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锻炼结合生活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肌肉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7-17谢春艳
谢春艳
【摘要】目的:探讨盆底康复锻炼与生活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肌肉以及性生活方面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在商丘市睢阳区李口镇中心卫生院妇产科分娩的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时间不同分组,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采取生活干预的25例产妇设为对照组,2017年8月-2018年8月采取盆底康复锻炼结合生活干预的25例产妇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盆底肌力等级以及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两组性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观察组性生活质量评分为(3457±105)分,高于对照组的(3032±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助产妇进行盆底康复锻炼并辅以生活干预,可有效调节其盆底肌力,利于改善性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妇;盆底康复锻炼;生活干预;盆底功能;性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9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034-02
经妊娠及分娩后,产妇盆底肌力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该现象属于妇科常见病症,易对其盆底功能造成影响,严重者将影响其家庭幸福以及生活质量,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产妇的肌肉组织将出现退行性改变,进而导致盆底肌减弱程度更为严重[1-2]。故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以改善盆底肌肉功能,避免盆腔器官脱垂、张力性尿失禁等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盆底康复锻炼与生活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肌肉以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在商丘市睢阳区李口镇中心卫生院妇产科分娩的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时间不同分组,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采取生活干预的25例产妇设为对照组,2017年8月-2018年8月采取盆底康复锻炼结合生活干预的25例产妇设为观察组。观察组中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3103±309)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47±103)周。对照组中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098±302)岁;孕周39-42周,平均孕周(4050±101)周。统计学比较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头位、足月分娩单胎初产妇;②盆腔肌力≤Ⅲ级者;③阴道压力<80cmH2O者。(2)排除标准:①孕前存尿失禁史者;②存在引产史、盆腔手术者;③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3方法对照组采取生活干预:①向产妇讲解女性盆底肌群肌力降低的原因等健康知识;②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禁止在空气污染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逗留,注意会阴部位的清洁,勤换床单、衣物;③叮嘱产妇以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④了解产妇心理状态,积极与其交流,引导其放松心情,缓解负性情绪,促使其逐渐适应角色转换,必要时可给予心理咨询等。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从产后42d开始给予盆底康复锻炼干预:①通过电刺激以及生物反馈治疗,将探头放置于产妇阴道内,记录其盆底肌收缩与舒张时的肌电图,20min/次,2次/周,共8次;②锻炼前需排空膀胱,随后由专业康复医师指导其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包括收缩阴道及肛门动作,每次收紧时间应>5s,每次共练习20min,2次/d,此过程需依据产妇身体状况合理控制训练频率及强度;③为产妇制定家庭盆底肌康复锻炼计划,电话随访以进行监督,并对产妇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指导,持续锻炼6-8周。
14评价指标①于产后3个月,采用PHENIX USB2盆底筛查仪测定盆底肌力,分为Ⅰ—Ⅴ级,其中Ⅴ级最佳,Ⅲ级以上为及格,Ⅲ级以下则提示产妇盆底肌肉力量欠佳。②于产后3个月,参照女性性功能指数(FBFI)[3]评估两组性生活质量,共6个维度(性唤起、性高潮、性欲等),19个条目,共计36分,分值越低提示性生活质量越差,<2655分提示有性功能障碍。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盆底肌力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全球性社会卫生问题,有研究标表明,分娩与妊娠是导致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影响因素,而分娩诱发的盆底组织损伤与产后盆腔器官脱垂间存在一定关联[4]。若产妇产后盆底损伤未得到有效恢复,将诱发张力性尿失禁等不良临床结局,进而将严重影响其产后恢复进程。
女性盆底肌肉不单单维持、支持、承托子宫、直肠、膀胱等盆腔器官,其还参与控便、控尿、增加性快感、维持阴道紧缩度等生理活动。有文献指出,产后属于女性盆底系统恢复的重要时期,于产后早期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可有效避免其盆底肌群损伤出现进一步加重现象,同时可预防尿失禁等众多不良结局[5]。目前,盆底肌锻炼属于临床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产妇有意识的收缩盆底肌肉,以提高肌肉协调能力,促进伤口愈合,进而达到加强控尿能力的目的[6]。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后3个月,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协助产妇进行盆底康复锻炼的同时辅以生活干预,具有调节其盆底肌力,改善性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究其原因如下,电刺激与生物反馈可有效唤醒产妇肌肉的本体感受器,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使其盆底肌肉恢复至正常收缩功能,而产生的肌电图可将活动信息反馈给医师与产妇,利于其进行准确锻炼,可及时纠正其错误动作;通过盆底康复锻炼,可促使产妇学会并掌握正确的收缩盆底肌肉的方法,利于其在家自行锻炼,属于一种方便、经济、有效的手段;同时该锻炼方式,还可促使产妇保持良好自控能力,利于緩解性生活障碍。在盆肌康复锻炼的基础上辅以生活干预,不仅可帮助产妇提高认知度,调节负性情绪,还可有效避免阴道感染等风险事件,并利于其逐渐适应母亲的角色,故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产妇产后采取盆底康复锻炼结合生活干预的模式,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避免性生活障碍,利于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刘萍,王云霞,郑萍萍,等.足月顺产产妇盆底康复治疗的时机及其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5):903-904
[2]吕晓霞.针对性护理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3):4399-4400
[3]曹芳.产后盆底功能锻炼对经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2):116-119
[4]潘群,顺顺,卞杨.电刺激与盆底肌肉锻炼对产妇盆底肌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9):2933-2936
[5]王慧丽,李小红,翁佳丽.阴道分娩产妇不同时间行盆底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7):643-645
[6]杜玉玲.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康复效果与性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2):2452-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