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地区地质结构及其对宜昌地区志留系页岩气勘探的意义
2018-07-17邓铭哲何登发
邓铭哲,何登发
(中国地质大学 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在中上扬子地区海相页岩气的勘探中,一个区域内是否发育连续稳定的盖层,是能否形成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域的重要因素[1-5]。而中扬子地区江汉盆地区域性深大断裂的多期性活动,对盖层的连续性产生明显的破坏作用[6-8]。同时,区域内构造单元的活动程度也直接影响了其保存油气的能力[9-10]。目前,在黄陵背斜东南侧宜昌斜坡,已经取得了页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11];而宜昌斜坡东侧当阳向斜地质结构的复杂性,特别是通城河断裂这一区域性深大断裂的存在,限制了勘探区域的进一步扩展。
当阳向斜是大洪山构造带的西南部分(图1),位于江汉盆地北部。前人针对当阳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层岩性、岩相和内部分段[12-15],其构造演化历史主要通过低温热年代学的手段加以分析[16-19]。由于与江汉盆地空间关系密切,其中含油气流体的运聚规律也受到关注[20-21]。在构造地质方面,前人通过浅表构造地质分析,认为当阳向斜先后受到了来自北东方向和东侧挤压构造应力的改造[22-23]。在深部构造样式方面,王必金等[24]和佘晓宇等[25]认为当阳向斜西侧通城河断裂是一条深切至基底的多期活动断层,当阳向斜西翼形成于其上盘沿此断裂发生上冲活动的过程中,远安地堑形成于断裂发生构造反转的伸展作用过程中[26-27]。
但是,研究资料表明,当阳地区存在厚度较大的志留系黑色页岩层,而这套地层是湘鄂西褶皱带起到重要作用的滑脱层[28-31];那么,在当阳向斜所在区域,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参与变形的具体形式,通城河断裂是否真的能够切穿这套滑脱层,就成为一个与宜昌-当阳地区地质结构和油气勘探密切相关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当阳向斜南部倾伏端最新的地震剖面,研究当阳地区志留系黑色页岩参与构造变形的方式,重新解析当阳向斜地质结构和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阳地区页岩气可能存在的有利保存部位。
1 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中扬子北缘黄陵背斜东侧至当阳向斜南部。区内主要的构造单元为当阳向斜及其邻近的宜昌斜坡、远安地堑等。
当阳向斜整体呈北西-南东走向,延伸至黄陵背斜北侧走向发生弯曲,变为近东西走向[32]。当阳向斜内主要出露三叠系和侏罗系(图2)。宜昌斜坡位于黄陵背斜东南,南侧由天阳坪断裂与长阳-张家河背斜分隔,东侧由通城河断裂与远安地堑、当阳向斜相分隔,被白垩系大面积覆盖。远安地堑位于黄陵背斜东侧,夹持于西侧通城河断裂和东侧远安断裂之间。通城河断裂是一条呈近南北走向的正断层,倾向东;远安断裂也为正断层,与通城河断裂延伸方向一致,倾向相反。2条断裂均向江汉盆地内延伸,通城河断裂南端,白垩系、古近系内发育数条与其走向相近的断裂。
区域内的主要不整合面为下白垩统与下伏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面(图3)。下白垩统自下而上分为石门组、五龙组,上白垩统自下而上分为罗镜滩组、红花套组、跑马岗组,各组之间均为整合接触。前人的研究表明,石门组沉积期为早白垩世早、中期,五龙组沉积期为早白垩世晚期[32]。研究区内志留系和震旦系均发育厚度稳定的页岩层。
图2 区域地质及本次研究的测线分布图Fig.2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and the seismic profiles in the research area(据文献[32])
图3 当阳地区岩性综合柱状图Fig.3 Comprehensive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the Dangyang area(据文献[32])
当阳地区的构造演化与江汉盆地所在区域的构造演化有着密切联系。早燕山期来自大洪山构造带和雪峰陆内变形系统的构造应力,促使现今江汉盆地所在区域发生大规模的上冲褶皱作用。在此基础上,发生冲断和褶皱的地层处于构造高部位而遭受剥蚀,进而在早白垩世晚期开始的伸展作用过程中,剥蚀后残余的地层沿断裂下降,为白垩系提供了更大的沉积空间,由此形成典型的“镜像对称”的特征。现今江汉盆地地堑内白垩系沉积厚度大的部位,即为早燕山期沿同一条断裂发生上冲活动剧烈、冲起程度更高的部位。
2 地质结构与演化过程
2.1 区域地质结构
2.1.1宜昌斜坡-远安地堑地质结构
本次研究解释了从宜昌斜坡延伸至远安地堑的地震剖面,地震层位的确定主要依靠区域地质露头的约束和宜昌斜坡地区地震层位的追踪,通城河断裂的位置根据地质图上断裂出露的位置投影至地震剖面顶部确定。地震基准面为700 m。地震剖面2015hy-z2内层位及其对应波阻特征为:Z(震旦系底界)对应一套中振幅中-强反射,连续性好; C—-O(寒武系底界)对应一套中振幅强反射,连续性好;S1(下志留统底界)对应一套中振幅中反射,连续性好;S2-3(中、上志留统底界)对应一套中振幅弱反射,连续性一般;P-D(泥盆系底界)对应一套中-弱振幅中反射,连续性好;K1s(石门组底界)对应一套中振幅中反射,局部为弱反射,连续性一般;K1w(五龙组底界)对应一套中-弱振幅弱反射,连续性差;K2l(罗镜滩组底界)对应一套中振幅中-弱反射,连续性一般;K2p-K2h(跑马岗组-红花套组底界)对应一套中-弱振幅中-弱反射,连续性一般;Efn(古近系分水岭组底界)对应一套弱振幅中-弱反射,连续性差;Ef(古近系风脉庙组底界)对应一套弱振幅弱反射,连续性差。
在剖面所在位置,宜昌斜坡为一个向南东方向倾斜的单斜构造,斜坡内部的下白垩统与下伏泥盆系至二叠系呈不整合接触,与上覆上白垩统呈整合接触(图4-A)。远安地堑由通城河断裂和远安断裂控制。
地震剖面中,代表通城河断裂的波阻与代表地层界面的波阻呈斜切状态,连续性一般,自宜昌斜坡东部延伸至远安地堑内,至代表志留系底界的波阻上方终止,并未向下继续延伸(图4-B)。这表明通城河断裂是一条深切至志留系滑脱层的断层。通城河断裂上盘泥盆系底界沿断裂面上冲到下盘泥盆系底界之上,上盘石门组底界沿断裂面上冲到下盘石门组底界之上,而上盘五龙组底界、上白垩统底界却位于下盘对应界面之下,说明通城河断裂在五龙组沉积前经历了一期构造反转,从上冲断层变为正断层。
远安断裂与通城河断裂不相连,地堑内沉积的地层包括白垩系及分水岭组至风脉庙组,远安断裂隐伏于分水岭组底界之下,表现为正断层性质。在通城河断裂南侧发育另一断裂F1,其倾向东,延伸至志留系滑脱层,上、下盘泥盆系底界沿断裂面断距极小,上盘下白垩统和罗镜滩组底界上冲于下盘对应界面之上,表现为上冲性质;而上盘上白垩统跑马岗组底界位于下盘对应界面之下,表现为正断层性质。
图4 宜昌斜坡-远安地堑2015hy-z2地震剖面解释Fig.4 Interpretation of the 2015hy-z2 seismic profile in Yichang slope and Yuanan garben
F1断裂与通城河断裂类似,早期为上冲断层,但断距较小;在白垩纪早期为正断层,但其伸展活动主要发生在跑马岗组沉积期;古近纪末,断层再次发生了构造反转。由于断裂两侧跑马岗组界面间正断层活动断距较大,在上冲改造活动发生时仍保持了正断层的性质;而其下部白垩系界面由于断距较小则表现为逆断层。
2.1.2当阳向斜南部倾伏端地质结构
本文解释了3条位于当阳向斜南部隐伏端的地震剖面(图2),地震层位通过浅表地质露头约束和地震层位追踪确定,地震基准面为500 m。剖面中震旦系底界至泥盆系底界的地震波阻特征与2015hy-z2中相同,其上部确定的地震层位及其对应地震波阻特征为:T1(下三叠统底界)对应一套中振幅中反射,在当阳向斜连续性好;T2(中三叠统底界)对应一套中-弱振幅中-弱反射,连续性一般,但界面上下均为空白反射至弱反射;T3对应一套强振幅中-强反射,连续性好;J(侏罗系底界)对应一套中振幅中-弱反射,连续性一般;K1s(石门组底界)对应一套中振幅中反射,局部为弱反射,连续性一般;K1w(五龙组底界)对应一套中-弱振幅弱反射,连续性一般;K2l(罗镜滩组底界)对应一套强振幅强反射,连续性好;K2p-K2h(跑马岗组-红花套组底界)对应一套弱振幅弱反射,以其与下部空白反射与K2l分隔,连续性一般;E(古近系底界)对应一套中振幅中反射,连续性一般。
Dy2014-1和Dy2014-2是2条平行的剖面。剖面上地层的形态以下白垩统-上白垩统与下伏地层的假整合面为界,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包括白垩系、古近系、第四系,下部包括侏罗系至震旦系(图5、图6)。在宜昌斜坡和远安地堑内,前白垩纪地层剥蚀程度较高,仅剩泥盆系底界可以追踪;在当阳向斜内,前白垩纪地层保存相对较多,震旦系至侏罗系底界均可以追踪。2条剖面结构的主要不同是,Dy2014-2远安地堑内次级正断层的数量多于Dy2014-1,而当阳向斜西翼上覆白垩系内的正断层远少于Dy2014-1。
2条剖面上,白垩系及其内部界面、古近系界面均发生了弯曲,说明在这些地层沉积后,发生了一期较为强烈的挤压改造作用,使得当阳向斜内地层发生进一步的变形。剖面上当阳向斜内寒武系至侏罗系底界均表现出极其相似的弯曲特征,整体成一简单向斜的构造样式。当阳向斜深部对应震旦系的反射轴在向斜西翼发生翘倾,与上覆地层变形状态一致,在向斜东翼水平延伸于另外一组倾斜的反射轴之下。
图6 当阳向斜南部隐伏端Dy2014-2地震剖面解释Fig.6 Interpretation of the Dy2014-2 seismic profile in southern part of the Dangyang syncline
剖面上主要的断层包括在Dy2015-z2上解释的通城河断裂、F1断裂、远安断裂和当阳向斜西侧的F2断裂,东侧的F3断裂以及F4断裂。
通城河断裂在剖面上的特征与前文地震剖面的解释结果一致,但断裂面产状整体变缓;F1断裂的特点与前文地震剖面的解释结果一致;远安断裂在2条剖面上延伸长度较短,为正断层。
F2断裂是位于远安断裂和当阳向斜之间、深切至志留系滑脱层的一条断裂。在剖面上,F2断裂上盘石门组底界在下盘石门组底界之上,表现为逆断层性质;断裂上盘五龙组底界位于下盘五龙组底界之下,表现为正断层性质;断裂上盘罗镜滩组、跑马岗组和古近系等地层在下盘对应的层面上,表现为逆断层性质。断裂上、下盘对应地层界面的相互关系表明,F2断裂可能在五龙组沉积前为一条逆断层;在五龙组沉积时发生构造反转,为正断层,而且其伸展位移量相对较大;上白垩统、古近系沉积时,F2仍为正断层,但其位移量较小;古近纪末期,断裂性质再次发生改变,形成逆断层活动。泥盆系底界经历了前期上冲和伸展2期活动位移量的叠加,故最后一期上冲活动的位移量很小,下白垩统底界伸展活动位移量较大,因而后期上冲活动产生的位移量并未改变其上下盘界面的相互关系;上白垩统、古近系伸展活动位移量小,在后期上冲活动中上冲位移量较大,被改造为逆断层。
F3断裂位于当阳向斜东翼,整体表现为逆断层性质,是一条东倾、延伸至志留系滑脱层的断裂。值得注意的是,在F3断裂东侧形成的次级向斜中,中三叠统发生了明显的减薄,根据前文对研究区地层结构的分析,可以认为当阳-荆门地区中三叠统顶部遭受了一定的剥蚀,此区域在中三叠世可能发生了隆起,但隆起幅度和规模可能并不大。F3断裂上盘侏罗系厚度远小于当阳向斜内的厚度,说明在白垩系沉积前,F3断裂已经发生上冲活动;同时F3断裂上盘,上、下白垩统对应的层面也发生了弯曲,说明F3断裂在早期上冲活动发生后,于上白垩统沉积后又发生了上冲活动。
剖面东部F4断裂为上冲断层,断裂面西倾,延伸至志留系页岩滑脱层,三叠系、泥盆系沿此断层与剖面东侧地层发生叠置,使得此处地层局部增厚。F4断裂及其上盘发育的次级断裂,有2条未能切穿上三叠统底界,最上部一条切穿侏罗系底界,未能向上延伸。F4断裂及其未能切穿上三叠统底界的2条断裂是在晚三叠世前形成的,可能与中三叠世古隆起形成与同一期次挤压构造活动有关;而上部切穿侏罗系底界的次级断裂则为后期挤压应力场下新形成的断裂构造,但其形成时间也在上白垩统沉积前。
针对通城河断裂、远安断裂、F1断裂、F2断裂的构造分析表明,当阳向斜与宜昌斜坡在志留系滑脱层以下是相连的,不存在深大断裂的分隔,当阳向斜的西翼即为宜昌斜坡向东延伸的部分。当阳向斜西翼的形成,不是地层沿通城河断裂或其他断裂发生上冲后倾斜的结果,而是源自宜昌斜坡的翘倾。从剖面上可以看到,宜昌斜坡的形成可能源自于构造楔的楔入,构造楔的顶点即为当阳向斜的向斜轴面;但是,构造楔的类型、规模、所处的深度仍不能确定,这可能需要结合整个黄陵背斜的地质结构和运动模式加以讨论,已经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
当阳向斜东侧深部,震旦系沿深部断裂面发生叠置,同时基底物质也卷入变形,整体形成构造楔的形态。构造楔以震旦系内部页岩层为顶板滑脱层,以深部断裂面为底板滑脱层,楔入当阳向斜东翼。
当阳向斜西翼的白垩系-古近系厚度远大于东翼,说明当阳向斜两翼中,西翼形成在前,促使其前白垩纪地层首先遭受剥蚀;东翼形成在后,地层保存相对完整。
Dy2013-6是一条自当阳向斜南部延伸至江汉盆地内的地震剖面,剖面上追踪的层位与对应的地震波阻特征与前述2条地震剖面一致。剖面内地层整体向北倾斜,至Dy2014-2处,地层基本为近水平形态(图7)。剖面上地层倾斜部分下方,可见深部地层的超覆、削截现象。整体而言,当阳向斜在此剖面上表现为单斜构造形态,其倾斜部分可能受到深部构造的影响而向南倾伏。针对Dy2013-6剖面进行的轴面分析表明,剖面北侧深部存在多个推覆体呈叠瓦状楔入当阳向斜下方。由此可以推断,在当阳向斜形成前后存在一期近南北方向的挤压构造活动,促使了当阳向斜北部深部物质发生堆叠,使其北部发生抬升,形成整体向南倾斜的格局,向斜北部地层遭受了强烈的剥蚀,南部作为相对的构造低部位,为沉积区。
图7 Dy2013-6地震剖面解释及其深部构造分析Fig.7 Interpretation of the Dy2013-6 seismic profile and analysis of the deep structures
2.2 当阳向斜演化过程
李天义等[19]的研究表明,当阳向斜所在区域在早白垩世发生了隆升,促使当阳向斜内部侏罗系遭受强烈剥蚀。刘少峰等[22]和王凯等[23]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认为早白垩世中期至早白垩世晚期当阳向斜受到大巴山东段向南推进过程的影响,形成的近东西走向褶皱叠加在先期的北西-南东走向褶皱之上。前文地震剖面的解释表明,处于大洪山-大巴山构造带复合部位的当阳向斜,受到了南西-北东向和近南北向的挤压。综合而言,前人对区域构造活动历史的研究已经表明:晚侏罗世,当阳向斜受到了来自北东向大洪山构造带的挤压,形成了向斜东部深部地层的叠置变形,在早白垩世中期至早白垩世晚期受到了来自大巴山东段的南向挤压,使当阳向斜整体向南倾伏。
研究区在五龙组沉积期转变为伸展环境。五龙组沉积期对应于区域上早白垩世晚期开始的近东西向伸展变形的阶段。所以,在早白垩世晚期,当阳向斜处于近南北向挤压和近东西向伸展作用的复合部位。区域伸展作用最为强烈的时期为跑马岗组沉积期。
当阳向斜西翼的形成时间早于东翼,西翼宜昌斜坡的形成可能有着与东翼变形不同的动力来源;但可以确定的是,早白垩世地层沉积前,此区域已经发生了抬升剥蚀,西翼F2断裂上盘侏罗系与三叠系之间不存在超覆现象,这表明西翼的抬升应形成于侏罗纪的中、晚期。同时,古近纪末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活动,促使区域内断裂性质发生再次改变,对向斜形态产生了近东西方向的挤压改造作用。
结合前文对宜昌斜坡-当阳向斜南部隐伏端地质结构和变形模式、变形时间的分析,可以认为,当阳向斜形成的主要期次及其主要事件有9个(图8)。
a.早三叠世地层近水平沉积期:早三叠世,华南板块与秦岭-大别造山带的碰撞还未开始,当阳地区整体处于浅海-滨海环境,构造活动微弱,以近水平沉积为主要特征。
b.中三叠世古隆起及冲断作用发育期:中三叠世,华南板块与秦岭-大别造山带之间的相互挤压促使中扬子地区地层产生地壳尺度的褶皱作用,并伴随冲断作用的发生,促使当阳地区中三叠统及其以下地层发生褶皱和冲断作用,形成了上三叠统与中三叠统之间的不整合接触。
c.晚三叠世至晚侏罗世早期地层近水平沉积期:在中三叠世地层夷平面的基础上,晚三叠世地层沉积。应当说明的是,此时随着华南板块北缘与秦岭-大别造山带之间挤压作用的加剧,晚三叠世中扬子地区发育了众多的古隆起;但古隆起形成的部位相对中三叠世发生了迁移,使得目前当阳地区南部隐伏端的地震剖面上,寻找不到晚三叠世古隆起的依据。侏罗纪地层沉积于晚三叠世地层的夷平面之上,继续保持近似水平的沉积状态。
d.侏罗纪中、晚期当阳向斜西翼挤压变形期:侏罗纪中、晚期,中扬子地区逐渐处于多个方向挤压应力的作用下,当阳向斜西翼宜昌斜坡在深部构造楔活动的作用下开始形成,促使其地层遭受强烈剥蚀。
e.晚侏罗世当阳向斜东翼挤压变形期:晚侏罗世,秦岭-大别造山带整体向现今江汉盆地所在区域推进,大洪山构造带发生剧烈的冲断-褶皱作用,在当阳向斜东侧形成向西挤压的构造应力,当阳向斜东翼深部的震旦系以其内部页岩层为顶板滑脱层,以深部断裂为底板滑脱层,形成构造楔插入当阳向斜东翼,促使东翼地层发生翘倾。同时西翼上部的数条上冲断裂也在此时发生活动,如通城河断裂、F1、F2断裂等,F3断裂也开始发生上冲活动,这些上冲断裂均与志留系页岩滑脱层相连。
f.早白垩世初期:石门组开始沉积。早白垩世中期至早白垩世晚期,大巴山构造带向南推覆,受其东段推覆作用的影响,当阳向斜整体向南发生倾伏。由于深部资料的匮乏,目前尚无法确定形成当阳向斜整体翘倾的具体运动学过程;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此期构造活动促使当阳向斜内侏罗系遭受大量剥蚀。而向斜北部的构造抬升,又使得宜昌斜坡-当阳向斜南部整体处于构造低部位,进一步沉积地层。
g.五龙组沉积期-上白垩统红花套组沉积期末:早白垩世晚期,大洪山构造带内近南北走向的断裂遭受了伸展作用的改造,先期逆断层完全转变为正断层,远安断裂形成,远安地堑开始发育,并在地堑内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次级正断层。这一断陷构造演化阶段一直持续到晚白垩世末。
h.古近纪沉积期:此阶段正断层的活动逐渐减弱,宜昌斜坡-当阳向斜南部进入了拗陷变形阶段,正断层的活动位移量普遍减小,甚至不发生活动。
i.古近纪末至今挤压改造期:古近纪末,青藏高原的隆升对整个中国中西部地区产生了广泛的挤压作用。在此阶段内,研究区内的断层再次发生构造反转,形成了新的上冲活动;同时,挤压构造活动促使当阳向斜再次发生变形,最终形成现今的构造形态。
根据线长守恒原则,本文计算了演化剖面上当阳向斜演化过程中各主要阶段的缩短量和缩短率。晚侏罗世当阳向斜东、西两翼形成时,东西方向总缩短量约为7 km,缩短率约为9.9%;早白垩世晚期至古近纪末,东西方向总伸展量约为1.5 km,伸展率约为2.1%;古近纪末至今,东西方向缩短量约为2 km,缩短率约为2.8%。
3 讨 论
图9 中扬子及邻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厚度分布图Fig.9 Contour map of black shale layer of the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in the middle Yangtze and adjacent area(据文献[33])
从图9中可以看到,本文研究区位于应随古岛与湘鄂西-洞庭潜隆之间的、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页岩沉积时的深水陆棚区,黑色页岩厚度为60~80 m,其厚度甚至大于湘鄂西地区志留系黑色页岩的厚度。这直接从物质基础上表明,本文对通城河断裂地质结构的分析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方案,同时也说明当阳向斜地区龙马溪组发育状况良好,能够在垂向上起到良好的封盖作用。
通城河断裂不是一条深切至基底、并控制当阳向斜西翼形成的断裂。在当阳向斜西翼,通城河断裂与其他次级断裂一样,均是由志留系黑色页岩层向上延伸切割上覆地层形成的。在当阳向斜的整个构造演化过程中,通城河断裂发生了多次活动,但整体位移量均较小。前人在黄陵背斜东南侧宜昌斜坡的油气勘探实践表明,区域内发育有下寒武统泥页岩、中寒武统膏盐、志留系黑色页岩3套区域盖层,加之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石龙洞组等烃源岩层,构成了非常有利于油气成藏的地层组合。通城河断裂及其深部志留系黑色页岩层以下的次级断裂,在一定程度上切割破坏了区域地层的完整性,但并没有对志留系黑色页岩的连续性产生破坏。页岩气可以分为外缘补给型和原地富集型,而滑脱层产生的“面”的疏导能力远大于现今页岩气水平井人工压裂产生的“线”连通油气的疏导能力[34],这表明当阳与宜昌地区的志留系页岩层极有可能成为此处油气呈近水平方向运移的重要通道。同时,次级断裂连通了多套地层,可能为油气垂向运移提供更有利的通道,有助于形成多个层系的多个油气保存单元。因此,本文认为,通城河断裂及当阳向斜西翼其他次级断裂的发育不影响当阳地区志留系黑色页岩运移油气的能力,并且可能是促使此区域油气聚集的有利条件之一。
基于对通城河断裂结构的新认识和对当阳向斜演化过程的分析,可以认为,当阳向斜不是地层沿断裂面发生上冲活动而形成的褶皱构造,也不是地层沿正断层伸展活动而形成的滚动背斜的一部分,当阳向斜东、西两翼有着各自不同的形成方式。西翼受控于宜昌斜坡早白垩世地层沉积前的抬升,可能与黄陵背斜的隆升过程有关,又或者受控于深部构造楔的活动;东翼受控于大洪山构造带晚侏罗世自北东向南西方向的挤压,基底物质也卷入变形之中。所以,整个演化过程中,现今当阳向斜的核部区域始终处于较为稳定、受构造活动影响较小的部位,两翼也没有直接卷入构造变形,而是始终处于被动抬升、翘倾的作用下。综合而言,当阳向斜内部的地层可能在构造作用下形成了众多微小的裂缝、破碎,但整体上没有形成破坏地层的断裂,具有成为油气有利富集部位的潜力。同时,还应该看到,当阳向斜东翼由于构造楔的活动,形成了次级的背斜构造,这样的高点部位极有可能使得寒武系内部层系成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4 结 论
a.志留系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层是当阳向斜地区非常重要的一套滑脱层,是当阳向斜及其邻区发生上冲活动的断裂向下延伸的终点。
b.当阳向斜是由于西翼宜昌斜坡在前白垩纪发生翘倾和东翼受大洪山构造带晚侏罗世挤压而形成的,其演化过程与通城河断裂没有直接联系。通城河断裂不是对当阳向斜的形成、演化起到重要控制作用的构造,也不是对区域构造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边界断裂。
c.宜昌斜坡、远安地堑、当阳向斜深部志留系黑色页岩以下的地层没有深大断裂的分隔。当阳向斜受区域构造演化影响较小,具备成为宜昌斜坡地区页岩气勘探有利接替区域的构造条件。