经,使得神经系统内分泌絮乱,造成心理、躯体的依赖,产生戒断反应和耐受性,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心理障碍等。”
在我国,研究所用的测量工具大多数是参考借鉴国外编制的量表,继而自编的调查问卷。《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主要制定者陶然教授认为,网络成瘾的判定需结合时间标准(每天非学习工作为目的的上网时间6小时以上),社会功能(工作学习交往能力),病程标准(上述状态持续3个月以上)。他指出,用网者对网络有强烈的依赖感,如若减少或停止上网,则易烦躁、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戒断反应,这是判断网络成瘾的必备判断。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原因分析
1.网络认知差异
信息量爆棚的网络世界,有时要比课本上的信息来的更加有趣,充满猎奇心态的青年学生,逐渐对课本知识失去了原有的兴致,对课堂意外的信息充满渴望,热情期盼网络世界里的情感交流,深陷网络之中。然而在网络生活中所了解的信息,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网世界的感触与认识。当大学生经历网络的身心体验,满足了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心灵满足感,在此刺激之下,其上网时长和上网频率都会明显增加。一旦网民遭受到了来自网络给予的压力,体会到了网络可能带来的消极感,这种情况就易形成个体对网络认知出现偏差,形成消极的非适应性认知。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出现各种偏差,是十分容易导致自身无法正视网络实际需求,无法有效的进行自我监控,控制不住自己的上网次数与时长,在网络的世界里无法自拔,这种现象致使网民不能看到自己在网络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正是因为大学生网络认知出现的偏差,所以他们不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更不能进行自我网络行为矫正,久而久之,发展成为网瘾患者。
2.情绪心理释放
心理情绪是一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身心体验,是人的自我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心理反应。当内心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时,人的心理情绪是愉悦的、积极的,有助于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反之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则是消极懈怠的情绪反应,无论对学习还是工作都呈现一种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5]管鵬认为,个体的思想活动来源于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支配,如果人在认知的过程中出现错误,那么就会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从而导致情绪心理障碍以及消极的行为举措。[6]生活在校园里的大学生,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绪,一些人在学习生活中不能够畅快淋漓的表达发泄自己的情绪,往往容易造成心理压抑,而虚拟的网络世界给了他们更多的空间,这种情绪发泄的方式是网瘾形成的持续动力。
3.从众心理因素
从众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现象、社会心理,例如,我们常谈到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等等从众行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从众是指常常会不知不觉的状态被群体所影响,在行为、知觉、信仰及判断上和大多数人趋向一致的倾向。[7]网络信息往往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意识等方面,使大学生在从众心理上展现新的特点与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从众心理呈现的消极作用会削弱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行为判断能力,容易盲目跟风。从众心理的误导是致使大学生网民造成网瘾现象的外部因素。在学校生活中,一个宿舍一旦出现网瘾现象,其他人会受到影响,造成网络成瘾的可能性及比例也将升高。在虚拟、自由的网络社会里,出现从众心理的概率很高,甚至会出现更加极端的网络行为。大学生网民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独立性较差,有较强的自尊心,然而在充满诱惑的网络信息中,自我意识逐渐弱化,容易产生模仿心理、从众心理。例如,当看到别的大学生在玩网络游戏时,自己也会受不住诱惑,担心自己不上网会受到其他人的耻笑。于是出现了“随大流”的状况,在从众心理的误导下,快速加入网络大军,沉浸于网络世界中,最终沦为网瘾者。
三、针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干预矫治对策
1.通过心理疏导促进思想转化
心理疏导是思想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上的交流,来影响、疏通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感以及内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心理疏通不同于说教式的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理论漫灌的模式,是在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双向沟通上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是一种人文关怀。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上的心理疏導时,教育者要秉着耐心、尊重、平等的态度,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上聆听他们、疏导他们。只有如此,受教育者才敢于吐露真心、信任教育者。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对网瘾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应在尊重、理解他们的基础之上,聆听网瘾大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心中的苦闷,让他们放下心中对教育者的芥蒂,敢于吐露心声。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疏导,情感上的安慰,使网瘾大学生积极面对现实生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困难。认真了解挖掘大学生内心问题,化解恐惧、焦虑,通过运用内在的自觉力量、外在“他控”的约束力,帮助他们逐步减少上网次数与时间,循序渐进的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最终促进网瘾大学生的思想转化,摆脱“网虫”的毒害。
2.通过心理咨询缓解心理冲突
心理咨询,是通过与学生沟通,认真聆听他们的倾诉,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网瘾大学生缓解心中矛盾,转变不正确的思想,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对于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咨询老师可通过与同学交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缓解他们心理冲突。进行心理咨询是矫治大学生网瘾的一种有效方法。大力开展网瘾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前提是心理咨询室的开设,聘请专业的学心理学的教师,对网络网瘾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解决心理一系列的问题。应首先掌握其网瘾现状,沉沦网络的程度,弄明白他们形成网瘾的内在原因。通过充分的沟通交流,使他们放下心中包袱、打开心扉,勇敢的面对自己网络成瘾的真实现状,了解他们在上网前后的心理感受。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在实施具体方案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确引导,树立起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客观的面对网络诱惑,学会用健康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有效的管理好自己的上网时长,引导大学生培养多样的兴趣爱好。通过这样系统的心理咨询,大学生可以缓解内心的烦恼与压力,反思自己行为,认识到自己网络心理的问题所在,正视网瘾对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进而健康用网,规范网络行为。
3.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课程
在高校课堂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课程,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增强其自我调节情绪,合理发泄不良情绪十分有意义。网络成瘾大学生往往被压力、焦虑等不良情绪左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无处发泄,于是转战网络。因此,高校教育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很好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需求,使网瘾大学生了解更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包括网瘾的判断标准、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促使他们懂得什么是正确的网络心理,纠正自己网络认知上的片面与偏执,消除消极的心理,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自我情绪调节的本领。大学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课堂,应积极肩负起大学生网瘾根除的重担,杜绝不良心理情绪及行为。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或者报告会,针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大学生,建立起不同的心理健康档案,定期检查评估大学生用网的心理状况,发现有网瘾现象,做出应急反应,及时把信息反馈给辅导员及学生家长。
参考文献:
[1]周爱保、刘锦涛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07.7.
[2]Young K. Psychology of the Computer Use XI: addi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a case study that breaks the stereotype[J].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96, 79: 899-902. 2016/0701/c64371-28514602.html.
[3]孔芳,刘美捧,姜小燕.国内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2009.8.
[4]徐俊.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及其心理治疗与预防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
[5]陈建文,徐菲菲.艾里斯认知技术在心理情绪调整中的运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22):20.
[6]管鹏.当代军人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1:50-60.
[7]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