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分析用改的Miccoli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2018-07-17徐林刘乐阳尹剑辉张力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6期

徐林 刘乐阳 尹剑辉 张力君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Miccoli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相比,改良Micc oli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 改良Miccoli手术;传统甲状腺手术;甲状腺良性疾病

甲状腺疾病临床较为多见,多见于青年人,且女性发病率要远远高于男性。临床对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治疗多采取手术疗法,传统开放手术疗法虽具有一定疗效,但手术切口较长,影响美观。近年来改良的Miccoli手术得以在临床推广。为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此次研究将选择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不同手术疗法,调查并比较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88例,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男14例,女30例;年龄22~54岁,平均(35.4±5.3)岁。对照组男15例,女29例;年龄22~53岁,平均(35.3±5.7)岁。对两组基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良好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采取颈丛麻醉,采取去枕平卧体位,在患者肩部下垫枕,确保患者颈部前方的组织松弛,在胸骨柄上方约2 cm位置做手术切口,切口长度控制在3~6 cm,切断颈阔肌后进行皮瓣游离,充分暴露甲状腺结节,之后钝性分离甲状腺峡部,离断峡部,充分显露气管后,采用钝锐性结合方法将甲状腺上极以及下极游离,充分暴露腺体,依据具体情况为患者实施甲状腺叶次全切或单纯甲状腺肿块切除治疗,完成后清洗创面。并进行缝合,确定无误后则可常规放置引流管,关闭手术切口。②观察组实施改良Miccoli手术治疗。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平卧体位。麻醉效果良好后则可在其胸骨切迹上方约1.5 cm位置做手术切口,切口长度控制在1.8~2 cm左右,逐层分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颈白线,牵开颈前肌群,置入4 mm腔镜,在镜下使用超声刀、吸引玻璃器械扩大腔隙,充分显露腺叶上下极以及外侧缘。观察病灶位置以及大小,分离上下血管及中静脉,并做有效处理,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甲状腺叶次全切或单纯甲状腺肿块切除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术后实施常规抗感染处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土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对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缩小(P<0.05),见表l。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甲状腺疾病较为常见,甲状腺良性疾病多采取手术治疗,传统甲状腺手术多会在患者的颈部位置做手术切口,且切口长度多在3~6 cm,患者术后会留有较大的瘢痕,影响美观。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外科微创手术技术得到显著发展,改良的Miccoli手术是一种在腔镜辅助下实施的手术,Miccoli手术最早于1997年被实施,后在2002年经国内高力等学者进行了改良,将手术切口选择在胸骨柄上方,同时也将切口长度缩短。手术具体方法虽然与传统术式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因术中使用了腔镜,因此手术视野得到明显扩大,这对处理腺体上级喉返神经以及血管具有重要意义,其避免了盲区操作,安全性得以提高。虽然改良的Miccoli手术术后仍会导致患者留有瘢痕,但瘢痕大小得到明显缩小。而且该种疗法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相比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更小,因此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更快,这对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患者治疗费用、提高病床周转率等均具有积极意义。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了改良的Miccoli手術进行治疗,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缩小。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有一定降低,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改良的Miccoli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疗法相比较对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好,更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