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幼保健中的母乳喂养的护理效果

2018-07-17张晓兰

健康大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妇幼保健母乳喂养护理干预

张晓兰

【摘要】目的:探究母乳喂养护理应用于妇幼保健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研究于XX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集76例产妇参与,所有产妇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分娩,以随机数字表法为据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母乳喂养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掌握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幼保健中实施母乳喂养护理可保证新生兒营养摄入,也有利于产妇健康的恢复,因此该种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 妇幼保健;母乳喂养;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6.23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173-01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健康问题,母乳喂养也因为因具有提升新生儿免疫力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产妇所了解和接受,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产妇因为分娩疼痛、产后身体素质偏低及乳汁分泌量过少等因素的影响放弃母乳喂养,导致母乳喂养质量不高[1-2]。有研究提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升产妇母乳喂养质量,为此本次研究特择取38例产妇参与母乳喂养护理效果的临床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于XX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集76例产妇参与,所有产妇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分娩,均为单胎妊娠,且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据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产妇年龄区间20~38岁,平均年龄(291±32)岁,孕周区间33~42周,平均孕周(363±21)周,且顺产及剖宫产各有26例及12例;观察组产妇年龄区间21~39岁,平均年龄(295±31)岁,孕周区间32~41周,平均孕周(358±22)周,且顺产及剖宫产各有23例及15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及分娩方法等数据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可行(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体征监测、生活护理、心理干预等。

观察组行母乳喂养护理,具体包括:①产前健康教育,以产妇年龄、文化水平为依据,通过合适的沟通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母乳喂养的意义、对新生儿的益处以及对自身的好处等,转变其对母乳喂养的错误认知,并开展健康讲座或发放宣传手册加强产妇对母乳喂养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对喂养技巧的掌握[3]。②针对性护理,产妇发生泌乳或漏乳情况时可造成其乳房肿胀或充血,影响喂养质量,因此可指导产妇通过毛巾热敷方法缓解肿胀和疼痛,若肿胀程度过于严重可手动或吸奶器将部分乳汁挤出。新生儿分娩50min内有吸吮反射,需要护士以产妇产后实际情况将新生儿带至产妇旁进行皮肤接触。若产妇有乳头平坦或凹陷情况,需要护士开展心理干预,缓解产妇不良情绪以促进自然泌乳。若因新生儿吸吮错误造成产妇乳头皲裂或疼痛,应做好产妇母乳喂养正确姿势指导,新生儿吸吮时于其下颌处轻轻下压即可。

13观察指标①新生儿喂养方式主要分为纯粹母乳喂养、母乳混合人工喂养以及纯粹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成功只记录纯粹母乳喂养新生儿;②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并记录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和技巧掌握情况。

14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过程中择取17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SPSS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的表达拟定为n(%)方式,统计学检验设定为X2;若检验结果的显示P<005,判定本次实验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对照组38例产妇纯母乳喂养14例(3684%),母乳混合人工喂养14例(3684%),纯粹人工喂养10例(2632%);观察组38例产妇纯母乳喂养25例(6579%),母乳混合人工喂养8例(2105%),纯粹人工喂养5例(1316%),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喂养知识及技巧掌握率比较对照组母乳喂养理论知识掌握19例(5000%),观察组母乳喂养理论知识掌握28例(7368%);对照组母乳喂养技巧掌握21例(5526%),观察组母乳喂养技巧掌握30例(789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母乳喂养是指产妇通过自身乳房分泌的乳汁喂养新生儿,是最常见的哺乳方式。现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母乳喂养新生儿死亡率相比人工喂养死亡率更低,且母乳喂养能够有效提升新生儿机体免疫力,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同时母乳喂养可有效降低母体乳腺疾病发生率[4]。但是大部分初产妇因初次分娩缺乏哺乳经验,对新生儿喂养知识了解程度偏低,加之产后身体虚弱,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新生儿喂养效果较差[5]。这就需要相关医护人员为产妇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加强产妇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了解,通过健康指导帮助产妇准确而快速的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并通过针对性护理帮助产妇解决在哺乳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而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新生儿健康发育。

结束语: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该种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母乳喂养效果,因此可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春影.妇幼保健中母乳喂养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1):215-216

[2]戴姜,左媛,王献花,等.延伸式纯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对产妇生理与心理状态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11):1752-1754

[3]赵丙翠,宫红梅,邹琳.探析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41-242

[4]赵灵,王丽莉,闻爱群.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5):246-247

[5]周明芳,洪燕,蒋艳.基于成人学习理论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6,23(5):75-78

猜你喜欢

妇幼保健母乳喂养护理干预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妇幼保健
武进区妇幼保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