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在双相障碍患者维持治疗中的效果进展

2018-07-17叶其群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6期

叶其群

摘 要 双相障碍是一种病情严重,容易复发,带有循环性质的疾病;绝大部分需要长期的用药维持治疗,控制病情发作,从而减少病情发作给患者带来的身心伤害。由于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复杂,病程时间长,治疗难度更大,预后效果更差,患病后患者自杀概率更大,而且识别疾病率和治疗率低,因此,为双相障碍患者提供有效的维持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在双相障碍患者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展进行了观察,阐述如下。

关键词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双相障碍;维持治疗

双相障碍归属于心境障碍,指既往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均存在的一类疾病。双相障碍在DSM-Ⅳ中被分为两个亚型,有躁狂或混合发作及重性抑郁发作是双相I型,而有轻躁狂、无躁狂发作,并且有重性抑郁发作为双相Ⅱ型。研究表明,双相抑郁未能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双相抑郁患者37%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环发作,增加了发作频率。研究发现,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往往出现在躁狂发作前,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即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双相障碍躁狂发作与单纯的抑郁相比,更具有复杂性,治疗难度大,且预后效果差,患者更容易发生自杀的风险。现代临床中,该病还没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多使用药物进行维持治疗,但一些患者维持治疗的效果较差,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疾病的复发。本文对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在双相障碍患者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展进行了观察。

双相障碍的维持治疗

双相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周期性发作,发病率0.9%~2.1%,反复发作的抑郁和躁狂,或混合发作,并伴有冲动、滥用物质、焦虑的情况是其临床特征,自杀率达15%左右。有研究表明其病程有特殊性,临床表现和发作有多样性的特点,进而导致该病发生后,患者有较高的功能残疾率,病程易复发且复杂,治疗难度大。美国精神病学会在发布的《双相障碍临床操作指南》中将治疗目标定为维持有效治疗,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尽早识别复发,了解应激源,增加患者依从性,使生活功能受损减少,改善日常活动和睡眠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临床证实,双相障碍治疗分为急性治疗期、巩固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3个阶段,但双相障碍多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发作频率高,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长期坚持治疗对阻断反复发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双相障碍维持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复发,维持患者良好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双相障碍急性发作缓解后,要立即给予维持治疗。在维持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情况,适当调整治疗方法。但需要明确的是,维持治疗不能完全抑制双相障碍的复发,因此,需要患者和家属了解病情早期表现,自行监控,及时复查。相关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经药物治疗且康复停药后的1年内具有高复发率(30%~ 40%)。长期随访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存在多次复发的情况,因此,维持治疗的持续时间长短目前还没有定论。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在双相障碍患者维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双相情感障碍治疗药物一直是治疗讨论的热点,鉴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确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上,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喹硫平-XR、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单药或与锂盐或丙戊酸钠联合治疗作为一线选择;帕利哌酮单药作为二线选择;氯氮平单药作为三线选择;利培酮联合卡马西平,奥氮平联合卡马西平作为四线选择。

在宋新虹等人的研究中,对喹硫平合并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氯氮平治疗效果比较,发现治疗效果相当,但喹硫平起效时间迟、不良反应小、依从性高。在覃加许等人的研究中,对比分析碳酸锂合并氯氮平与氯氮平合用丙戊酸钠的疗效和安全性,发现治疗第2、第6周末,两组间BRMS、HAMD各总分及减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碳酸锂合并氯氮平总有效率88.57%,高于氯氮平合用丙戊酸钠的63.89%(P< 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上述两份研究结果均证实了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障碍患者维持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但调查发现,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在双相障碍患者维持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较为少见,在熊联慧等人的研究中观察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及抗抑郁剂对双相障碍患者的维持治疗1年的结局,发现120例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按就诊奇偶顺序随机分组,分别使用联合抗抑郁剂治疗和未使用抗抑郁剂治疗,随访1年,发现联合抗抑郁剂治疗患者维持痊愈效果高,总发病率(11%)低于未联合抗抑郁剂治疗(29%),与未联合抗抑郁剂治疗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联用抗忧郁剂患者复发率低于未联用抗抑郁剂患者,转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及抗抑郁剂治疗双相障碍患者1年后复发率低,转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实了在双相障碍患者治疗中,应用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剂效果显著。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双相障碍的维持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了确认,并被各临床治疗指南推荐。而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在双相障碍患者维持治疗的应用也被临床接受,虽有很多关于奥氮平、喹硫平或利培酮等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治疗方面的报道,但大样本研究较少。因此,仍需要进行更多临床研究支持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心境稳定剂在双相障礙治疗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