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改善循环法应用于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2018-07-17张爱英贾如军

健康大视野 2018年6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护理配合放射科

张爱英 贾如军

【摘要】目的: 探究在放射科的日常护理安全管理中采取改善PDCA循环法的价值及实际意义。方法:从2016-10至2017-05来我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病人260例,并在此期间以基本安全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将其结果作为参照组,另从2017-06至2018-01来我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病人260例,并在此期间以PDCA改善循环法进行护理,将其结果作为探究组,对比两组护理工作效果。结果:探究组患者的排队等待检查用时、相关检查常识知晓率等都与参照组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同时探究组的检查中意外事件发生率都与参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我院放射科进行相关检查的患者,选择PDCA改善循环法,能够缩短患者排队等待时长,帮助患者了解检查注意事项,从而减少意外事件发生比率,推荐临床用于放射科护理工作中。

【关键词】 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PDCA改善循环法;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81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169-01

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辅助检查科室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放射科作为大型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在提供相关检查、帮助临床医生诊断以及治疗疾病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随着接受放射科检查人数的增多,患者在接受放射检查期间出现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因此改善放射科患者检查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是放射科工作的一大重点[2-3]。为了探究PDCA改善循环法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其用于放射科安全管理中的价值,故将PDCA改善循环法在我院放射科进行应用,现将研究显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从2016-10至2017-05来我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病人260例,并在此期间以基本安全管理方式进行护理,将其结果作为参照组,参照组患者中的年龄最小23岁,最大63岁,平均在(3729±413)岁;另从2017-06至2018-01来我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病人260例,并在此期间以PDCA改善循环法进行护理,将其结果作为探究组,探究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3-63岁之间,平均年龄(3732±394)岁。选入条件:⑴所有患者均为在选入时间内来放射科检查患者;⑵患者均具有接受知识能力且意识清晰;⑶患者不存在检查中所用药物禁忌症;⑷此次研究已上报院内伦理负责处并获批;⑸此次参与者均签署协议书。对参加研究的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尚未发现其中的统计学价值(P>005)。

12方法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以基本安全管理方式进行护理。

探究组以PDCA改善循环法进行护理,⑴首先定制好护理计划,组织放射科护理人员进行讨论,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护理工作的评价标准,使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务必达到此护理标准;⑵护理人员根据制定的各项护理标准,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做好来本科室检查患者的相关知识宣传工作,了解一定的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前尤其是注射造影剂等药物前,做好过敏实验并详细询问患者,以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整个检查过程中注意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及人文关怀的注重;⑶定期进行护理工作评估,总结存在的问题,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把控意识进行进一步强化;⑷根据总结出的问题,组织护理人员集体讨论出解决方案,以便在下一阶段中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护理水平。

13观察指标(1)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情况,如排队等待检查用时、相关检查常识知晓率等[4];(2)记录对比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异常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我院研究的检测所得的各项指标全部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采集到的指标之间比较,用平均值±标准差(x±s)以代表计量类型的资料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指标样本的对比研究,通常采取百分率(%)来进行计数资料的统计,选择x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结果检测与分析,如果分析结果显示P值小于005,承认这些指标的差异在统计学上的统计意义存在。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情况探究组患者的排队等待检查用时、相关检查常识知晓率等都与参照组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在统计学上对比两组的差异,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异常事件发生率探究组的检查中意外事件发生率都与参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即从统计学角度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2。

3讨论

医疗水平的日益进步,对于一个综合大型医院来说,放射科是必不可少的辅助科室,也是衡量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科室。放射科不仅能够使用DR、CT、MRI、B超等设备进行疾病检查,也能通过影像诊断结果帮助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同时通过影像介入等进行疾病治疗。由于患者影像检查等过程中,造影剂等药物的使用,加之每日检查工作量的繁重,患者容易出现造影剂过敏问题,同时也有误检等事件的发生[5-7]。加强放射科检查的护理质量,是放射科提高患者满意率的一大重点工作。传统的护理手段,由于缺乏患者检查过程中的预防性护理措施,也不能给予患者足够的放射检查相关健康宣教,从而造成患者造影剂过敏等意外事件的发生,也会导致每位患者的检查用时延长,影响本科室的检查工作效率。PDCA改善循环法即采用循环模式,从护理计划的制定,到护理计划的实施,再到护理过程中的工作质量检查以及问题汇总,进而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措施制定,以便开展下一次护理循环。在这种模式下,各个环节互相连接,以便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从而在下一次护理循环中能够从容应对。根据国内外研究,这种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地落实护理工作以及患者宣教工作,从而使医患关系和谐,放射检查效率提高。

在本次研究中,探究组患者的排队等待检查用时、相关检查常识知晓率等都与参照組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同时探究组的检查中意外事件发生率都与参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在我院放射科进行放射相关检查的患者,相比于其他护理方案,选择PDCA改善循环法,能够缩短患者总体检查过程用时,帮助患者了解检查注意事项,从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推荐临床用于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李定丽,王利昭,周丹.PDCA循环在放射科护理三甲复审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A02):959-959

[2]曾小红.PDCA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17(21):162-163

[3]郭雪贞,陈文娟.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研究与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8):97-98

[4]金俏俏,李露洁,钱双双.PDCA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7(2):106-107

[5]罗海燕,李定丽,廖丽萍.PDCA在放射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世界中医药,2017,12(A01):177-178

[6]梁俊丽.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195-196

[7]张芳,张红.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0):77-78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管理护理配合放射科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护理配合
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配合
四手操作法护理配合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
放射科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