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实践活动实施途径探讨

2018-07-17袁晓波

考试周刊 2018年62期
关键词:实施途径实践活动小学数学

摘要:实践活动,是教材的主要板块之一,开展实践活动,也是“教学做合一”的需要,更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主要探讨低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活动实施的主要策略,从三个方面论述低段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实施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实施途径

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既有特色又有分量的一部分。低段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较弱,理解能力也差,为了弥补这些不足和遗憾,综合实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积累经验,提高解题能力。低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探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策略。下面,就如何开展实践活动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 明确活动的目标和活动的主题

数学学科综合性强,培养目标上应力求综合性,不能再机械灌输知识,而应在兴趣、技能、方法和能力方面,加大教学力度,也就是应落实“三维目标”,即学习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实践活动,可以助力三维目标的落实。

实践活动的开展,首先应明确活动的目的、活动的意义以及活动的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师生互动,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调动和提高,否则,目标不明确、主题含糊,学生思维混乱,使学生对活动逐渐丧失兴趣。

如《有趣的拼搭》的教学时,教师应明确这节课是以活动为主题的课型,通过堆堆搭搭、滚滚摸摸的实践活动中,思考并说明活动中的物体运动的现象,感知长方体、正方體、圆柱和球的特征,能简单说说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活动,积累操作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学会倾听与评价。

明确了目标,活动才会落到实处。其次,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做什么”,也就是让学生明确“拼搭什么”的问题,活动主题明确,活动才会真正发挥其作用。该部分的活动包括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4种立体图形的认识,并能正确说出名称;让学生在桌面上滚一滚,滚前猜一猜哪个滚得最快,哪个滚得最慢,再通过亲自滚滚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符合实际;探究并讨论为什么“球”滚得最快;猜一猜哪种形状的物体最好进行拼搭、最容易堆放。并试一试;拼搭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漂亮。

这个“拼搭”活动的主题明确——活动为主,这个活动,不同于简单的做一做,而是综合性的活动,包括“观察”——认识形状、猜哪个形状的物体滚得快、容易拼搭和堆放,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以及拼搭自己喜欢的动物等,这个活动的开展,渗透全面、辩论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做”的能力。

二、 注重师生互动和积极引导

小学低段的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较弱,为了活动顺利、成功地开展,活动时不能太“放开”,小学生的自主互动,离开老师的指导和参与,离开老师的陪伴,活动容易失败,容易造成挫败感。为此,师生的互动,教师的积极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主动质疑、积极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

“有趣的拼搭”的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前的情境创设——呈现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引导学生复习认识这些几何体。学生在拼搭的过程中,可能对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又不知道如何拼搭,头、身体、尾巴等的拼搭,想象不出具体的形状等,如果教师不及时参与进来,就会半途而废,不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教师的参与,师生的和谐互动,也起到“亲其师、信其道”之作用。

活动中,教师的参与、师生的互动是多维度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活动的开展也起着推动作用和指导的作用。如《丰收的果园》的实践活动的教学,教师先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丰收的果园”的情境,图片中的人物,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物所取代,更吸引学生的眼球,树上成熟的水果,更让学生垂涎三尺……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活起来。此外,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的问题设计和提出,也是推动活动的助推器,问题的提出和讨论,不仅师生互动,也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问题能力。如运苹果的有几辆车,是哪几辆?运梨的有几辆车?是哪几辆?最前面的是谁在推?最后面的是谁在推?数一数苹果树有几棵?梨树有几棵?一共有几棵水果树?看看谁在树上谁在树下?……这些问题的提出,教师全过程参与到活动中,真正突出师生互动,问题的提出和探究,也使活动有条不紊,培养问题意识,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激发创新意识和快乐学习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快乐学习更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标志。陶行知先生首次把“创造”一词引入教育领域,他提出创造精神人才的培养的必要性。活动,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方式。

如“有趣的拼搭”,通过“滚”的实验,验证哪一个形状的几何体滚得最快,拼搭出自己喜欢的动物或者植物等,不论是“滚”的实验还是“搭建物体”,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是学生提高创新意识的主要方式,并且活动满足低段的儿童的好玩、好动的需要,通过拼搭,而感受成功的自信。

《丰收的果园》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有趣的拼搭》相比,虽然都是活动课,但是前者侧重于活动的手动、脑动的综合,体现活动的真正意义,而后者以“脑动”为主——思考问题,同时侧重于“眼动”——观察,动手的一面相对较弱。

《丰收的果园》问题情境的设计,促使学生对画面产生兴趣,对课堂产生“亲近”感,除了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外,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质疑、相互回答,既给学生表现的机会,也利于自由、宽松氛围的营建,学生在互问互答中交流,再在交流中创新,感受学习的快乐。

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低段儿童的创新力、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等都得到较大的提高,实践课也是新课改的必然产物。如何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不断完善。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学,应注重实践活动,让数学教学因实践活动的开展而独具魅力,为数学课堂增趣加味。

参考文献:

[1]魏文飞.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策略[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11).

[2]朱海斌.小学数学与实践活动研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01).

作者简介:

袁晓波,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盱眙县天泉湖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实施途径实践活动小学数学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创新教育督导方式 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从课外活动视角探讨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